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越 蔣玲(湖南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410000)
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出國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雅思考試的準備,但是雅思本身具有的極強學術性,這使得考試并不容易得高分,而閱讀部分是雅思考試的一個拿分點,考生對此部分也十分惆悵與焦慮。雅思閱讀的文章內容區別于普通的英語文章,它篇幅大、內容多、生難詞多且題型復雜。再加上閱讀考試時間只有一小時,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四十道題的回答和三千字的英文閱讀,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其難度不言而喻。筆者認為,應該從根本上進行閱讀方式的轉變,如進行“支架式”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備考雅思閱讀。
此類體裁一般是對某一既定事實從客觀角度進行一定的描述,文章不包括更多的點評與情感趨向的表達,以“事實陳述”為中心進行到底。
如何判斷拿到的閱讀文是何種體裁呢?文章的總標題對此篇文章進行類別判斷有很大的幫助。在中文閱讀中,標題凝結了全文的中心思想、核心事件或者提供貫穿全文的總線索;而在雅思閱讀中,倘若大標題中出現了名詞短語或者是以“How”開頭,就表明這篇閱讀的體裁是學術說明文。具體結構類似于中文閱讀中的總分總結構,先對要描述的內容進行籠統介紹,再通過中間段落進行更為細致的陳述,最后進行總結,結構如下:

(1)介紹
學術性說明文通常在文章開頭會對要描述的現象或者事實進行介紹。
(2)詳細信息
進行大概介紹后,在中間段落通過對于所說明內容的細節描述,向讀者反饋更多的詳細信息。
(3)總結
文章最后對于時間標記、邏輯展開以及不同的方面進行總結。
此類體裁大不同于介紹性說明文,它側重于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全面的討論,在經過認真研究后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全文可以分為三步進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說明文相比,學術論文的結構更為復雜,并且增加了評價以及作者的觀點輸出,理解起來較說明文更為困難。具體結構如下:

英語作為全球范圍的第一大通用性語言,在如今的學習生活以及日常社會交際中都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學好英語對于個人的未來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對于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而言,學習好英語這一門課程極為重要。支架式教學是一種構建學習理論的新型教學模式,尤其在雅思閱讀的教學中,它起到了創新性的積極作用,并且廣泛地為教師所用。
在支架模式中,學生主體就好比是一座建筑,它自身的學習是一種不斷從無到有、構建和完善自己的過程,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以及教育則被視為支撐這座建筑去進行構造的腳手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借助腳手架進行架構以及支撐。現如今將支架式教學廣泛地運用于雅思閱讀的教學中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的目的是通過這一模式的構建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英語,這也與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謀而合。支架式教學強調在雅思閱讀中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地參與課堂,并且不斷提高在課堂中與教師的互動性,全過程學生都處在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扮演著領導者、組織者與評判者等角色,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和學習。
支架式教學是建立在構建主義基礎上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實用且可以提高做題效率的教學方法。它主要通過為學習者進行一定的知識框架構建來加強學習者對于框架中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它由幾個套嵌式的環節組成,起初進行大致框架的搭建,對當前閱讀的文章進行體裁判斷;再使學生進入搭建的情境當中進行獨立學習,此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為引導,先指導學生對文章的屬性、寫作中心、寫作目的以及整體的行文結構進行細致的分析,使其能夠以個人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對知識點進行解析;使學生從無到有地在一個框架的構建基礎上進行一場自主性學習,最后由教師從專業的角度對其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環節式的學習架構需要學習者擁有對知識點進行拆分的能力,將較為復雜的學習總任務通過拆分的形式進行化繁為簡。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在其中只是起指導和輔助的作用,幫助學生進入正確的學習環節進行層層學習,通過對學生的體裁意識培養使其增強個人學習能力,最終完成學習效果評價。進行學習效果評價是支架式教學模式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從知識點出發,對過程中的知識解析程度做出評價,二是從學生個體出發,對其綜合表現進行效果評價,比如,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通過全面效果評價增強“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效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教師在文章性質、結構規律以及同類型的不同文章之間的區別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構建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狀態,打破以往教師單方面進行講解和傳授知識的局面。以上是教師應該極力構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狀態。
在雅思閱讀的教學中,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的進度以及學生的情況去搭建不同的支架,根據學生掌握能力的不同慢慢建立新的支架并去除相關的支架,這種教學理念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新型的教育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需要通過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以此達到教學目標并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它離不開語言環境,恰當的語言環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更貼切與真實地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而不是枯燥與生硬地進行書本內容的學習,以此進一步增加新的知識儲備。構建合適的語境支架有利于學生通過運用現有的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去學習與掌握新的知識。比如,一篇雅思閱讀的主題是肥胖,在進行肥胖這一話題的討論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以肥胖為中心開展一系列活動,比如,向學生播放有關肥胖的視頻,視頻中向大家展現了一個人在減肥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困擾,使學生直觀地感受肥胖帶來的煩惱,而不是空想或者單方面接受教師的想法輸出。教師隨即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strategy to lose weight?觀看結束后,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舉行一場名為“Which one is better, fat people or thin people?”的辯論賽,讓學生分為對立雙方,進行自我觀點的輸出,這樣不僅可以在觀看視頻時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還可以在辯論中提出問題并找出產生肥胖的原因,進一步在鍛煉聽力的基礎上鍛煉了口語。
