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科
輪紋病也叫粗皮病、輪紋爛果病,主要危害果樹枝干和果實,葉片受害比較少見。枝干被害后,初期以皮孔為中心產生紅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3~20毫米。病斑質地堅硬,中心突起,如一個疣狀物,邊緣龜裂,與健康組織形成一道環溝。第二年,病斑中央產生凸起,使表皮顯得十分粗糙,故有粗皮病之稱(圖1)。病菌一般只侵害樹皮表層,嚴重時還可侵入皮層內部,病斑不僅發生在大枝上,2~3年生的小枝上也有,嚴重時能造成樹體衰弱,甚至死枝、死樹。果實多于近成熟期和貯藏期發病,果實受害時,也以皮孔為中心,初呈水潰狀褐色小斑點,很快擴大成淡褐色與深褐色交替的同心輪紋病斑,有時有茶褐色的黏液溢出,病斑不凹陷。在條件適宜時,幾天內即可使全果腐爛,爛果多不凹陷,果形不變,有時病斑表面可散生黑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病果腐爛多汁,失水后為黑色僵果。葉片發病產生同心輪紋狀近圓形褐色病斑(圖2)。
輪紋病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子囊殼在被害枝干上越冬。菌絲體在枝干病組織中可存活4~5年,每年5—8月分生孢子擴散,陸續侵染枝干和果實。病菌孢子隨風雨傳播,經皮孔或傷口侵入。病菌具有潛伏侵染特點,幼果受侵染不立即發病,當果實近成熟時,潛伏病菌迅速蔓延擴展,導致果實表現癥狀。果實近成熟至采收期為田間發病高峰,貯藏期可繼續發病。
輪紋病的發生和流行與降雨、品種、栽培管理及樹勢關系密切。多雨潮濕有利于病菌孢子的散發及侵染;結果量過大、樹勢衰弱,枝干和果實受害嚴重;富士、紅星、喬納金、金冠、嘎拉最易感病。
針對輪紋病的侵染發病規律,建議按照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1)培育壯樹,增強樹體自身抗病能力。
(2)每年春季發芽前,刮除枝、干上的粗皮,并用甲基硫菌靈15~ 25倍液涂干;同時全園噴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樹體保護。
(3)每年蘋果套袋前果樹生長期可噴保護性殺菌劑,用10%苯醚甲環唑2 000~2 500倍液、丙環唑6 000~8 000倍液80%代森錳鋅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液進行防治,間隔10~15天一次。蘋果套袋后,可選用1∶2∶200波爾多液、77%氫氧化銅800~1 000倍液、80%堿式硫酸銅800~1 000倍液、菌王4 000~6 000倍液、丙環唑6 000~ 8 000倍液、博醫1 500~2 000倍液等綜合防治褐斑病。果實采前可噴施1~2次內吸性殺菌劑預防果實染病。
防治時注意保護性、內吸性藥交替使用,雨多多噴藥,雨少少噴藥,樹壯少噴藥,樹弱多噴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