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曾菊
(山東省臨朐縣蔣峪中心衛生院,山東 濰坊)
骨盆創傷是一種嚴重的創傷,通常是由直接劇烈的骨盆壓迫引起的。它經常出現在交通事故和塌方中,以骨盆骨折更為常見。半數以上的骨盆骨折損傷伴有并發癥或多發傷,治療不當死亡率高[1]。X 線平片檢查是骨盆外傷最常用的影像檢查方法,CT 能準確顯示X 線平片未能顯示的骶髂關節等后環損傷。因此,對后環損傷或疑似后環損傷的患者應進行CT 檢查,以彌補X 線片的不足[2]。現對我院收治的骨盆創傷患者應用X 線和CT 檢查的價值進行分析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骨盆創傷患者 88 例,應用 X 線和 CT 檢查,其中男 33 例,女 55 例,年齡最小 14 歲,最大 83 歲,平均(48.5±5.5)歲;交通事故傷56 例、撞擊傷20 例、跌落傷12 例;所有患者均經X 線平片檢查和CT 檢查。
對所有患者首先進行X 線檢查,常規攝取正位片,股骨頸、骶、尾骨加拍側位;CT 檢查,層厚 3~5 mm,間距在 2~6 mm,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層厚0.625 mm,間隔0.625 mm。仰臥位,自髖關節髂骨開始直到坐骨結束。
對所有患者骨盆創傷骨折狀況的X 線檢查和CT 檢查結果進行觀察,與手術診斷結果進行對比。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 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88 例骨盆創傷患者,其中骶骨、尾骨骨折經手術診斷29 例,X 線檢查 13 例(44.83%),CT 檢查 27 例(93.10%);骶髂關節脫位經手術診斷18 例,X 線檢查9 例(50.00%),CT 檢查18 例(100.00%);髂前上棘骨折經手術診斷5 例,X 線檢查 5 例(100.00%),CT 檢查 5 例(100.00%);單側恥骨骨折經手術診斷14 例,X 線檢查14 例(100.00%),CT檢查14 例(100.00%);雙側恥骨骨折經手術診斷11 例,X 線檢查 9 例(81.82%),CT 檢查 9 例(81.82%);髂脊骨折經手術診斷 5 例,X 線檢查 5 例(100.00%),CT 檢查 5例(100.00%);髂骨翼骨折經手術診斷3 例,X 線檢查3 例(100.00%),CT 檢查3 例(100.00%);恥骨聯合骨折經手術診斷 3 例,X 線檢查 3 例(100.00%),CT 檢查 3 例(100.00%);88 例骨盆創傷患者,X 線檢查診斷61 例,準確率為69.32%,CT 檢查84 例,準確率95.45%;CT 檢查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的準確率,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骨折前部,手術診斷30 例,X 線24 例,診斷率80.00%,CT 檢查30 例,診斷率為100.00%;骨折后部,手術診斷38例,X 線 27 例,診斷率 71.05%,CT 檢查 37 例,診斷率為97.37%;整個骨盆骨折,手術診斷20 例,X 線10 例,診斷率50.0%,CT 檢查17 例,診斷率為85.0%;X 線在骨盆骨折前部診斷率最高80.00%,其次為后部71.05% 和整個骨盆50.0%;但經CT 檢查診斷率明顯高于X 線檢查,CT 診斷的診斷率分別為100.00%、97.37% 和85.00%,CT 診斷率明顯高于X 線診斷結果。
骨盆損傷主要是由撞擊、軋碾、擠壓或高處墜落等外力引起,多為閉合性損傷。根據骨盆骨折的外傷史、癥狀及上述體征,輔以X 線檢查,對骨盆骨折的診斷并不困難。及時診斷其并發癥和腹腔臟器損傷是非常重要的[3]。
單純前環損傷、恥骨支骨折、恥骨聯合分離及撕脫骨折的X 線表現簡單易行。骨盆后環損傷、骶髂關節脫位和髂后翼直形骨折易識別,脫位和骨折移位易測量。由于沒有骶髂關節脫位,骶髂孔外緣骨折線不清,容易被忽略[4]。但如果仔細比較兩側髂翼高度和骶骨側塊高度,可以看出第四骶骨側塊有骨折線。
骶髂關節韌帶損傷不移位,X 線表現不清,易被忽視僅可見恥骨前環支骨折,為穩定骨折。如仔細比較兩側骶髂關節間隙,壓縮型可見骶髂后韌帶撕裂,關節后表面輕度張開;分離型可見關節前韌帶損傷輕度張開,髂后上棘平行,可輕微向后移位[5]。關節間隙略有擴大。在骨盆變形和前環損傷后,骶髂韌帶損傷可以被判定。
骨盆扭轉變形在壓縮型,后環損傷側的髂骨翼向內旋,在正位X 線片,其髂骨翼寬度比對側窄[6]。由于髂骨扭轉,其閉孔由斜變正,顯得大于對側,恥骨聯合被擠離中線,向對側移位。傷側髂骨向上脫位或移位多者可造成恥骨聯合上下分離。在分離型,后環傷側髂骨翼向外旋,由斜變平,顯像寬于對側,并牽拉恥骨聯合離開中線向傷側移位或分離,外旋髂骨的閉孔更斜,故顯像比對側小。中間型可有骨折脫位,但無髂骨扭轉,恥骨聯合仍居中[7]。
CT 檢查有助于鑒別骨盆變形,觀察骶髂關節和骶骨骨折的位置。三維重建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為骨折診斷提供了更先進的三維成像技術。CT 掃描和圖像后處理可以從多層次、多角度檢測病變,從平面檢查到空間檢查,為更全面地了解骨折損傷部位、移位程度和關節脫位程度提供了可能,減少了漏診的可能性[8]。CT 橫斷面檢查可發現X 線上難以發現的結構重疊的隱匿性骨折以及關節腔骨折片、股骨頭皮質凹陷性骨折和髖臼非正切性骨折。它能顯示髖關節疾病的影像學改變,并逐層觀察,減少漏診率。
本文結果得出,骶骨、尾骨骨折29 例,X 線診斷率44.83%,CT 診斷率93.10%;骶髂關節脫位18 例,X 線診斷率50.00%,CT 檢查診斷率100.00%;雙側恥骨骨折11 例,X 線和CT 檢查診斷率均為81.82%;髂前上棘骨折5 例,單側恥骨骨折14 例,髂脊骨折5 例,髂骨翼骨折3 例,恥骨聯合骨折3 例,X 線檢查和CT 檢查診斷率均為100.00%;88 例骨盆創傷患者,X 線檢查診斷61 例,準確率為69.32%,CT 檢查診斷84 例,準確率為95.45%。CT 檢查準確率明顯高于X 線檢查的準確率。X 線在骨盆骨折前部診斷率最高80.00%,其次為后部71.05%和整個骨盆50.00%,CT 檢查的診斷率分別為100.00%、97.37%和85.00%,CT 診斷率明顯高于X 線診斷結果。
總之,骨盆骨折一般普通X 線平片即可明確診斷。CT圖像可以明確顯示骨折線是否進入骶髂關節,并可顯示出輕度脫位及小碎骨片。骨盆環骨折者,常發生骶髂關節分離,關節間隙增寬,關節面不平行。可聯合應用X 線平片檢查和CT 檢查提高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