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群虎 黎旭濤 武文樂 王旭霞
長武縣位于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為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海拔較高、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為蘋果的優質、豐產創造了有利的自然條件。近年來,隨著蘋果面積和市場的不斷變化,果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蘋果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但是渭北蘋果生產中最突出和亟待解決的是在蘋果施肥中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不平衡等問題。
1施肥中存在問題
1.1有機肥施用量不足,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
據調查,多數果園有機質含量為0.8% ~1.2%,個別果園可達1.6%,不少果園出現以化肥代替有機肥、不施有機肥現象,致使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土壤板結,微生物減少,樹勢衰弱,產量降低,品質差,肥料利用率降低。
1.2化肥施用不合理,鉀肥用量不足
大部分果農認為施肥越多越好,并且偏重氮肥、輕鉀肥,這種不當施肥行為致使果樹營養失調、生長不良,果肉味淡、風味變差、果品質量降低,蘋果水心病、痘斑病普遍發生,樹體抗性也明顯降低,蘋果效益較差。
1.3施肥盲目性隨意性普遍存在
果園不按目標產量進行科學、合理的配方施肥,而是根據歷年的管理經驗和習慣盲目施肥。缺乏科學性、有效性,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當年收入好,就多施肥;第二年收入少,就少施肥。秋施基肥有時推遲到11月底,待果實銷售完畢后才進行,甚至推遲到次年春季進行,致使樹體營養不良,養分貯藏水平降低,抗寒抗病能力減弱,病蟲害加重發生。
1.4施肥方法不當,肥料利用率低
部分果園在施肥方法上突出存在的問題:一是施肥深度把握不好,不是基肥施得過淺,就是追肥施得過深,未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區,不利于根系吸收,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二是施肥點偏少或肥料未與土壤充分攪拌均勻,肥料過于集中,造成土壤局部濃度過高,常易發生肥害,不利于肥效的發揮,出現傷根燒樹的現象。
1.5重視根部追肥,輕視根外追肥
在果園生產中,部分果農只習慣根部追肥,能夠及時補充氮、磷、鉀(復合肥)等大量元素,而輕視葉面噴肥,不能有效地補充鈣、鎂、鐵、鋅、錳、硼、鉬等中微量元素。不能正確做到以根部追肥為主,葉面噴肥為輔;以大量元素肥為主,微量元素為輔。致使樹體衰弱,各種病害普遍發生,嚴重影響果樹的健壯生長。
2蘋果樹平衡施肥技術
蘋果樹平衡施肥就是根據蘋果樹需肥特點、土壤養分含量狀況以及目標產量要求,將有機肥、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按照科學的比例和數量進行施用,以滿足蘋果樹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
2.1配方施肥
一般每生產1千克蘋果,需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1.5~2.0千克,并輔助追施適量氮、磷、鉀肥。隨著蘋果逐年目標產量的增加,施肥量也要相應增加。如紅富士蘋果園畝產量超過2 000千克,應施優質有機肥2 000~2 500千克;畝產量超過3 000千克,應施優質有機肥4 000~4 500千克。渭北長武紅富士蘋果園土壤普遍貧瘠,有機質含量明顯不足,各種元素及微生物含量不高,土壤活力低,肥料利用率下降。應加大有機肥和生物肥、菌肥的施用量,提倡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為蘋果的優質生產奠定基礎。
2.2施肥時間
基肥施入最好在蘋果采收后的9月份進行(圖1),早施基肥有利于樹體貯藏養分的積累,及早恢復樹勢和提高樹體的越冬性,也有利于根系恢復生長和第二年的開花結果。追肥主要用以及時補充蘋果各個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要,一般每年3~4次。生產中均以速效性肥料為好。
包括萌芽前、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圖2)。對于樹體貯藏營養水平低、樹勢弱、花芽多而質量差、掛果量多的樹,要及時追肥。萌芽前以速效氮肥為主,花芽分化期追肥以高效復合肥為主,果實膨大期追肥則以高鉀復合肥為主,為蘋果的優質豐產創造必要的條件。
2.3施肥方法
蘋果園幼樹施肥多采用多點式穴施(圖3),每株2~3穴,每穴寬30厘米、深15~30厘米,結果大樹以條狀溝方法施入(圖4),沿樹冠邊沿開溝施入。溝寬40厘米,溝深20~40厘米,肥料與土壤要充分攪拌均勻。在根系吸收能力薄弱而地上部花果發育急需養分之際,或當植株表現缺素癥狀的情況下,還可采用葉面噴肥的方法進行根外追肥。一般在噴后2小時,肥料即開始被吸收利用。葉面噴肥具有獨特的優越性,既方便又高效。如小葉病補鋅、開花時補硼、黃葉病補鐵、套袋前除袋后補鈣、生長前期補氮、果實膨大期補鉀,對預防蘋果樹生理病害、提高坐果率、促進成花、加強光合作用、提高果品質量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4施肥量的確定
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學施肥水平。依據土壤測定和葉片營養診斷結果,結合樹齡、樹勢和目標產量計算合理的施肥量。施肥目標應控制氮肥使用量,適量穩定磷肥使用量,加大鉀肥使用量,努力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及時補充鈣、鎂、鐵、鋅、硼等微量元素肥。秋季施肥要按每生產1千克果施1.5~2.0千克腐熟的優質有機肥,并混合施入磷肥年施用量的65%左右,氮肥量的20%~30%,或選用有效養分含量50%左右的多元有機復合肥,有機生物肥等300~350千克/畝,施肥量多少應根據樹勢和目標產量加以調整。
2.5追肥和根外追肥

萌芽前追肥,即土壤解凍后趁墑施肥,可采用穴施,條狀溝施或全園撒施等方法(圖4)。此次追肥目的是促進果樹萌芽、開花、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春梢生長,應以氮、磷肥為主,宜選用磷酸二銨或多元復合肥,幼樹畝施20千克,成齡樹畝施50~100千克。果實膨大肥,一般在6月施入,以促進果實膨大,提高含糖量,有利于花芽分化,對當年產量、品質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一般以磷鉀肥為主,成齡樹畝施硫酸鉀10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根外追肥主要是葉面噴肥,好處是用量少、肥效快、效果好、省工省時。主要是補充微量元素和缺失的養分,如鈣、鐵、鋅、硼、氮、磷、鉀等。要求噴藥要均勻,葉背、葉面都噴到,一般不與堿性農藥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