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摘要】為鼓勵自主創新,注重人才培養,促進科技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于2010年設立“科技館發展獎”,旨在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科技館建設,鼓勵從事以及參與和支持科技館事業并為此做出貢獻的優秀個人和團體。為更好地促進“科技館發展獎”的發展,根據第四屆理事會第9次會議的要求,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秘書處于2014年7~9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科技館發展獎”情況調查分析工作。
【關鍵詞】科技館發展獎 評價 期望
一、對“科技館發展獎”的認知情況
(一)總體了解情況:56.0%表示了解,獲獎者了解程度明顯高于業界人士
調查結果顯示,“科技館發展獎”在科技館行業的總體認知度還不高,表示了解該獎項的比例不足60%(56.0%),其中9.3%表示非常了解,46.7%表示比較了解。
(二)對具體內容的認知:頒獎周期認知度最高,宣傳工作認知度最低
本次調研從獎項種類、頒獎周期、獎勵對象、獎勵數量、宣傳工作、評選原則、頒獎方法和獎勵形式8個角度了解“科技館發展獎”的認知度。
從調查結果來看,行業人士(獲獎者和業界同仁的統稱,簡稱行業人士)對“科技館發展獎”各項內容的總體認知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對頒獎周期的總體認知度為66.7%,對宣傳工作的總體認知度最低,認知度最高的和認知度最低的兩項差值高達38.7個百分點。對獎勵對象、獎項種類的認知度也尚可,均有超過六成表示了解;對頒獎方式和獎勵形式的認知狀況相當,均有53%~56%的行業人士表示了解;對評選原則和獎勵數量的認知狀況基本相當,且總體認知度不高,不足一半表示了解。
(三)信息渠道:科技館內宣傳為主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行業人士(73.3%)通過科技館內宣傳獲取“科技館發展獎”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微信、微博”和“同事、親朋好友介紹”而獲知“科技館發展獎”相關信息的比例相當,均為29.3%,可見目前的宣傳范圍還多局限于科技館內部。未來需充分借助外界媒體,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從而才能更大程度吸引社會各界、企業、團體和個人的參與。
二、對“科技館發展獎”的評價和期望
(一)獎項設置:77.3%表示合理
“科技館發展獎”共設4個單項獎,被訪者對4個單項獎設置的總體滿意狀況尚可,近八成(77.3%)認為獎項設置合理,其中8%認為設置很合理,69.3%認為獎項設置比較合理,在15項評價指標中受訪者認可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提名數量:不足一半認為數量恰好,近四成認為提名數量少
“科技館發展獎”的每個獎項每屆提名不超過20項,針對提名數量,不足一半(45.3%)認為提名數量恰好,37.4%認為提名數量少(有些少+太少),17.3%認為提名數量多(太多+有點多),即受訪者對目前提名數量的認可度較低,在15項評價指標中認可度最低,在資金能夠支持的情況下,可適當考慮增加提名數量,給科技愛好者提供更多參與評選的機會。
(三)獎勵數量:一半認為數量恰好,36%認為提名數量少
針對每個獎項,每屆獎勵中不超過10項被授予獎章和證書,針對獎勵者數量,超一半(50.7%)表示數量恰好,認為數量恰好的比例略高于認為提名數量恰好的比例(45.3%),但受訪者總體認可度依然很低,在15項評價指標中位于倒數第二位。此外,36%的受訪者認為提名數量少(太少+有些少),而認為數量多的比例則明顯較低,僅為13.3%。
(四)頒獎頻次和數量:每年頒獎數量低于期望
目前“科技館發展獎”每年頒獎一次,針對頒獎周期,受訪被的期望與目前的頒獎周期基本持平,平均希望每年頒獎1.2次,近八成(79.7%)受訪者認為每年頒獎一次即可,18.8%的受訪者希望每年頒獎2次,1.5%希望每年頒獎4次。
針對每次頒獎的獎項數,目前每年頒發2個獎項,而受訪者希望平均每年頒獎3.1次,受訪者期望高于現狀,近一半(48.6%)希望頒獎每次頒獎次數在3個及以上,其中希望每次頒發4個獎項的比例最高,為40.0%。
(五)獎項提名范圍:輔導獎最合理,創意獎最不合理
“科技館發展獎”候選人以提名方式推薦,不同獎項的提名范圍不同,輔導獎針對一線輔導員,展品獎針對企業、團體和個人,創意獎針對在校學生,貢獻獎針對社會各界。針對提名范圍的合理性,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輔導獎、展品獎和貢獻獎的提名范圍較為合理,均有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提名范圍合理(很合理+比較合理);相對而言,認為創意獎提名范圍僅針對在校學生的比例略低,不足60%,輔導員、企業、團體和個人結合自身工作也可設計出有創意、實用的產品,建議也可納入創意獎的申請范圍。 ?(六)評審原則:68%認為合理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科技館發展獎”的評審原則的總體認可度中等,近七成(68%)受訪者表示認可,其中8%表示評審原則很合理,60%表示比較合理,受訪者認可度在15項評價指標中位于第9。
(七)評選投票占比:56.8%希望維持現狀
目前“科技館發展獎”的評選以公眾投票占30%、委員投票占70%的權重評選產生,針對投票權重的設置,受訪者的總體認可度不高,不足60%(56.8%)表示維持目前投票比重,認可者比例在15項評價指標中處于倒數第三,也有31.0%的受訪者希望提高公眾投票的比例,12.2%的受訪者希望提高委員的投票比重,希望提高委員比重的受訪者主要是認為公眾投票環節不可控因素多、評選者有一定的可操作。 ?(八)對公眾投票活動的態度:近六成表示認可
針對公眾投票環節,受訪者的總體評價不高,對公眾投票活動表示認可的比例不足60%(58.7%,其中18.7%表示公眾投票活動很好,40%表示公眾投票活動比較好),公眾認可度在15項評價指標中處于中等偏后位置(第10位)。
(九)對評選過程的態度:65.3%表示評選過程公開透明
針對“科技館發展獎”的評選過程,65.3%的受訪者表示評選過程中做到了公開透明,其中17.3%表示很公開透明,48%表示比較公開透明。受訪者認可度在15項評價指標中對比來看,對評選過程的認可度不高,處于中等偏后位置(第10位)。
三、對科技館發展獎的建議
(一)多渠道加大宣傳,提高“科技館發展獎”的業界知名度
調查數據表明,僅56.0%的被訪者表示了解“科技館發展獎”,業界同仁對該獎的認知度更低,僅46.3%表示了解,甚至有32.4%的獲獎者對該獎項的了解一般或不太了解,是在單位的推薦下而參選,表明“科技館發展獎”在業界的總體認知度不高,宣傳工作仍需大力加強。
(二)提高獲獎者的獎勵力度,建立與崗位、晉升關聯機制
在談及獎勵需求時,行業人士中絕大多數認為目前的獎勵方式單薄,不足以充分調動大家的參選積極性,因此大多數被訪者希望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改進獎勵方式,40%希望獲獎后可獲取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53.3%的受訪者希望獲獎后可獲得職位、崗位等級別方面的提升,或者在績效考核體系中增加有關獲獎的考核內容、考核權重,以更大程度激發個人參與評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