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妍,徐智萍,江信炎,萬麗鳳,趙 文,祝建輝
(深圳市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 血透室,廣東 深圳 518049)
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療終末期腎病常用手段,其能糾正因腎臟衰竭導致的代謝紊亂,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1]。但臨床研究證實,MHD治療周期長,患者需長期忍受反復穿刺痛苦和病痛折磨,從而產生一系列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2]。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心理干預,以改善MHD患者抑郁、焦慮情緒,提高遵醫行為。本研究選取我院接受MHD治療的患者60例,旨在探討心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MHD治療的患者60例,以2017年8月-2018年10月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30例患者為對照組,以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于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心理干預的30例患者為研究組。研究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3~79歲,平均(57.93±10.15)歲;透析時間1~7年,平均(4.06±1.34)年;原發疾病:慢性腎炎10例,高血壓腎病13例,多囊腎2例,尿酸性腎病1例,糖尿病腎病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5~76歲,平均(54.72±9.28)歲;透析時間1~8年,平均(3.92±1.29)年;原發疾病:慢性腎炎11例,高血壓腎病7例,多囊腎2例,尿酸性腎病5例,糖尿病腎病5例。兩組年齡、透析時間、原發疾病、性別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二、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 ⑴患者生命體征平穩;⑵無交流、認知功能障礙;⑶無感染、出血等并發癥;⑷自愿參與本研究。2.排除 ⑴透析時間<6月者;⑵急性腎功能衰竭者;⑶合并心腦血管疾病;⑷嚴重精神障礙者;⑸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 者;⑹妊娠期、哺期、哺乳期婦女。
三、方法 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⑴透析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MHD 目的、注意事項、并發癥等,叮囑其保持樂觀心態,遵從醫囑,按時服藥;⑵透析中:密切關注患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等,及時觀察透析管道情況,避免出現阻塞、扭曲等,對出現低血糖、失衡綜合征等并發癥患者,及時向醫生反饋;⑶透析后:有效止血,確保無滲血,日常保持皮膚清潔,定期來院復查。2.研究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護理干預:⑴成立小組,選取4名護師級別以上護理人員、2名醫生組成,小組成員定期進行護理培訓,待考核合格后方可執行干預計劃;⑵評估心理狀態: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生活習慣、家庭背景、文化認知、對維持性血液透析認知度,指導患者填寫本院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析患者心理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制定護理干預計劃;⑶護理干預:a 健康宣教,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采用視頻、PPT、座談會等方法,加強患者對MHD 認識,并采用通俗易懂語言解答患者疑慮,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指導其合理飲食,提升其機體免疫力;b 心理指導,隨時關注患者心理狀態,通過暗示法、轉移法等方式,并對其正面情緒要給予肯定和贊賞,增強患者自信心,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必要情況下,可讓醫師為患者進行及時疏導;c 精神支持,告知其家屬在護理治療中充分發揮的作用,告知家屬多給予陪伴、鼓勵,引導患者家屬參與護理,為其提供精神支持;d 社會支持,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定期參加腎友會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讓患者脫離生活,增強對疾病心理承受能力,發現自身存在價值,改善負性情緒。
四、觀察指標 比較2組治療依從性、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AHSMSRS)評分、心理彈性量表(CD-RISC)評分、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分。治療依從性評估標準:干預過程中,不依從:完全不遵照醫囑,無法堅持者;一般依從:基本遵照醫囑,偶有不依從者;完全依從:患者嚴格遵照醫囑,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將完全依從、一般依從計入總依從性。采用SCL-90評估兩組心理狀態,共90個項目,每項1~5 分,分值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采用AHSMSRS評估2組自我管理能力,總分38~190 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強。采用CD-RISC評估2組心理彈性水平,共25 題,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心理彈性水平越高。采用GQOL-74 評估2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情感功能四方面,每方面分值范圍為0~100 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五、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 分析,計數資料(治療依從性)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CL-90評分、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GQOL-74 評分)以(±s)表示,行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 果 一、治療依從性 研究組:完全依從22例,一般依從8例,不依從0例,總依從性100.00%(30/30);對照組:完全依從16例,一般依從5例,不依從9例,總依從性70.00%(21/30)。干預后2組治療依從性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χ2=8.366,P=0.004)。
二、SCL-90評分、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 干預后研究組SCL-90評分低于對照組,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三、GQOL-74 評分 干預后研究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討 論 近年來,隨著終末期腎臟患病率逐年上升,接受MHD治療的患者逐年增多[3]。MHD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替代方法,通過大流量和大透明膜孔徑的血液過濾器,將患者體內代謝廢物、炎癥因子清除,調理體內電解質濃度,減輕腎臟損傷。但長時間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機體鈣磷代謝紊亂、營養不良、低血糖等并發癥,增加病死率,給患者軀體及生理帶來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4,5]。因此,及時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對減輕精神壓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常規護理干預常按照機械化的流程進行,未考慮到患者差異性,無法針對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專業性、系統性均較差。心理干預是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其以滿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為目的,減輕和消除心理障礙,從而提高臨床配合度[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依從性、干預后SCL-90評分、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MHD患者給予心理干預,能緩解負性情緒,增強心理彈性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依從性。心理干預首先評估心理狀態,能全面了解患者情況,制定系統化、專業化護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及服務質量,充分滿足患者多方面需求;通過健康宣教,能增強患者對MHD 認知度,掌握自我健康管理的要點,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進行心理指導,有助于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負情情緒,勇于接受現實,增強心理彈性水平,樹立戰勝疾病信心;同時給予精神支持、社會支持等護理干預,能促進患者恢復自我角色意識,發現自身價值,控制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極因素,減輕軀體和生理壓力,利于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MHD患者給予心理干預,能改善生活質量。
表1 2組SCL-90評分、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比較(±s,分)

表1 2組SCL-90評分、AHSMSRS評分、CD-RISC評分比較(±s,分)
SCL-90評分組別例數AHSMSRS CD-RISC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后 干預前研究組 30對照組 30 61.32±21.29 56.73±15.16 105.27±8.36 149.15±10.68 61.48±8.52 63.36±7.24 t 0.143 3.774 1.181 6.084 0.532 3.810 60.57±19.16 43.75±11.18 107.86±8.63 165.22±9.76 60.34±8.09 71.26±8.75 P 0.887 <0.001<0.001 0.243 0.597 <0.001
表2 2組GQOL-74 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GQOL-74 評分比較(±s,分)
時間干預前組別研究組例數30生理健康45.73±3.67心理健康52.34±2.29社會功能56.42±4.31情感功能57.17±5.09對照組 30 46.24±3.08 53.06±2.07 55.75±3.36 56.52±5.16 t 0.583 1.278 0.672 0.491 P 0.562 0.207 0.505 0.625干預后 研究組 30 77.58±6.03 65.77±3.58 78.36±6.23 74.82±5.53對照組 30 70.24±6.12 52.26±5.03 72.61±6.19 67.79±5.51 t 4.679 11.986 3.586 P <0.001 <0.001 0.001 4.932<0.001
綜上可知,心理干預應用于MHD患者效果顯著,能緩解負性情緒,增強心理彈性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