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濤 秦仲麒 楊夫臣 程寅勝 涂俊凡 劉政 李先明 朱紅艷 楊立 聶顯雙
隨著我國農村人口日趨老齡化、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農業用工難的問題日益凸顯。梨樹傳統無架栽培方式因樹形復雜、技術不易掌握;主干矮、樹體高、不便管理,難以實現機械化;樹冠上下內外生長結果不一致,果實整齊度差,難以生產出精品果,與高品質、機械化梨產業發展趨勢不相適應。針對梨樹栽培中的這些突出問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近年來研究創立了梨樹高品質、省力化栽培新模式——梨樹“雙臂順行(hang)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與傳統無架栽培模式相比,該模式梨樹樹冠矮,便于人工操作;主干較高,便于機械進出;其樹體結構簡單,上架容易,解決了現有三主枝棚架樹形“樹架分離”的難題。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其核心專利獲得湖北省專利金獎,已在全國20個省份示范推廣。
1“雙臂順行式”樹形的基本特點
“雙臂順行式”梨樹按株距3~4米,行距3~4米定植,主干高1.2~1.3米,2個主枝(形同“雙臂”),順行向左右分開向前延伸(與梨樹普通Y字形主枝方向顯著不同),主枝分枝點距平棚的垂直距離為50厘米左右,上架處培養F形結果枝組,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結果枝組垂直伸向行間填補架面空間,其上著生的枝條不再讓其結果(圖1~圖4)。

2“雙臂順行式”梨園采用棚架架式
“雙臂順行式”樹形的整形修剪采用“兩線一面”或“三線一面”新型平棚架式,由水泥柱、鋼絲線等搭建而成。平棚架面高1.7~1.8米,用鋼絲線拉成網格狀。棚架水泥柱分為角柱、邊柱和支柱,支柱上拉1根“抬高誘引線”和“主枝定位線”,與平棚架面構成“兩線一面”架式(圖1),需要搭建防鳥網的,支柱上距平棚架面1.5米處設防鳥網線構成“三線一面”(圖5)。該架式實現了棚架梨園枝梢的立體管理,確保了主枝先端生長勢,是我國梨樹棚架架式的重要創新。
3“雙臂順行式”棚架栽培的優勢
3.1產量高,品質優
“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梨樹第3年開始結果,第4~5年產量迅速提高,第6年進入豐產期,畝產3 000~4 500千克;樹體光照均勻,果型大,平均單果質量≥350克,果實品質優;畝產值2萬~4萬元(圖6)。
3.2方便田間管理

“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梨模式操作簡便,伸手即可進行操作(圖7),在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枝梢管理、冬季修剪等方面的操作不用借助梯子。由于枝條均勻排列,疏果與套袋可以充分進行,不因樹冠過高或枝條上下層重疊而造成疏漏,為“雙臂順行式”棚架梨生產優質大果奠定了基礎。
3.3方便實施機械化操作
“雙臂順行式”棚架梨樹冠下面空曠,便于機械化操作,目前除草、施肥、噴藥、果實運輸等環節均已實現機械化作業(圖8、圖9),可以將節省下來的人工更多地集中到花果管理上,以提升果實品質。
3.4觀光采摘優勢
“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既適合產業發展,又適合觀光采摘。近幾年筆者在湖北阿爾迪有機生態園(仙桃市胡場鎮)指導建成500畝平原地區“雙臂順行式”棚架梨示范園,被列為湖北省觀光果園示范基地;在著名景區湖北秭歸縣九畹溪附近的石柱村建成100畝山區“雙臂順行式”棚架栽培模式,每年舉辦采摘節,農旅結合,提升了梨產業附加值(圖10)。
3.5種養結合優勢
由于“雙臂順行式”棚架梨定干高,架下空間大,可以田間生草,在棚架下設置雞棚,每畝養雞10~15只,生產“散養雞”、“土雞蛋”,增加梨園綜合效益。
3.6防風優勢
梨樹“雙臂順行式”棚架栽培模式可以減輕采前因風害引起的落果,為梨農及工商企業投資梨產業獲得穩定的效益回報提供了保障,促進了我國優質梨產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