張文月
(河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石家莊050018)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應運而生,天貓、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迅速崛起,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據統計,阿里巴巴2018 年雙十一購物節商品成交額達到2135 億元人民幣(307 億美元),物流包裹超過10 億個。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了網絡營銷的重要性,在通過傳統實體店銷售其產品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網店的投入和建設。但由于:①運輸包裝的質量較低,不能起到很好的商品保護作用;②商品運輸的條件較差;③反復的裝卸搬運操作和暴力物流,大大增加了商品的碰撞和擠壓的次數等因素,會使商品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使消費者對收到的商品產生感知差異,導致消費者投訴和退貨現象嚴重。如何降低網上銷售的退貨成本,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增加電子商務企業的利潤,成為各企業關注的重點。
在電子商務的平臺下,消費者會因商品的質量、實際收到商品與購買前通過網絡瀏覽產生的感知差異等因素,發生退貨現象。在退回的商品中,有些結構較復雜的商品比如一些紋身工具等小型機械設備,損壞程度較小且外觀無影響,可以由零售商有關技術人員進行修理調整,補發給消費者;有些商品損壞嚴重或外觀損壞,則需統一退回到制造商進行處理。對于一些無缺陷,如質量較差的商品和外觀損壞程度較小、但不影響使用性能的商品,企業通常有兩種解決方式:一種是通過零售商和消費者進行協商,給予消費者一定的補償,如返還現金、補發禮物、贈送代金卷等,減小消費者感知差異,讓消費者放棄退貨的動機。另一種是當消費者索要的差價超出預算時,則將退回的商品統一收回進行簡單的處理后重新進行銷售。
但目前還沒有找到補給消費者的最優退貨補償值,使得零售商的利潤最大,補給消費者的合理補償值是模糊的,即零售商給消費者的退貨補償值為多少時,應采取補償性策略,當退給消費者的補償值超過多少時,采取將商品回收的措施。目前,一般都是由零售商通過商品的成本和預期利潤的比較,粗略估算退回給消費者補償值,并沒有經過科學的計算。
由于當商品損壞嚴重,需退回至制造商處理的情況,以及當商品外觀無影響,零售商可以對商品進行維修再補發給消費者的情況,這兩種退貨策略的處理辦法是確定的,所以本文主要對無缺陷的商品退貨策略進行研究,探究最優的退貨補償值。
對于退貨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策略。劉俊,馬萍等人對通過HT 公司的銷售退貨流程進行研究,發現該公司ERP、MES 系統銷售退貨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了優化,構建了一個數據實時傳輸的ERP 與MES 集成系統,并對其銷售退貨流程進行了優化[1]。代文強,傅倩基于退回的商品如果是完好的,則可以再次進行銷售這一背景,對允許退貨再銷售條件下的占線報童問題進行了研究,建立了占線模型并進行分析[2]。樊雙蛟,王旭坪針對在線零售的季節性銷售,銷售末期和促銷期商品,構建了退貨再次銷售的單周期庫存模型,以銷售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商品定價和訂貨量進行聯合決策[3]。張俊強從生鮮電商問題產品是否寄回的角度歸納出三種退貨政策,分別為問題產品都不寄回、問題產品全部寄回及問題產品部分寄回,部分不寄回。對三種退貨政策的退貨成本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再次基礎上建立生鮮產品定價模型并對模型進行推導分析。但只考慮了商品出現問題一定會退貨的情況,而沒有考慮與消費者的協調機制[4]。王婷婷,南國芳等人運用博弈論的方法建立了逆向物流產品回收決策模型,對以納什博弈、生產商主導、零售商主導和合作博弈為體現形式的四種供應鏈形態下的零售商產品回收決策進行研究[5]。
對于增加退貨補償策略來減少退貨商品的數量的研究,目前學者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李建斌,李赟[6]等人研究了在電子商務模式中,壟斷制造商在提供無理由退貨的策略下增加退貨補償策略,指出商品的最優補償值除了商品的價格、商品的質量和消費者對不滿意商品的估值折扣比例有關,但并未指出與商品得為價格存在何種關系。盧美麗[7]等人考慮了服務水平對退貨的影響,探討用最優的服務水平來降低商品的退貨數量。
假設1:此模型中包含一個制造商,一個零售商和多個消費者。
假設2:不發生缺貨的情況。
假設3:被退回的商品經過簡單加工后可以進行正常銷售。
假設4:零售商給消費者配送的產品都是消費者所要的,不考慮配送商品和地址錯誤的情況。
Pm:制造商的批發價格。
P:零售商的零售價格。
Q:常規商品的市場需求量。
R:商品退貨量。
h:退貨補償值。零售商通過與消費者協商,為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使消費者放棄退貨行為,以價格h 返還給消費者的補償。一般情況下,退貨補償值小于商品的售價h<P,否則零售商的利潤將小于成本,零售商無利可圖,交易無法完成;退貨補償值小于將商品回收和處理所需要的費用之和,即h<C,若退消費者要求的退貨補償值大于將商品回收和處理所需要的費用之和,則從企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零售商會選擇將商品收回,而不考慮退貨補償策略。
I:退貨售后服務成本。實施退貨補償策略需要客服人員對消費者進行售后服務,使其產生售后服務成本。盧美麗(2017)等人將電子商務模式下的投入成本設為服務水平的二次函數關系。當零售商想要以較低的退貨補償值讓消費者放棄退貨行為時,就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與消費者進行協調和溝通,因此售后服務成本比較高;同理,當消費者想得到較高的補償值,也需比較高的售后服務成本。文假設單位商品退貨補償的成本(I)與退貨補償值(h)之間的關系為:I=B+Ah2,A、B>0。B 為單位商品基本售后服務費用,與消費者最終是否退貨無關。A 為退貨服務成本系數。
C:零售商回收一件商品產生的費用,包括運費、管理費和倉儲費用和商品的處理費用。
2.3.1 需求函數建立
根據經濟學理論,市場的需求與銷售的價格呈反比,商品的價格越高,則購買的人越少,市場需求越低;商品的價格越低,則市場需求越大,本文假設需求是線性的,因此常規商品的市場需求如公式(1)所示:

