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玲,朱 暉,陳頌歌
(河南省人民醫院 心血管綜合一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現代社會的環境的變化,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患有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的典型癥狀為心絞痛。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發病后往往出現胸悶、胸部麻痹感、兩肋疼痛。多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中老年人,發病后往往自理能力較差,因此,我院對在我院進行就診的部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護理。以患者在不同模式護理下的治療效果、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等作為研究依據,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9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選取3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已經過32例患者或及其家屬同意且簽字確認。按患者來院就診的時間隨機平均分成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人數相等各為16人。在研究組中,患者的年齡55~71歲,平均年齡(62.28±6.19),其中男性患者11人,女性患者5人,患病時間1~3年、平均患病時間(2.01±0.42年)。在對比組中,患者的年齡56~72歲,平均年齡(64.22±7.21)歲,其中男性患者10人,女性患者6人,患病時間2~4年、平均患病時間(3.12±0.87)年。32例患者符合心臟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2組患者的病情、治療史等差異沒有統計學價值(P>0.05)。
二、方法 對比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常規的治療方式以及一般護理,具體的方式為:首先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確定患者的病情,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常規的藥物治療以及一般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對比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①患者檔案:雖然本組患者,均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但是每名患者的病情以及癥狀是不相同的,因此,要建立不同的患者檔案制定相對應的護理方案。②藥物護理: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患者不同治療階段的藥物劑量,以減少藥物過量服用給患者帶來的副作用。③健康指導護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往往由于疾病原因,導致身體孱弱。部分患者還存在營養不良現象,因此,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要鼓勵、協助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以便于增強體質,同時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營養充足。④心理護理: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慢性心理疾病,治療周期往往比較長,長時間的藥物治療以及藥物副作用,往往使患者情緒不佳,特別是中老年患者。因此,作為醫護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要對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的壓力,釋放患者的負面情緒,以便患者能夠配合治療。
三、觀察指標 對2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效果、平均住院時間、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等指標進行對比。
四、統計學方法 32例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等指標計量資料以(±s)表示,t做檢驗,[n(%)]作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數據分析用SPSS20.0 統計完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從結果來看,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要高于對比組患者,見表1。
二、2組患者所用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 從2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來看,研究組患者明顯優于對比組患者,見表2。
討 論 作為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其致病原因是復雜的、多樣的[1,2]。目前,冠心病心絞痛在我國中老年人當中發病率較高,特別是中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通常是采取口服藥物進行治療。雖然口服藥物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能夠比較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患者在病發期間,由于呼吸困難、惡心、兩肋疼痛、胸口麻木等癥狀的影響,患者不能自理。因此,常規的護理,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3,4]。我院根據多年以來的臨床調研,以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治療護理中的不足,針對在我院進行冠心病心絞痛的16例患者采取了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的優勢是:從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這種護理不僅僅是日常的藥物治療以及常規護理。更多的是從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5]。通過這種方式的護理后,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對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等指標來看,均優于對比組患者的相應指標。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2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評分對比[n(%)]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不僅能大大的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縮短住院治療時間。因此,值得臨床上廣泛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