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昌
新學期開學后,學校決定進行為期兩天的適應性軍訓。上午8點軍訓開始,在同學們訓練站姿時,我在隊伍前觀察他們的狀態。不到5分鐘,我就發現小蕾臉色發黃,嘴唇發白,我估計是低血糖癥狀。緊接著,小涵、小彬也出現了類似的癥狀。我趕緊讓她們出列休息。
經過詢問,小蕾、小涵都沒有吃早飯,小彬只喝了一點稀飯。再做調查,我發現大部分同學習慣睡得晚,起得晚,很少有吃早飯的。于是,我決定馬上召開“今天你吃早飯了嗎”微班會。
“孩子們,今天你吃早飯了嗎?”我的問題一提出,不少同學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們為什么不吃早飯呀?”我追問。
“暑假期間早飯午飯一塊兒吃,習慣了。”聽到帥寰的話,同學們都笑起來。
“有課間加餐,不吃早餐也不要緊。”小茜低聲說。
“爸爸媽媽不送我上學,我要急著趕車,沒有來得及吃。”弘志高聲說。
“那你們知道不吃早飯的壞處嗎?”我又問。
“容易胃痛,不吃早飯會出現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課堂上學習過的。”生物科代表淑儀聯系學過的知識回答。
“影響學習,到第三節課的時候,肚子餓得咕咕叫,精神集中不起來了。”小艾緊接著說。
“還會發胖。不吃早飯,午飯的時候就容易吃得過多,接著午休,會聚集大量脂肪和熱量,使人容易肥胖。”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
“同學們,不吃早飯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出現低血糖。夜間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早飯正好可以補充糖分,補充能量。而不吃早飯,容易低血糖,會引起心慌、乏力、出冷汗,嚴重時還會暈厥甚至昏迷。經常不吃早飯還容易導致膽結石或膽囊息肉,不利于身體健康。今天幾位同學的低血糖癥狀就很明顯。請同學們一定要吃早飯。”我懇切地說。
“剛剛開學,早晨起床太早了,犯困,不習慣,沒有食欲,吃不下飯。”帥寰大聲地說。
“怎樣才能不犯困,并且還能吃好早飯呢?”我問。
“早晨起床以后要伸伸腿,彎彎腰,適當活動活動。”“起床以后要用涼水洗臉,溫水刷牙,好好洗漱一下。”“起床之后先打開窗戶通風,呼吸新鮮空氣。”同學們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議。
“疫情期間,種種數據顯示,身體免疫力才是抵抗新冠病毒的銅墻鐵壁。張文宏醫生對疫情期間的飲食建議中就提到了:生病了,不要恐慌,要增強營養,多補充蛋白質才是關鍵。他針對中國孩子的早餐提出這樣的建議:早餐一定要攝入雞蛋、牛奶等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吃點饅頭、花卷、米飯、包子等主食,再吃一個雞蛋,喝一杯牛奶,這樣才算是吃好了早飯,身體棒棒的才能更好地學習呀!軍訓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我們要尊重生活的規律,學會科學地生活。一日之計在于晨,讓我們從每天的早飯開始,注入滿滿的活力。同學們能不能做到啊?”
“能做到!”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聽著孩子們響亮的回答,我相信,這節課后孩子們一定會吃好早餐的。(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新紀元學校)
點評:
德育工作無小事。李老師在軍訓時發現學生有低血糖癥狀,原來是不吃早飯惹的禍,于是及時召開微班會“今天你吃早飯了嗎”。短短10分鐘左右的微班會,李老師提問題,做討論,講道理,析危害,尋方法,明要求,解決了軍訓中偶然發現的問題(如果不解決,新學期必然還會出現),為開啟新學期的新生活做好必要的準備。(丁如許)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