公式中,Q 為常規商品的市場需求,a 為市場的總需求,b 為消費者的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系數,a、b≥0。
2.3.2 退貨函數建立
盧美麗(2017)等人認為商品的退貨量與銷售數量和商品銷售價格兩個因素成正向線性關系。杜潔,郭宸(2010)等人認為退貨兩與商品的需求量和退貨策略有關,李建斌,李赟(2016)等人運用博弈論的思想對退貨策略的補償值進行了研究,認為補償策略可以降低商品的退貨數量。
零售商返給消費者的退貨補償值越大,能夠彌補消費者的不意滿意心理越大,愿意接受補償策略,放棄退貨行為的概率越大;反之,退貨補償值h 越小,退貨量越大,這符合實際情況。本文假設,商品的退貨量與退貨補償值h成反向線性關系,因此商品的退貨函數如公式(2)所示:

其中,P 為商品售價,λ 為價格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可知λ>0。Q 為商品的銷售量及市場的需求數量,γ 為商品退貨量占銷售量的比重,即商品的退貨率γ<1),β 為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β>0。
2.3.3 構建利潤函數
零售商的利潤由消費者購買商品無退貨時的利潤減去因退貨產生的退貨成本和服務成本。根據經濟學理論,消費者購買商品無退貨時的利潤為(P-Pm)×Q;退貨成本分由消費者接受退貨補償策略而產生的退貨補償成本hkR,和消費者不接受退貨補償策略而產生的退貨成本(1-k)R×C 兩部分組成;服務成本為 I=B+Ah2,零售商的利潤如公式(3)所示:

其中,h(h>0)表示經零售商和消費者進行協調后,返還給消費者的退貨補償值,k 是補償策略的效益系數,即經過協調后,消費者同意放棄退貨行為的概率,1-k 表示消費者不接受補償政策的概率,0<k<1。
由于退貨補償值h 是根據商品的售價制定的,所以可以將h 看成是P 的函數,求得利潤函數maxπ 關于h 的一階導數如公式(4)所示:


將式(5)代入式(3)中,得到關于P的利潤函數如公式(6)所示:

