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潔

摘要:為了有效明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以及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采用文獻綜述以及實證研究方法詳細探討了國內外有關研究內容,同時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入手提出了相應的研究假設,并進行了相關的實證結果分析。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4-0269-02
1?引言
對于社會發展來說,企業是重要的市場主體,但同樣也是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因素,披露環境信息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有必要將財務績效與之聯系起來,展開深入探索。
2?文獻綜述
2.1?國外
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以及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國外的研究起步比較早,所以有著較多的理論成果。其中,早在1992年,Patten通過使用實踐研究法,用印度博帕爾化學品泄露事件作為實例,調查了該事件在發生前后,與其所在同一行業的其它47家企業的股價變量情況,進而明確對于環境信息披露來說,重大環境事故所產生的相關影響,最終發現,企業若是能夠在發生重大環境事故之前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便能夠有效緩解社會上的各種負面因素,而且負面因素會在披露質量越高、數量越多的情況下逐漸減小[1]。
但是,仍然有部分相關學者不認為環境信息披露與企業績效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例如在1980年,Anderson與Frankle便提出了這一觀點,認為披露水平的高低同企業績效之間并未通過顯著性校驗,所以,企業為了實現績效的提升,并不需要披露環境信息[2]。而2005年Freedman和Jaggi從經濟績效的角度出發,并選用6個財務指標當做是經濟績效的代替變量,在此基礎上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得出結論,環境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相關性,驗證了Anderson與Frankle的觀點[3]。
2.2?國內
在國外研究結論的基礎上,國內方孝娟于2013年,將2009~2011年的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同樣得出了環境信息披露與企業績效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的結論[3]。而2015年,常凱深入研究了2008~2011年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并結合相關上市企業,發現二者在5%顯著性水平下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并有周期性的特點。這可能與企業的財務負擔和市場運營風險有關。國內絕大多數學者所研究的環境信息披露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關系的背景,都是假設我國是資本主義市場,已有諸多結論證明了,環境信息披露無法引起資本主義市場的反應[4]。得出的這一結論有可能是因為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也有部分樣本選取不同因素的影響。
3?研究假設
在外部壓力理論背景下,企業之所以會選擇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是因為考慮到來自社會公眾以及政府部門兩方面的壓力。積極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既可以獲得來自政府的稅收減免、財政貼息以及環保投資等獎勵,還能夠在資本市場中得到較低成本的資金,進而達到提升企業采取績效的目的?;诖吮憧傻贸龅谝粋€假設:
H1: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表明該企業盈利水平越高。
從委托代理理論角度來看,企業負債越高便有著越高的代理成本,若想切實滿足相關者的利益要求,便要主動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5]。所以極有可能披露越多的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有著越高的負債?;诖丝傻贸龅诙€假設:
H2: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表明該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
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背景下,企業本身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要實現經濟發展,還應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社會與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應在開展日常生產經營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并做到及時進行環境信息披露?;诖吮憧傻贸龅谌齻€假設:
H3: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表明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越高。
從信號傳遞理論角度出發,企業積極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是其充分履行自身社會責任的表現,能夠在社會上營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影響力。這樣便能夠激發消費者對于企業的信任感,進而產生購買行為,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最終提高企業銷售收入,提升財務績效?;诖耍憧梢蕴岢龅谒膫€假設。
H4: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表明該企業規模越大。
4?實證結果及分析
4.1?數據收集以及樣本選取
筆者深入調查了2007~2011年間滬市與深市鋼鐵行業的49家上市公司,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索環境信息披露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6]。文中所有的數據與樣本均來自于巨潮資訊網、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而環境信息披露的有關內容主要來源于網站報紙雜志、重要事項、監事會報告、報表附注、董事會年報以及招股說明書中。財務績效的相關指標參照了新浪財經網,并運用SPSS19軟件開展了相應的數據分析。
