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莉 郭正陽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國務院于2016年發布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其中提出要為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提供環境①。在全球金融領域中,中國金融科技企業融資規模2014年占比為3.1%,而在4年之后的2018年,這一數值已經提升至16.4%,發展速度高于發達國家②。2019年世界金融科技100強中,前十名金融科技公司,其中有3家為中國企業③。央行于2019年8月發布了未來三年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我國金融科技領域要加快發展步伐,在2021年位居世界領先水平,以金融科技作為推動力,實現整個金融業的發展進步④。
近年來,吉林省的金融機構也開始著力于金融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在多個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如應用金融科技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改善其在融資過程中存在融資難、融資時間長、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并且將小微企業的資產、納稅、征信等相關信息構建成完善的體系,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小微企業資產情況進行科學評估,進而通過互聯網實現小微企業的快速融資,有效提高融資效率。但總體看來,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還比較滯后,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如配套的政策制度不完善、人才隊伍不健全、研發投入力度小、對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如何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找到其驅動因素,促進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從而提高效率,推動吉林省金融發展成為我們研究設計吉林省“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必須重視的問題。
我們的前序研究,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SPSS19.0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進行了度量。結論和判斷是,由于金融科技作為新興概念,處于發展初期,挑戰與機遇并存,因此,2007至2017年間,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增速較高,但增速并不穩定,波動較大。進而,我們對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驅動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采用通過因子分析法測算出的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的總得分作為模型的被解釋變量(FTI),解釋變量包括:政策制度因素,用吉林省R&D經費支出表示;金融業務競爭因素,以吉林省金融機構資產總額表示;技術進步因素,以吉林省科技成果總數表示;金融安全因素,以吉林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值表示;金融監管因素,以吉林省財政金融監管支出表示;地區經濟水平因素,以吉林省GDP表示。所用數據為2007年至2017年的年度數據,主要來源于吉林省統計局網站、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官網。
受本文篇幅所限,我們舍去了實證分析過程,給出如下的實證分析結論:金融業務競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政策制度、技術進步因素均對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有顯著影響,金融安全和金融監管因素無顯著影響。其中金融業務競爭、政策制度以及技術進步因素對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具有正向驅動。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卻對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水平具有負向影響,究其原因可能是近年來吉林省經濟發展低迷滯后,GDP增長率總體上呈現下滑趨勢,與迅速崛起的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形成了鮮明對比。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我們提出“十四五”期間吉林省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建議。
吉林省“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中,我們建議應該把推動吉林省金融科技發展的目標、路徑及其配套政策列入重要內容之一。發展金融科技不僅是破解吉林省域金融業發展的壁壘的短時之需,而且是金融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推動力、實現長期發展的趨勢性選擇。“十四五”期間,為加速吉林省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除了要依托本地區快速的經濟發展并且通過提供更多的財政支持推動技術進步,作為金融體系的外部循環條件外,金融體系內部的循環更為重要,我們亟需完善金融科技發展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促進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融合協調發展,著力培養和引進金融科技創新人才,加強金融科技創新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
金融科技作為新興事物,吉林省就此所出臺的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尚不夠健全和完善。有關部門應制定并完善吉林省金融科技發展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取向應該是既要支持、鼓勵金融科技創新,同時也要注重對金融科技的監督與管理,防范風險,“寬嚴相濟”。
關于金融科技的政策與法律法規,國內外已有一些可資借鑒的范例。
從國外看,美國2012年11月啟動了項目催化計劃 ,與金融創新者、市場監管者及其他相關方緊密合作,出臺各類支持政策推動金融創新。2014年美國財政部設立了金融授權創新基金,引導人們對金融服務渠道及產品進行創新性研發。2018年,美國提出非存款性金融科技企業可通過申請和審批獲得從事銀行業務的資質,但是與此同時政府會對其進行嚴格管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此背景下,為促進創新者和企業家之間的溝通交流,創建了創新和金融科技戰略中心,同時,該中心也將在整個領域起到定規治理的作用。2016年6月, 英國英格蘭銀行宣布啟動金融科技加速器項目,重點開發機器學習、網絡安全以及敏感數據保護等方面的技術,擴大對非銀行支付服務提供商的資金開放,利用金融科技研發新的證券結算方法,就銀行相關業務與金融科技公司展開深入研究與探討。同年,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推出“監管沙盒”戰略,將其作為監管與創新矛盾的解決渠道,是國際首例。其以消費者自身權益不受侵害為基礎,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快速發展,提高發展、運營及推廣效率。同時,英國財政部還會定期舉辦圓桌會議聽取金融科技行業意見并采取切實行動,如進行金融科技普查等。
2015年新加坡金融監管局成立了金融科技和創新團隊,為Fintech項目的推出與應用提供支持。政府也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入1.6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金融科技發展。2016年新加坡成立了金融科技署,全面支持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發展。同年新加坡金管局與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達成了一系列的雙邊合作條約,將就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以及創新監管等方面進行積極共享,為雙方Fintech行業制造更多的商業交流機會。2018年8月,新加坡金管局與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達成協議,致力于通過新興技術來支持金融服務創新發展,在兩國之間創造協同效應。同年4月,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在2018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上宣布,針對金融科技創企推出“金融科技專利優速”計劃,專利申請流程最短可以縮到6個月,不存在額外費用支出。新加坡經管局于2019年推出“快捷監管沙盒”,其主要為風險低、業務簡單的金融科技活動提供服務,為測試金融創新產品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方式,這也是對新加坡2016年首次推出監管沙盒計劃的一個有益補充。