求公式(6)中利潤函數maxπ 關于對P 的一階導數,如公式(7)所示:

用利潤函數求P 的二階導數,如公式(8)所示:

由公式(8)可知,利潤函數求P 的二階導數是小于0的,所以maxπ 是關于P 的凹函數,零售商最大利潤在處取得。求解得到使零售商利潤最大時的商品價格 P*,如公式(9)所示。然后將公式(9)帶入到公式(5)中可得到,使零售商利潤最大時的最優補償值h*與價格P的函數關系,如公式(10)所示:

由公式(10)可知,最優的退貨補償值與某種商的品市場總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系數、價格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商品的退貨率、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服務成本系數和補償策略的效益系數等因素有關,還和零售商回收一件商品產生的費用及回收一件商品產生的處理成本等有關。
命題1:退貨補償值與價格P 有關,當商品價格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λ<γb 時,商品售價越高,退貨補償值越大,價格越低,退貨補償值越小;當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λ>γb 時,商品價格越高,退貨補償值越小,價格越低,退貨補償值越大。
證明:根據公式(10),退貨補償值h 關于商品售價P的函數中,P的系數為由上文中可知因此當 λ-γb<0 時,即當商品價格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 λ<γb 時,商品價格 P 的系數0,此時退貨補償值h 與商品售價P 正相關,即商品的價格P 越大,退貨補償值h 越大。從消費者心里的角度分析,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對于商品的期望值越大,購后感知差異越大,從而產生的不滿意心理越大,用于彌補消費者不滿意心理的退貨補償值就越大,這是符合實際的。
當商品價格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λ>γb 時,商品價格 P 的系數此時退貨補償值h 與商品售價P 負相關,即商品的售價P 越大,退貨補償值h 越小,此種商品可能是:①一些實用性較強,非裝飾性的商品。相對于商品的外觀,消費者更注重商品的使用性能,比如一些用于生產加工的機械設備,如車床等商品,由于運輸和裝卸搬運等操作使車床的某些部位掉了些油漆,但不影響商品的使用性能,且退貨消耗的時間等無形的成本較大,因此商品的價格雖然較高,但相應的補償值較小。②打折促銷的商品。對于一些名牌商品,如名牌包包、服裝等商品,雖然價格較高,但是確是大多數人都追求的商品,在雙十一等活動期間,打折促銷后的價格較低,活動過后,商品恢復原價。消費者在購買后雖然存在一些瑕疵,但由于折扣給消費者帶來的收益較大,并且通常價格越高,商品的折扣力度越大,因此只需要零售商補償給消費者較低的補償值,就會抵消消費者的不滿意心理。③消費者急需的商品。消費者急需某件商品,且在短時間無法完成退貨再購買工作,消費者不得不接受購買的商品,此時所需要的退貨補償值也較低。
結論:企業在制定退貨補償值時,首先應該清楚本企業所經營的商品是什么類型的商品,如果是實用性較強的或者是活動期間折扣力度較大的品牌商品,商品的價格越高,制定的退貨補償值應該越低;若果是實用性較小、非打折的品牌商品和其他日常用品、服飾等等商品,為降低退貨產生的損失,應該隨著商品的價格增加而制定較高的退貨補償值,來減少退貨數量,降低退貨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
證明:不實施退貨補償策略,則h=0,此時由于沒有對消費者進行補償,消費者的不滿意心理依然存在,無法阻止消費者的退貨動機,因此消費者愿意放棄退貨行為的概率為零,即 k=0,所以商品的退貨數量為 R0=γa+(λ-γb)P,零售商的利潤maxπ0(P,h)為消費者不退貨時的利潤減去退貨成本和服務費用如公式(11)所示:

將實施退貨補償策略后零售商的利潤和不實施退貨補償策略的零售商的利潤兩者作差,得到兩種退貨策略下的零售商利潤的差值π1(P,h)如公式(12)所示

在變量及說明部分已經提到,h 的范圍滿足條件h<C,將公式(12)進行縮放,得到,C1+C2>h,帶入到公式(12)中,進行兩次縮放變形,得到關于兩種策略差值的函數如公式(13)所示:

