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桃英,林生峰
(1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2廣東省城市建設技師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為了使學生畢業后更好更快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土建類人才培養過程比較重視實操,高職院校對土建類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建筑類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密切合作。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總體框架下和在“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戰略政策的引領下,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對土建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進行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方式多樣,高職院校與涉外企業進行合作,是一種重要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通過參照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才需求標準,加強國際化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職院校與土建類企業共同制定人才規格標準、培養符合國際需求標準的技能型人才[1]。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專業建設和涉外建筑類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協議的形式,開展協同培養項目,不但解決了企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也能很好地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于土建類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養標準要與國際接軌。高職院校的國際校企合作是在大背景下形成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提到,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戰略,迫切需要教育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快培養各類緊缺人才。目前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區域基礎建設的發展,全世界對土建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技能型人才是否適用行業發展,是建筑行業發展的決定因素。當今世界,產業結構改變巨大、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職業教育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對高質量、多樣化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體系、結構和布局面臨巨大挑戰。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抓住職業教育這一環節,培養符合國際需求標準的土建類人才,加強與涉外企業的合作,國際校企合作成為有效的手段。隨著產業一體化和國際化的形成,更多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將應運而生。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是以學校為主導,這種局面幾乎沒有改變。在這種模式下,都是以“高職院校”為主體對象,各種要求基本針對學校,而對政府和企業的要求較少。這樣政府沒有主動性,企業沒有積極性。校企合作的推動力不是建立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下,不是由政府、學校和企業各自主動承擔相應的義務,而是靠學校單方面去推動,用教師的人脈和關系去建立、推動和維系。另外,政府也沒有建立專門的校企合作的協調機構,負責設計、監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企業的校企合作項目難以獲得企業主管單位、勞動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2]。總之,高職院校往往在校企合作中起聯系、溝通的主導作用,但實際過程中企業卻不愿意投入過多的資源。
在“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的新形勢下,加強國際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化合作辦學,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戰略,是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契機。高等職業院校應充分把握好契機,開展多元化的合作途徑,將長期合作和短期合作相結合,內向型和外向型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國際合作形式,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和院校經費,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國際化校企合作水平。同時,高職院校應加強和國外教育機構、企業的合作和交流,形成新的國際化合作辦學方式。高職院校開展國際化合作辦學,應加強與發達國家合作,例如德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拓寬高職院校合作的范圍,提升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高職院校應轉變校企合作思維,將眼光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進行國際化合作辦學,提升合作的層次,進而取得更好的辦學效果。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化合作辦學時還要注重與國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與相關行業企業建立合作辦學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基地和較為完整的實習期,培養高技能人才,符合“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的理論知識、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3]。
對土建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進行探索是新形勢下的項目,本項目負責人為高級工程師,具有注冊造價工程師及注冊一級建造師資格,從事建筑工程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和高職院校教學及教學管理經驗20余年,有豐富的學生培養與就業的管理經驗,教學效果較好。同時在工程造價領域中有一定知名度及影響力,與行業協會和地區企業有多項合作項目,在國家級和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本項目團隊其他組成成員具備從事多年建筑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及教學經驗,有刻苦攻關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有想法、有魄力。參與過省級課題項目,團隊組成人員6人中,均具備高級、中級職稱,碩士學位4人,學士學位2人,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有較好地利用資源。
學院與行業及企業關系密切,有很好的調研及技術支持,加強與國外企業合作。本團隊成員與廣東省造價協會、廣東省建設信息協會、土地評估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房地產評估協會等行業協會及多家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建筑公司、建設單位都有較好的合作關系,此將有利于我們項目順利推進。
本項目有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的支持。工程建筑類相關專業有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如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山分公司、廣州烺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一磚一瓦建筑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廣東中地土地房地產評估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這些實訓基地長期合作,運作正常,可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土建類專業國際校企合作主要目的在于培養適合“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人才的能力包括以下各方面。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式要主動對接區域經濟轉型發展需要,把握行業人才需求方向,培養掌握土建類專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重點培養工程施工、設計、檢測、管理等技能,具有適合時代發展的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一定的國際化視野,注重各方面能力的融合發展,成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應用型的高技能人才[4]。
專業能力的培養要針對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必須拓寬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應加強與國外高職院校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多關注國外的建筑新技術、管理經驗和法律法規,與國際學生建立聯系,以適應土建類學生的國際化要求。高校還應展開各類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國際文化角,英語角等,多了解國外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的風俗與文化。
加強校企合作,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5]。土建類專業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土建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提出更高要求。高職院校應積極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了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需求標準,以改進實操課程的實施,使培養方式適應國際化需要。
高職院校的國際校企合作主要培養符合國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在合作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引進國外先進培養理念、培養方式,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不斷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成為技術先進、有先進管理理念的建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