在語境支架中通過視頻影像以及口語的練習對于肥胖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后,教師可以開展詞匯擴展活動。因為在雅思閱讀中,由于篇幅過長、生詞較多,詞匯已經成為學生進行閱讀的一大障礙,詞匯擴展勢在必行。這一拓展活動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積極地尋找有關肥胖內容的英文單詞,進行羅列和匯總以后達到拓展英文單詞的目的。在有關肥胖內容的英文單詞尋找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方面的詞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與肥胖有關的畫面,讓學生用英文一一說出這些圖片的相關內容,緊接著進行思考,回憶以及尋找關于肥胖和減肥的相關詞匯,通過回憶以及聯想搜索可以擴充的詞匯。最后教師布置任務,在提出課程問題后讓學生對于這篇關于肥胖的雅思閱讀文分別進行精讀和泛讀,在閱讀中進行問題的搜索以及答案的尋找。
在雅思閱讀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對于這篇閱讀文章的宏觀框架,學生通過框架的建立可以提高對文章主題的掌握度,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繪制表格的方式幫助學生,使其在整體的層面上對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以及順序進行一定的掌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引導以及組織的作用,輔助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并且引導學生進行篇章結構的分析,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清楚文章的內在聯系,也可以明白每一個段落的關鍵句與中心大意,還可以明白閱讀文章的體裁是說明文還是學術論文。通過結構支架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明白這篇文章的起始是什么、論述過程是怎樣的邏輯層次、最終文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么,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這篇文章內容的認知層次。
在上述支架中進行文章的泛讀以及精讀之后,學生對整篇文章已經有了一個通透的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對篇章的各個語言片段進行一定的梳理,幫助學生對文章有更加細致的學習以及理解。可以通過規劃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已有英語技能的應用,比如,教師可以把整篇閱讀文章用相對零散的畫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不借助書本教材的情況下,通過這些零散的畫面進行課文內容的重組。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己的記憶以及學習方法進行文章內容的進一步梳理,對于整篇閱讀文章的知識點會有更深層次的掌握。教師通過構建語言支架加強學生對于雅思閱讀文章的學習,可以要求學生對于這篇閱讀文章的中心內容進行小結,通過寫作的方式完成語言輸出。最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修改以及點評,通過語言支架去鞏固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并提高效率。
“支架式”教學框架的起始點是對雅思閱讀文章的體裁形成初步的理解,再對文章進行細分,將一個籠統的艱巨任務劃分為較簡易的知識點。以化繁為簡的支架結構為學生提供雅思閱讀的學習幫助。
此模式支架的應用體現有二。其一,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支架式”教學。在雅思閱讀中,不斷地對真實且多樣的閱讀材料進行分析,不僅可以對文章類型有更好的掌握,還可以通過變化的閱讀材料進行思維轉變,以新鮮的閱讀內容去調動學生的興趣。其二,在和諧放松的學習環境中開展“支架式”教學。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營造和諧且放松的學習環境,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并調動其對于雅思閱讀的積極性,而不被題的難度所打壓、處于被動消極的狀態。提倡教師進行任務型教學或者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仔細分析一篇雅思閱讀之前先給學生介紹閱讀文中相關的背景知識,可以通過相關音頻、視頻的播放向學生進行展示。
在雅思閱讀中,很多學生對于文章并沒有透徹理解,除了詞匯量不夠之外,筆者認為語法方面也一定要進行加強訓練,尤其是對于長難句的分析。長難句是通過關聯詞將幾個簡單句連接而成的,如講到定語從句的運用時,筆者會先對學生重述一遍什么是定語從句,強調它通常出現在先行詞之后,并且由關系詞Why、That、Which 等引出,再給學生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喚醒學生關于定語從句的記憶。在對基本的定語從句進行復習后,再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任務劃分,讓其先從文章的體裁認定出發,只有了解文章的具體體裁才能進一步進行文章結構的劃分,這是“支架式”教學中搭建的第一步,也是基礎。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初步掌握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協作互助,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自愿組成討論小組進行閱讀問題的解答,分組討論完后,教師應該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效果的評價,從優劣兩方面給予學生肯定或指出其不足之處,使學生在互動的環節中進行學習和自我審視。
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的科學指導也是教學順利且高效進行的關鍵所在,它是促進各項學習環節高效且有序進行的重要支架。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學生可以在現有的知識儲備基礎上不斷地對雅思閱讀文章進行理解,通過對知識的把握產生新的理解以及感悟。教師可以在教學初期為學生多提供一些指導以及幫助,但是在學生進行文章的通透性閱讀和把握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獨立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與探究不斷地提升掌握語篇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在脫離教師引導的情況下,構建有意義的知識框架,進而提升自身的自主英語閱讀水平。
在雅思的閱讀教學中,不論是對各個環節,還是最終的學習效果而言,都需要運用多元且靈活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習的過程評價,以此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在知識框架的構建中,從不同的方面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及劣勢,并在清晰的認知基礎上對下一環節的學習有更清晰的策略調整,繼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廣為運用的支架式教學可以在雅思閱讀教學中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在支架式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盡量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而不是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應充分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高效運用支架式教學,達到雅思閱讀教學的目標,與此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能力與綜合學習能力。
雖然雅思閱讀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其難度也處于較高的水平,但是學生應該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一難題。本文對“支架式”模式的概述以及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構建積極主動的互動課堂。在未來的雅思閱讀教學中,各位教師仍需不斷加強對“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幫助更多學生實現自己的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