所以當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β>A時,采取退貨補償策略后,可以增加零售商的利潤,綜合上述內容,得到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β的范圍為所以當β 的范圍為采取退貨補償策略會增加零售商的利潤。
當β 的值小于A 時,說明說明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小,實施退貨補償策略使零售商增加的利潤小于實施退貨補償策略所產生的服務成本,不能增加零售商的利潤。當β 的值大于A/k 時,說明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大,maxπ 關于h 的二階導數,此時零售商利潤是關于h 的凸函數,不存在最大值,由于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管消費者對于商品是否滿意,都會向零售商索要賠償的惡意退貨情況,大大增加企業的退貨補償成本,不利于零售商網絡銷售的發展。
結論:增加退貨補償策略可以增加零售商的利潤,這與李建斌,李赟等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但在實際中,企業還需要考慮到對于某種商品,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β 的取值范圍,如果β 的值較小,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小,則不適合采取退貨補償策略;如果β 值較大,則會出現一些為了獲得補償值而出現消費者假意退貨的現象,增加企業的退貨補償成本,所以企業在制定決策時,應該先進行市場調研,了解針對本企業所經營的產品,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程度。
本節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確定各因數的數值,對第三節中得出的結論進行驗證,主要包括:①商品的的價格P 與退貨補償值h 之間的關系。②退貨補償值h 與零售商利潤之間的關系。
根據盧美麗等人的研究,取 β=3,C=14,a=600,b=10,所以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600-10P,取K=0.5,B=6,A=2,所以退貨服務費用為I=6+2h2。
將上述數值代入公式(5),得到價格P 與退貨補償值h 的函數為:

當λ>10γ,價格P 與退貨補償值h 成反向線性關系,當λ<10γ 價格P 與退貨補償值h 成正向線性關系,分別取和 λ=0.8,γ=0.05,和 λ=0.4,γ=0.08 價格 P 與退貨補償值h 的函數圖像關系分別如圖1 和圖2 所示,由圖1 像可知,當λ=0.8,λ=0.05 時,最優的補償值和商品的價格成反向比例關系,即隨著商品價格的升高,最優的補償值變小;由圖 2 像可知,當 λ=0.4,λ=0.08 時,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大,最優的補償之和商品的價格成正向比例關系,即隨著商品價格的升高,最優的補償值變大。

圖 1 λ=0.8,γ=0.05時 h 與 P 關系圖象

圖 2 λ=0.4,γ=0.08h 與 P 關系圖象

圖3 有無退貨補償策略下的零售商利潤
取λ=0.4,γ=0.08,最優補償值h*與商品價格P 之間的關系為h*=0.2P-3,將數值代入公式(3),得到實施補償值策略與商品的利潤的關系如公式(15)所示:

將數值代入公式(11)中,得出未采取退貨補償策略時零售商的利潤如公式(16)所示:

采取兩者退貨策略的利潤如圖3 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實施退貨補償策略的零售商利潤曲線總是位于五退貨補償策略的零售商利潤曲線上方,所以采取退貨補償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網絡零售商的利潤。
本文通過對B2C 模式下零售商的退貨補償策略進行探究,證實了最優退貨補償值與商品的價格有關,但與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有關,當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時,最優退貨補償值與商品的價格正相關,即商品售價越高,退貨補償值越大,價格越低,退貨補償值越小,這類商品主要是一些常規的商品;當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時,最優退貨補償值與商品的價格負相關,即商品價格越高,退貨補償值越小,價格越低,退貨補償值越大,這類商品主要是一些實用性較強、打折促銷的商品和一些消費者急需的商品。
此外,實施退貨策略可以增加零售商的利潤,但與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的范圍有關,當退貨補償策略對消費者退貨的影響系數β 的范圍為時,采取退貨補償策略會增加零售商的利潤,當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時,采取退貨補償策略不能增加零售商的利潤。
通過對退貨補償策略進行研究,可以幫助網絡零售企業進行更好的決策,降低退貨數量,增加企業利潤。
本文的不足:忽略了退貨補償策略對商品零售定價的影響作用,增加退貨補償策略,意味著網絡零售商的交易成本增加,在成本轉移機制的作用下,商品的售價也會增加,未來可以考慮加入退貨補償策略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探討最有補償之和最優價格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