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聰
隨著學生自主性的提升,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會對不能勝任的班干部提出異議。于是,這個新組建的四(1)班,在開學不到兩周的時間就接連有班干部提出辭職。
我一面安撫幾個要辭職的班干部,一面籌劃一節主題班會課來解決班干部的管理問題。課上,我問學生:“同學們,經過兩周的相處、磨合,你們對現在的班干部有什么意見?或者你們覺得現在的班干部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話題一出,許多同學都覺得可算找到機會一吐為快了。小鄭立刻站起來說:“這批班干部基本都是原班的學生。”其他同學也按捺不住,說:“班干部自己上課都說話。”“有的班干部動不動就罵人。”
聽著一連串的意見,我繼續說:“的確,之前都沒有專門約束班干部的班規。大家覺得如何約束班干部才能更好地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呢?”
“班干部在管別人的同時自己要先遵守規則。”“班干部處理問題不公正,其他同學可以提出罷免。”“每個人都有機會當班干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見解。
那天的班會課,同學們充分發揮了集體智慧,并出臺了我們班的《班干部管理辦法》。
可是,班干部的辭職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接下來的一周里,好不容易被我安撫下來的班干部又陸續找我訴苦:“老師,原本我們班干部就不被同學們理解,現在您又出臺了《班干部管理辦法》,有些同學變本加厲,整天拿著‘管理辦法約束我們,我們實在是做不下去了。”
這一次,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和制訂班干部管理辦法,讓原本就苦不堪言的班干部心生退意。既然雙方僵持不下,不是班干部的同學又覺得人人都有機會當班干部,我何不讓每個同學都當一當班干部呢?
于是,第二天我又召開了班會,提出了實習班干部的計劃,還制訂了《實習班干部計劃書》:所有同學都可自愿報名,由原班干部對其進行崗前培訓;每位實習班干部有兩周的實習期;實習期滿提交任職總結并可參加下一屆班干部遴選。
如此一來,可把大家樂壞了,爭相報名。
事情朝著我的預想推進。第一輪實習期間,實習班長上課遲到;實習勞動委員只顧訓斥別人,自己不勞動;實習紀律委員上課說話。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第一輪實習期滿就召開了總結會,讓實習班干部對自己這兩周的工作進行總結。
實習勞動委員小娜說:“以前我覺得勞動委員最輕松,不用值日,可當我當上了實習勞動委員后,發現勞動委員每天都要留下來檢查,有時值日生完成不了還要幫忙打掃,這么辛苦還有同學指責。”
實習班長小鄭說:“我一直認為班長很威風,可以對別人發號施令,可我發現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很難管住大家,對不起,小鈴班長,我之前不應該帶頭起哄,這個班長我實在勝任不了。”
當天,幾個實習班干部都灰頭土臉地卸任了,老班干部倒是“揚眉吐氣”了:遴選下一輪實習班干部時,老班干部又“官復原職”了。看著小鈴班長如釋重負的樣子,我知道,老班干部先前的委屈在得到認可的這一刻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我適時激勵大家:實習班干部計劃繼續執行,做不好還是會被罷免。
一場班干部辭職風波,暴露了班干部管理的諸多問題。但與此同時,“實習班干部”制度激發了學生的潛能,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為班級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班干部。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英林鎮英埔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