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東
【摘要】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學生作文的質量始終不能盡如人意。作文課成了老師傷腦筋的事,寫作文成了大多數學生沉重的負擔。教師要把寫作太過高大神秘形象從學生心中拉出來。讓學生知道作文并不是高深莫測,作文只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是傾吐內心的情感,只是把自己想說的話用筆記下來。
【關鍵詞】小學作文 心理障礙 神秘
寫作文并不難,也沒有什么秘訣。如果說有秘訣,那就是把你聽到的、看到的、做過的、想到的寫下來就可以了。為什么說作文難呢?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把它看得太過神秘、太過復雜了。
——陳建先
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學生作文的質量始終不能盡如人意。作文課成了老師們傷腦筋的事,寫作文成了大多數學生沉重的負擔。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把寫作太過高大神秘的形象從學生心中拉出來。讓學生知道作文并不是高深莫測,作文只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是傾吐內心的情感,只是把自己想說的話用筆記下來。下面筆者就以特級教師陳建先的《聊聊作文》為例談幾點做法。
一、隱藏意圖,讓學生消除恐懼
恐懼心理一般在感受到特殊事件或壓力的威脅時產生,它與未能滿足需要、預料到失敗或意識到某種失敗的可能性相聯系。學生對寫作一旦產生了恐懼心理,對作文訓練就會感到害怕。為了消除學生作文的恐懼心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習作意圖隱藏在友好的毫無拘束的氛圍中,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作文學習中。下面以陳老師的課為例:
師:今天是什么課?
生:作文課。
師:我剛才看了同學們的作文本,發現你們的作文水平太高了!我感覺到這節課咱們不需要寫作文了。本來,我準備了許多作文題目,可今天我們不寫作文,就聊聊天,像小崔說事一樣,實話實說,好不好?
生:好!
師:誰說假話就是小貓,我說假話,我也是小貓(生笑)。既然是聊聊作文,就要實話實說,不能說假話。對不對?
生:對!
師:我有個小秘密,我的心理年齡特別小,你來猜一猜?
生:21。
師:你猜得差得太遠了。
生:1歲。
師:你太高抬我了,你應該說我還不會說話(師笑,眾生笑)。
生:100歲。
師:100歲!我的媽呀!(生笑)我沒那么老,陳老師的心理年齡六歲。
師:一個6歲的小朋友和你們在一起,你們12歲,我對你們信不過。我擔心你們不說真話,我讓你們和我一起起誓!這樣,我就放心了,我保證說真話,你們也保證說真話。西方人起誓,一般都手按著《圣經》,我們現在就把手放在自己的作文本上,跟我一起說:“我以我的尊嚴起誓,我今天在作文課上所說的話都是真的。否則,就讓我像匹諾曹一樣也長一個長鼻子。”(學生滿懷好奇,手按作文本,跟著老師一字一句起誓!)
師:你們發誓了,不能后悔了,要說真話哦!我們今天聊聊作文。什么是聊聊作文?
生:聊天。
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藏在友好的毫無拘束的氛圍中。在上課伊始,陳老師就一再向孩子們強調這節作文課絕不寫作文,只是和孩子們聊聊,孩子們一下子放松了下來。接著用幽默的話語告訴學生自己的年齡很小,放下師尊改變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神圣高大的形象,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消除了學生恐懼的心理。
二、融入游戲,讓學生有話可說
在作文課中引入游戲形式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們輕松、愉悅,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在這種氛圍中,使學生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思維活躍,表達欲望強烈,真真實實地做到有感而發、有情而發、有趣而發,他們不用擔心去搜腸刮肚了,無話可說了。
如陳老師變魔術般地取出了一個盒子,他告訴學生盒子里藏著寫好作文的秘訣。這樣使學生變得興奮起來,但陳老師又告訴學生必須闖過三關才可以拿到秘訣。在陳老師創設的神秘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學生們必然會積極發言,闖過了一關又一關。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被陳老師充分調動了起來。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了游戲,在開心的同時,也消除了對作文的恐懼感、畏難感。在闖關的過程中,陳老師引導學生說了自己所想到的,所做過的,所看到的。其實,學生們的發言就是一篇篇精彩的口頭作文!陳老師一直強調不寫作文,其實學生們已經寫出了一篇篇優秀的作文,這真是陳老師的高明之處。
三、巧妙點撥,讓學生有法可依
點撥可以激活一些學生枯竭的思維之源。巧妙地點撥指導,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沖動,寫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平時,我們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加強誘導點撥,巧妙地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既使學生的創造才能得到充分的顯露,又能全面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學生提筆寫作時,就會感到內容很多,這樣學生容易掌握寫作方法、抓住寫作重點,使自己學會作文,提高寫作能力。
一篇優秀的作文往往都是通過細節打動人的,只有抓住了細節,才能真正感染讀者,打動讀者。學生明白這,就能把作文寫好。在交流過程中,陳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地進行點撥,開拓了學生的思路,使之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觀察的方法——要留心身邊的每一個細節,捕捉身邊的細節,并自然結合現場將學生帶入了下一個教學環節——感受聽課老師的無聲的愛。
四、藝術評價,讓學生樂此不疲
德國教育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配、鼓舞。”我想,作文教學也不例外。例如,陳老師說:“不得了,這么精彩的現場作文,還不給他掌聲呀?這就是作文呀!你們來說說這篇作文吧!”
“不僅是用了很多成語,而且成語運用得非常恰當。”
“恭喜你,你的感覺太美妙啦!其實,你已經快要接近老師告訴你的作文的秘訣了!我們再次掌聲祝賀她!”
陳老師以精湛的作文評價,從不同角度賞識學生語言的妙處,用充滿情感和睿智的語言激勵學生自信,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培養寫作能力。在評價學生習作的過程中,陳老師沒有包攬一切,發現學生發言中的語病時,沒有直接修改,而是讓學生想一想,自己來修改,為學生搭設了自主學習的平臺,把評改的權利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范文引路,讓學生輕松習作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經指出:“模仿就是人的一種自然傾向,從小孩時就顯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動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東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開始學習,就通過模仿。”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性特別強,模仿習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在教學中采用范文引路,讓學生學習范文中可取之處,并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吸收使用,這也是能夠降低作文難度,讓學生輕松作文的好方法。
陳老師通過指導學生課本中的愛因斯坦為何能寫得如此生動,寫得好在哪里的例文分析、模仿,讓學生在模仿中掌握寫作規律,得到遣詞造句的點化,學到布局謀篇的方法,從而降低習作難度,讓學生輕輕松松就能完成習作。模仿范文,不僅拓展了學生的作文思路,還使學生對先前學過的課文內容和寫作手法有了新的體會。模仿,讓學生有路可循;模仿,讓學生豐富積累;模仿,讓學生開闊了思路。這正是俗話說的“操千曲而后知音,觀千劍而后識器”。
一位詩人曾說過:“寫作是因為感到自由,感到歡樂。”陳老師所建立的新型的輕松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營造了富有情趣的寫作氛圍,運用藝術的評價、巧妙地點撥,讓學生無拘無束,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在愉快的聊天中輕輕松松就學會了作文。
由此讓我們感受到:小學作文并不高大神秘,小學作文并不高不可攀,作文原來可以這樣輕松有趣,作文教學原來可以這般可愛而又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