4.2?變量設計
在變量設計方面本文主要有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兩種類型。再進行詳細劃分可以分為盈利性、安全性、成長性、公司規模以及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程度幾部分內容。在本文中,解釋變量主要為公司綠色會計信息披露指數,而被解釋變量則包括了公司規模、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資產負債率以及公司資產收益率。其中,凈資產收益率用ROE表示,指的是盈利性[7]。資產負債率用DEBT表示,指的是安全性。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GROWTH來表示,指的是成長性。期末資產總計用LNSIZE來表示,指的是公司規模。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為EDI,指的是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程度。
4.3?描述性統計
筆者經過研究發現,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在2011年達到最高點,其EDI平均值達到了0.2,而最低水平則在2007年,平均值低至0.137。從該方面可以看出,2007~2011年間滬市與深市鋼鐵企業在環境信息披露水平上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8]。但是我國在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以及規范,而且有著比較低的披露水平,最低EDI為0,而最高EDI為0.52,最低ROE為28.25%,最高則可以達到47.21%;最低DEBT為0,最高可達到87%。
4.4?回歸模型
筆者為了能夠更加精確地體現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并明確環境會計信息對于財務績效的實際影響,完成了對于以下模型的構建,其因變量分別為LNSIZE、GROWTH、DEBT、ROE,自變量為EDI[9]。
其(1)~(4)中α1、α2、α3、α4是常數量,與其它因素無關,β1、β2、β3、β4所表示的分別為4個模型的回歸系數,ε為干擾項。
4.5?相關分析
筆者在經過分析計算之后發現EDI同各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其中顯示環境信息披露指數同期末資產總計之間有著最高的相關性,之計數值可達到0.408,相關性第三高和第二高的為凈資產收益率以及資產負債率。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148和0.258,從這些數值來看,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普遍小于0.5,所以不用考慮相關的多重共線性影響[10]。
4.6?回歸分析結果
筆者運用了SPSS分析軟件,開展了對于數據的回歸分析以及方差分析,最終可得出EDI同ROE之間的相關指數為0.148,顯著性值比0.1大。ROE同EDI之間成正比例關系[11]。但這并未有效證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則其盈利水平就越高,所以假設一未通過證明。DEBT同EDI之間相關系數為0.258,二者成正比,代表了假設二檢驗通過。GROWTH與EDI的相關系數為0.105,二者之間成正比,假設三檢驗通過。LNSIZE與EDI的相關系數為0.408,二者之間成正比,表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表明該企業規模越大,說明假設四通過檢驗。
5?結語
從筆者對我國部分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狀況來看,盡管在近些年來其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指數呈現出整體上升的趨勢,但仍然有著水平不高的特點,而內容的豐富性則代表著各企業對于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深。調查表明: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數同財務績效之間有著正相關的關系,這便印證了筆者的觀點: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狀況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績效情況。
參考文獻:
[1]劉金彬,楊文武.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以四川省上市公司為例[J].商業會計,2018(16):4~8.
[2]謝?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以滬深兩市上市化工企業為研究對象[J].現代商貿工業,2017(33):81~85.
[3]遲甜甜.企業文化、環境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以重污染行業為例[D].青島:青島大學,2016.
[4]孫?悅,韓金石.農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的實證研究[J].綠色財會,2019(1):39~44.
[5]潘施琴,汪?鳳.碳信息披露水平能否提升企業財務績效?——基于上證A股的實證經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7(6):133~141.
[6]范文林.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我國鋼鐵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當代會計,2017(6):3~4.
[7]朱健宇.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角度看企業價值的提升——來自中國石化的實證[J].科技和產業,2017,17(6):66~69.
[8]張二保.試析企業財務報告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J].投資與創業,2019(9):131~132.
[9]劉?杰.環境會計信息坡露與企業績效相關性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74~75.
[10]李?源.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公司績效與內部治理[J].商場現代化,2018(4):122~124.
[11]孫曉鳴.循環經濟下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學習,2016(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