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貞
(順德新容奇醫院 神經科,廣東 佛山 528303)
腦卒中是目前對人類健康有著較大威脅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人腦的內部血管破裂所引起,且與患者的血糖、血壓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具有極強的突發性、極高的死亡率以及繁多的后遺癥。目前,除卻常規的護理治療外,注射長春西汀也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式,但其治療存在不足之處,長期使用對患者健康有極大的危害[1]。我院選取收治的86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隨機分組后對患者采用不同干預措施,探究長春西汀注射液治療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臨床癥狀、不良反應的影響,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將所選患者按隨機分配的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對照組女22例,男21例,年齡37~76歲,平均(56.5±0.2)歲;研究組女21例,男22例,年齡39~75歲,平均(57.2±0.6)歲。納入標準:⑴被確診為腦卒中且出現后遺癥的患者;⑵對本次治療沒有藥物禁忌癥的患者;⑶未進行其他的治療及用藥的患者。排除標準:⑴對本次研究應用藥物過敏的患者;⑵患有嚴重的肝病、心臟病等病癥的患者;⑶資料不完整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二、方法 1.對照組:運用常規的護理式治療,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等各項身體指標的變化情況,給予患者良好的休息環境,保證室內空氣流暢,對陷入昏迷的患者安置鼻飼管,注意監測患者的體溫,必要時進行利尿劑、脫水劑以及止血劑等藥物注射[2]。2.研究組:在常規的護理外進行長春西汀注射治療的方式,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注射長春西汀,將25mg的長春西汀與500mL 的葡萄糖溶液或500mL 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混合,每天靜脈滴注一次,滴注過程中注意把握速度,連續滴注一周[3]。
三、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出現發燒發熱、頭暈頭疼、惡心嘔吐、運動障礙的例數,例數越少,表明干預措施效果越好。對患者進行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 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 分以上為基本滿意,低于60 分則為不滿意。
四、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 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χ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s)檢驗,P<0.05 提示有顯著差異。
結 果 一、2組患者出現不良癥狀的例數比較 研究組的患者出現發燒發熱、頭暈頭疼、惡心嘔吐、運動障礙的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二、2組患者在治療2月后的發病例數比較 研究組的患者在治療2月后肢體無力、言語不清、感覺障礙等病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討 論 腦卒中發病具有突發性、迅速性,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由于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腦組織破壞程度的不同,患者在進行救治后,亦容易出現各種后遺癥病癥[4]。臨床上對腦卒中后遺癥的治療通常是通過護理式的治療,即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飲食、鍛煉、心理等方面的治療,極少運用到藥物治療,但簡單的護理式治療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某些后遺癥,甚至所起作用微乎其微[5]。通過本次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患者出現發燒發熱、頭暈頭疼、惡心嘔吐、運動障礙的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長春西汀是治療腦卒中后遺癥等病癥的有效藥物,其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患者腦部的代謝,加快血液流速,并能夠緩解腦部細胞中的毒作用,從而對神經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6]。通過注射長春西汀,極大的增加了腦部組織對血液中葡萄糖和氧氣的攝取,緩解甚至使腦部缺血、缺氧癥狀消失,加快葡萄糖的代謝速度[7]。此外,在給藥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為缺血的部位、區域提供血液,保證患者腦循環的順利進行,降低血壓、脈搏等的血管阻力。但在實驗以及臨床中發現,短期使用長春西汀能對腦卒中后遺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過度的依賴長春西汀則會產生多種不良反應,血液指標在短期內的異常不易被察覺,在長期使用后極易出現體重非正常增長,肝臟、腎臟等器官的重量的非正常增長,且具有生殖毒性[8]。因此,對長春西汀的使用仍需要謹慎。通過本次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患者在治療2月后肢體無力、言語不清、感覺障礙等病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2組患者出現不良癥狀的例數比較[n(%)]

表2 2組患者在治療兩個月后的發病例數比較[n(%)]
綜上所述,相對于常規的護理式治療方法,長春西汀注射液對治療腦卒中后遺癥具有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癥,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病率,在控制腦卒中后遺癥的應用中效果相對理想,但存在不足之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