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武昕
【摘 ? 要】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主要是因為這一舉措能讓我們黨的執政根基變得更加鞏固,能加速“三農”工作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D267 ? ? ? ? ? 文獻識別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1073(2020)12-0135-136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the need to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mainly because this measure can make the ruling foundation of our Party become more consolidated, and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ork.
[Key words] ?new era;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cohesion
基層黨組織作為對接黨中央政策、指示和基層群眾的重要紐帶,其工作質量不僅會影響到每個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還會影響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否牢固。同時,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要想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要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作為切實保障廣大農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推手。進入新時代以來,廣大黨員扎根于農村,始終堅持與農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工作作風,使得農民的生活、生產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進而為我國乃至世界的脫貧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與此同時,也暴露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些問題,比如對農民的政治領導程度實現較低、對農民的吸納程度較低以及缺乏對農民進行針對性的宣傳教育等,都嚴重制約了我們黨在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必須要保證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發展新農業、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的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1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提升的重大意義
1.1 ?有助于穩固我們黨組織的執政根基
眾所周知,基層黨組織是直接與人民群眾“打交道”,其職責是讓廣大人民群眾正確地認識到我們黨的路線、方針以及政策,以及搜集整理人民群眾對于國家發展和各項事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其反饋給上級黨組織。據2019年我們黨內統計公報顯示,我們黨的基層黨組織數量已達468.1萬個,已經覆蓋了99%以上的行政村,足以看出我們黨對基層黨組織發展和建設的重視程度。我們黨早已清楚地認識到,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政黨執政地位得以穩固的重要保障。同時,基層工作看似十分簡單,但是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就會顯得有所難度,因為它不僅要讓廣大人民群眾認清國家發展大勢以及搞懂各項與他們有關的政策、制度,同時在處理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時,還必須要兼顧利益各方。此外,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其中每一個身處于基層的黨員同志的工作是否及時、有效地完成,能夠帶給人民群眾最為直觀的感受,進而會得出我們黨執政能力高低這個問題的應有答案。
1.2 ?有助于提升“三農工作”的發展效率
全國31062個鄉鎮要想加快自身發展速度,首要的就是始終堅持我們黨的全面領導地位,緊緊依賴我們黨的聰明智慧來開展“三農工作”。在農村建設中,基層黨組織因其強大的吸引作用,能夠把廣大農民群眾聚合在一起,進而有助于形成全民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同時,基層黨組織能夠依據本村實情,做出一些切實有效的發展規劃以及制定出一些規則制度,以此來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發展。此外,鄉村振興必須要捍衛好農民這一主體的權益,基層黨組織代表的就是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為的就是協調好各方利益、化解農民之間的分歧,進而幫助廣大農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最后,農業的轉化升級必須要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才能夠順利完成,現代化農業的進行,有賴于國家的惠民政策、高新科學技術以及專業的農業知識,而基層黨組織恰恰擁有這些必備要素,使得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具備獨特的優勢。實現上訴“三農工作”的發展目標,都是必須建立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基礎之上的,這樣才能夠團結好每一個基層黨員,進而去團結廣大農民,從而幫助鄉村早日實現振興。
2 ?現階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存在問題
2.1 ?對農民的政治領導程度實現較低
