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全

【摘要】 目的 評價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氟尿嘧啶(5-Fu)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0例晚期胃癌患者, 按照入院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25例。對照組給予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 實驗組給予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 高于對照組的7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4.0%與對照組的4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晚期胃癌, 對提高臨床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且不良反應可耐受, 值得借鑒。
【關鍵詞】 晚期胃癌;多西他賽;順鉑;5-氟尿嘧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51
胃癌屬于臨床最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腫瘤, 也是全世界最常見腫瘤疾病之一, 此病癥早期缺乏相應的癥狀, 多數患者發現病情時已處于晚期。而對于晚期胃癌患者多數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故臨床多以姑息療法治療, 以此來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提高其生活質量[1]。臨床實踐表明, 晚期胃癌臨床主要采取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 且此治療方案已成為普遍認可的一種化療方案, 此治療方案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且不會增加其他不良反應, 故用藥安全性較好[2]。本次針對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經病理學診斷證實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 按照入院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46~71歲, 平均年齡(58.57±8.26)歲;賁門癌、胃體癌、胃竇癌分別為5、6、14例。
實驗組男14例、女11例, 年齡45~70歲, 平均年齡(58.11±7.35)歲;賁門癌、胃體癌、胃竇癌分別為5、7、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研究前均未應用過其他藥物治療;距前次化療時間均≥1個月者;卡氏功能狀態量表(KPS)評分≥60分者。排除標準:藥物禁忌證者;年齡≥75歲, 并接受過其他方案治療者;開展過胃癌手術者;腎功能異常者;骨髓異常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于治療前進行肝腎功能、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盆腔B超、CT檢查、腹部超聲等檢查, 同時對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水平進行檢測, 并于治療前1天給予患者醋酸地塞米松片口服, 0.75~3.00 mg/次, 2~4次/d,?連續服用3 d, 以此預防過敏或體液潴留反應。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給予多西他賽(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0443, 規格:1 ml∶40 mg)聯合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7021358, 規格:10 mg)治療, 將多西他賽加入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 3次/周,?75 mg/(m2·次);將順鉑加入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 第1~3天靜脈滴注給藥, 25 mg/(m2·次)。治療21 d為1個周期。實驗組給予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 治療第1天, 將多西他賽加入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給藥, 75 mg/(m2·次), 1次/d, 并于1 h內注射完;第2~4天, 將順鉑加入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 25 mg/(m2·次), 1次/d,?且在靜脈滴注的同時做好藥物避光處理, 因順鉑具有腎毒性, 因此在順鉑用藥12 h需要對其做好充分的水化, 靜脈滴注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2000 ml;并在用藥當天, 靜脈滴注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3000~3500 ml, 增加機體代謝速度, 減少腎毒性;第2~5天, 將氟尿嘧啶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0593, 規格:10 ml×5支)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 400 mg/(m2·次),?1次/d, 滴注時間>6 h。每隔2周化療1次為1個化療周期, 共治療2個周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治療效果 應用影像學, 檢查病灶的變化情況進行療效判定。腫瘤全部消失, 且能維持4周以上為完全緩解;與化療前相比, 病灶直徑縮小程度>30%, 且紡持時間≥4周為部分緩解;病灶直徑增大程度沒有超過20%為疾病穩定;病灶直徑總和增大程度>20%, 為疾病進展[3]。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總例數×100%。