國內的一些較發達城市也紛紛制定了金融科技發展的相關政策,本文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部分地區金融科技發展政策
上述國內外的實踐對于吉林省健全和完善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有著借鑒意義。吉林省應結合實際情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調整。一是要鼓勵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成立金融科技專項基金,對于達到標準的金融科技創企給予相應的激勵。還可以結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方優勢設立金融科技研究機構或實驗室等。二是要出臺相關政策來吸引金融科技企業落地吉林省,引導金融科技企業集聚發展,對新設立的金融科技企業,綜合其業務規模和稅收貢獻等情況給予政策性支持,如支持這些企業多渠道融資,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向金融科技企業發放貸款等。三是要建立金融科技風險防控體系。一方面加強金融科技行業自律規范,引導金融科技企業和從業人員樹立守法誠信,謹慎自律的意識。另一方面加強金融科技風險防范和控制,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加強對金融科技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管理,通過各種形式對借助網絡施行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追責。
金融科技公司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二者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但這種關系可以變成一種合作共贏,而非“你死我活”。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可以依托金融科技創新進行轉型升級,利用金融科技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場景優勢優化自身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廣泛布局金融科技業務場景,吸引更多客群。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的經驗積累如市場布局等方面可以作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參照,彌補金融科技企業自身業務能力和客戶基礎的不足。兩者之間完全能夠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協調發展。這既有利于吉林省傳統金融機構發展,也有利于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發展。
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融合的一個典型案例是樂信。作為我國領先的新消費服務平臺,樂信打造了集金融科技和會員權益等于一身的新消費形式,主要運營業務是給用戶提供分期消費貸。該企業目前業務廣泛,合作企業較多,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以2019年為例,總營收額這一指標值為106億,同比上漲39.6個點,金融科技板塊增收尤為明顯,同比上漲了171個點。截止到2020年3月,樂信的用戶數已經達到8420萬①https://www.lexin.com/。顯然,金融科技企業能夠借助技術手段來為傳統金融機構注入新動能,幫助金融機構為消費者提供新型服務,同時也有利于穩定其資金供應和促進自身的快速發展。
但在加強金融科技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同時,也應注意趨利避害,把控合作邊界,不能超過限定的業務經營范圍。金融機構在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時要審慎制定合作協議,明確責任邊界,不能把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給合作機構,也應充分審查和評估金融科技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人才是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性力量,許多金融機構都對金融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專業人才求之若渴。從今年金融機構人才需求便可見一斑。參見表2。

表2 部分金融機構關于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信息
同樣情況,吉林省現有的金融科技創新人才還遠不能適應當前的需求,必須著力培養和引進金融科技創新人才。一是要加強政府、學校、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間的聯系,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如鼓勵學術組織與社會力量合作,鼓勵金融科技企業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等。二是要加大力度引進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的高端人才,可以設置獎勵基金,并在落戶、教育醫療和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適當增加科技人員的數量,改善人員結構。三是應設計金融科技創新人才培訓方案,增強員工的職業技能及業務素養。讓高校與科研院所結合市場與企業發展所需來培育人才,增加金融科技創新相關課程和實踐環節,做到理論與實踐雙軌并行。另外,要引導企業做好人資籌劃,定期舉辦金融科技創新知識講座、交流會以及培訓會等。
吉林省應利用其與國外建立的合作與交流渠道,在“十四五”期間加強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的國外交流與合作,了解新技術及創新路徑。另外也要關注國內的進展。跟蹤和向我國國內金融科技發展先進地區取經更是相對于國際交流成本低并且便利的路徑。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正式落地于香港,目的是將三地的資源進行整合,激發三地潛能,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規范金融科技的應用和安全標準。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019年也提出了長三角地區金融科技發展應群策群力,統籌布局跨區域、跨市場的發展模式,實現更大范圍內的數據共享和深度應用。建設長三角地區金融科技創新成果交流平臺,使金融科技產業集群效用充分發揮出來。
吉林省作為欠發達地區,金融科技發展還比較滯后,加強與國內外金融科技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知名金融科技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路徑,一是可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更多金融科技企業入駐吉林省。定期召開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推介會、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擴大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的影響力。二是要積極籌辦金融科技論壇和研討會,讓金融科技行業的引領者、領跑企業等做金融科技創新方面的經驗分享。三是要支持發展金融科技行業組織,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也可以在線上搭建省內外金融科技創新交流平臺,推動信息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擴大吉林省金融科技創新宣傳推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