對于基層地區而言,其黨組織首要的任務就是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新農村建設,并妥善處理好他們在此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矛盾與問題。同時,結合基層地區目前的實際,廣大農村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要保證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資源,但是由于許多農村呈現出“青壯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兒童留守”的態勢,在此情況下,基層黨員對農民的動員工作成效會大大降低。其次,面對農民產生的多元訴求,受制于當地條件,基層黨員無法一一去滿足,進而可能會讓他們與農民產生一定的距離感。此外,還有些基層黨員沒有厘清自己的職責所在,可能會導致本職工作沒有做好以及非本職工作做得過多,長此以往,基層黨組織逐漸會喪失對農村事務的實際領導權。最后,還有部分基層黨員缺乏決策能力,在農村事務出現突發情況時,無法給予農民有效的支持與幫助,更是會降低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率。
2.2 ?對農民的吸納程度較低
我們黨之所以擁有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她堅持吸納從事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具體到農村而言,我們黨也為優秀的農民敞開大門,通過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考核,在各項條件都符合的基礎之上最終將其吸納到黨的隊伍當中,同時也會增強農民對基層黨組織的信賴。對于農村地區而言,基層黨組織吸納人才的首要目標是青壯年,因為相比于幼兒和老年人,他們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都處于人生的峰值,并且普遍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隨著農村“空心化”情況的出現,在農村生活的青壯年農民屈指可數,更不必說去滿足基層黨組織吸納人才的需求。在此情況下,有的基層黨組織忽視了“為何要發展新黨員”這一問題,不惜去降低發展新黨員的門檻,更有甚者違反黨員發展程序來吸納農民,使得基層黨組織的發展新黨員工作陷入一片混亂的局面。
2.3 ?缺乏對農民的針對性宣傳教育
相比于過去,今天的農民不僅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同時還主動和被動地接受著各種文化,使得他們的價值觀取向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基層黨員若是用以往的態度審視新時代的農民,可能會造成兩者之間的溝通不是很通暢,進而會大大降低宣傳教育的效率。同時,一些自主意識較強的農民,想要獲得自身更好的發展,便會認真審視基層黨組織提供的各項資源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一旦基層黨組織無法提供給他所需要的資源,他則會脫離基層黨組織進行“單飛”。此外,留守在農村的青中年農民,大多都是為了照顧老人,在接觸到同年齡段的朋友外出打工賺錢的訊息時,常常會心生苦惱,長時間會產生心理問題。這些情況的出現,如果基層黨員對農民進行宣傳教育時,如果不依據其特點來進行宣傳教育,那么只會流于形式,很難會得到農民群眾的回應。
3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提升凝聚力的具體對策
3.1 ?擴大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社會的覆蓋面
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要想提升其在農村社會的群眾基礎,從內部角度入手,必須要堅持以黨組織為核心地位這一原則,密切它與群眾組織的聯系,進而實現黨組織覆蓋整個農村社會的良好局面。同時,基層黨員不能只作為農村事務的決策者,還需要參與到整個農村建設當中來。比如針對于部分農村邪教組織的存在,黨組織必須要對其進行取締,并且還要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對信教的農民進行悉心疏導,進而確保本村村民的思想意識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3.2 ?轉變自身角色,服務好廣大農民
進入了新時代,農村黨員干部必須要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要做農民的好老師、好朋友。首先,基層黨員要定期邀請外地專家、本村模范農民做講座,給廣大農民普及最新的農業專業知識和技術。其次,還要把對本村的留守人員進行必要的人文關懷作為常態化工作來完成。比如針對留守兒童,必須要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基層黨員要挨家挨戶進行核查,以此來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學可上。最后,還要結合當地特點,培育好優秀的鄉村文化。比如基層黨員在向農民普及農業知識時,可以借助一些國家和當地的鄉村人物典型事例,以此來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
3.3 ?優化基層黨組織工作全過程的制度
首先,對于吸納人才工作而言,基層黨組織對于有意愿入黨的優秀農民,要認真篩選其是否符合入黨的各項條件,絕對不能出現不法分子蒙混過關情況。同時,對于暫時沒有入黨意愿的優秀農民,黨組織可以與其建立必要的聯系,幫助其成為為助力農村建設的一份子。其次,要堅持選賢任能的標準,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同時,還要完善好基層黨員的培訓和考核機制,確保在崗的每一個黨員都能夠高效的完成組織所分配的任務。最后,基層黨員還要堅持不怕麻煩這一原則,認真做好本村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去挨家挨戶去登記本村現有的農民流動黨員,并把他們納入到微信群當中,這樣在群里他們就能夠獲取到與家鄉建設有關的各種信息。
參考文獻:
[1] 顏俊儒,梁國平. 鄉村治理視角下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組 ? ? ? ? 織力的提升[J]. 理論探討,2019,(02):145-149.
[2] 蔡文成. 基層黨組織與鄉村治理現代化:基于鄉村振興戰略 ? ? ? ? 的分析[J]. 理論與改革,2018,(03):62-71.
[3] 周忠麗. “空心化”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研究 ? ? ? ? ?[J]. 探索,2016,(01):105-109.
(編輯: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