1. 3. 2 不良反應發生率 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抗癌藥物不良反應分度標準進行統計, 包括血小板數下降、肝功能損傷、周圍神經毒性、惡心嘔吐。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 高于對照組的7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4.0%與對照組的4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消化道惡性腫瘤中胃癌發病率、死亡率均高。早期胃癌臨床癥狀不典型, 隨著病情的進展, 當患者出現明顯癥狀時病情已發展至晚期。而晚期胃癌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晚期胃癌臨床癥狀較多, 且進食后癥狀會有緩解, 患者以發熱、腹瀉、沉重感、消瘦、水腫、貧血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臨床發現, 引起胃癌的因素以行為因素、環境因素為主, 同時理化因素(魚露、酸菜、多環芳烴化合物等等)、生物因素(霉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遺傳因素等均會引發胃癌。臨床在晚期胃癌治療中主要以化療為主, 常規治療胃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多西他賽, 但此藥物毒副作用較多, 且單獨用藥劑量較大, 故治療效果不佳。
隨著臨床對晚期胃癌的深入研究, 發現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對提高臨床療效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 高于對照組的7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西他賽是新型的紫杉醇衍生物, 其是通過半合成的方式進行生產, 此藥物臨床效果與紫杉醇相近, 其可以通過干擾癌細胞的分裂從而抑制微管網絡, 影響其有絲分裂過程, 實施抑制其分裂與增殖的目的。此外, 多西他賽還可游離微管的蛋白結合過程, 保持微管穩定性, 出現不可解聚現象, 促使形成的微管束失去正常功能, 并使其處在情性狀態下, 進而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 使腫瘤細胞出現凋亡或是壞死。同時, 多西他賽與紡錘體毒性藥物有一定的區別, 即多西他賽可以與微管結合, 且不會減少原絲的數目;同時其與蛋白結合率可達95%以上, 即使患者在治療前服用地塞米松時也不會影響多西他賽與蛋白的結合能力, 不會影響抗癌效果。此外, 多西他賽服應用后會隨排泄物排出體外, 其中75%會隨著糞便排出, 6%經尿液排出, 只有少量的藥物會以原型排出, 因此, 不管是單獨用藥還是聯合其他化療藥物, 均會表現出明顯的治療效果[4]。
但在多西他賽用藥時, 需要注意中性粒細胞情況, 如中性粒細胞低于1500/mm3時, 為預防感染出現需要暫停藥物, 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提高機體中性粒細胞水平, 之后再繼續用藥。另外, 多西他賽在治療方案實施前, 需要使用3 d激素, 此藥物治療效果好, 且為新一代的紫杉醇化療藥物, 相比紫杉醇, 多西他賽的劑型更加合理, 且具有低毒性, 臨床適應癥較廣, 使用也較為方便。
順鉑是烷化劑類似的鉑類絡合物, 屬于抗癌藥物, 同時還可作用于乏氧細胞上。其DNA為主要靶點, 可干擾DNA鏈與鏈之間的結合, 形成DDP-DNA復合物, 抑制DNA復制, 發揮竟急性的與核蛋白、胞質蛋白結合, 抑制細胞分裂[5]。同時, 順鉑藥物直達腎臟、肝臟、卵巢、膀胱等組織, 還可達腹腔、胸腔, 能穿過血腦屏障的藥量較少。
5-Fu即5-氟尿嘧啶注射液, 其為特異性的抗腫瘤藥物, 抗癌范圍較廣, 作用細胞周期為S期, 在機體內會先轉變為5-氟-2-脫氧尿嘧啶核苷酸,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酶, 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變, 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同時此藥物還可阻止RNA中摻入乳清酸、尿嘧啶, 從而干擾RNA的合成, 此藥物在于肝腫瘤組織中的濃度較高, 與順鉑合用后可以提高藥物協同作用, 且不會出現交叉性的作用[6]。但5-氟尿嘧啶具有血漿半衰期短等特點, 故在臨床用藥時需要持續靜脈滴注, 從而使發揮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聯合治療晚期胃癌, 可提高藥物作用。雖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發生, 但患者均可耐受, 故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 晚期胃癌應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 效果顯著, 且不良反應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故安全性較高,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芳芳, 郭志峰, 孔凡龍, 等. 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作用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86):164, 172.
[2] 朱海達, 梁麗, 劉艷杰. 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治療晚期胃癌的近期療效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18):156-157.
[3] 陽勝根. 3種抗癌藥物聯用對晚期胃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 抗感染藥學, 2016, 13(2):334-336.
[4] 王艷榮, 陳楊, 石燕, 等. 晚期胃癌應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5-FU一線方案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與療效和生存的相關性.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15, 36(3):237-242.
[5] 萬鵬, 袁祖國, 楊輝, 等. 多西他賽和順鉑聯合氟尿嘧啶治療鼻咽癌患者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7(33):2243-2246.
[6] 張惠玲, 張宏偉, 徐黎明. 多西他賽不同聯合用藥方案周劑量治療晚期胃癌的研究.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9, 16(1):127-129.
[收稿日期: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