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微 孫艷君 王玉晶 叢明珠
【摘 要】 目的:探討臨床優質康復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以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臨床組兩組,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結果:臨床組患者的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臨床優質康復護理能幫助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臨床優質康復護理;缺血性腦卒中;康復效果
Effect of clinical high qual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convalescent effect of ischemic stroke
Sheng Wei, Sun Yanjun, Wang Yujing, Cong Mingzhu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high-qual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convalescent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group, and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linic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high-qual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help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Key words]Clinical qual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chemic strok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因為腦部血液循環被血栓阻礙,從而使供血量降低,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及致殘率,因此要提高對該疾病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1]。基于此,本文將探討采用臨床優質康復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確診的4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臨床組兩組各20例,其中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臨床組采取臨床優質康復護理。常規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4∶6,年齡區間為40~72歲,平均年齡為(56.13±2.17)歲;臨床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5∶5,年齡區間為43~70歲,平均年齡為(56.58±3.04)歲。兩組患者均已確診且處于恢復期,均簽署知情書,其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1)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護理期注意事項,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2)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拍背等護理工作;3)及時做好患者體征記錄,如有不良反應及時向醫生反映。
臨床組在常規護理之上,施加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成立專項康復護理小組:通過小組成立加強對整個護理工作的管理,分派護理小組收集患者病情資料,針對不同的康復狀況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編寫知識宣教手冊,幫助護理人員提高宣教力度;制定相應制度,落實護理責任,提高護理效率[2]。2)加強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增加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溝通次數,由于疾病本身較為特殊,護理人員可每日為患者朗讀報紙或放一些輕緩的音樂,既能加強與患者的互動效率,還有助于轉移患者注意力,并為后期認知功能恢復打好基礎[3]。3)康復訓練指導:在護理初期,護理人員要每天定時為患者翻背或按摩,促進局部微循環,待患者情況有好轉,就要和家屬互相配合做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并協助其下床、穿衣,慢慢提高其自理能力,隨著患者康復能力的增加,提高訓練要求。在認知功能訓練方面,除了每日讀報外,可讓患者堅持做發音訓練,通過練習“yu”、“wu”等音節,鍛煉面部肌肉群,提高語言能力的恢復程度[4]。接下來可以做一些復讀、復述練習,鍛煉患者的記憶力及反應能力,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以進行聽寫、抄寫等綜合訓練,加快功能恢復速度。
1.3 觀察指標
1.3.1 康復效果 在經過7周的護理后借助FAM、Berg等量表對患者運動能力、平衡能力、認知能力恢復進行打分,分值越高代表相應能力康復效果越好。
1.3.2 生活質量 通過主觀判斷、日常觀察、調查問卷3種方式對患者身體狀態、心理狀態、自理能力、社會職能4項生活質量參數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指標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康復效果比較
經過一段護理期后,臨床組患者的康復效果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生活質量比較
據調查統計,臨床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參數評分均要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缺血性腦卒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而且發病較急,因此提高了護理難度,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相應的業務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本次研究表明,通過采用優質臨床康復護理,使臨床組患者的運動能力評分達(82.56±4.88)分、平衡能力評分達(47.21±3.89)分、認知能力評分達(26.01±0.23)分,康復效果明顯高于常規組;其生活質量各項評分也明顯高于常規組,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通過建立專項小組,確保了整體護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因為腦卒疾病后遺癥較多,而且患病者年齡偏大,前期治療又需要多在床上靜養,因此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需要護理人員有較高的責任心。建立小組能很好地落實崗位責任,無形中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使其嚴格按照護理計劃記錄觀察患者狀態,在交接工作時也能確保無任何遺漏,為后期康復計劃的制定,提供了可靠數據。2)通過心理干預,幫助患者調整心態。因為腦卒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較大,因此會使患者產生焦慮情緒,治療態度較為消極。護理人員用溫暖細膩的話語對患者進行鼓勵,能提高患者的信賴感,從而主動訴說一些擔憂,方便醫護人員對癥下藥,幫助患者樹立信心[5]。3)通過制定康復計劃,提高治療效率。很多患者因為疾病影響,喪失了部分自理能力,因此心理壓力較大,急于求成,想快速康復,這樣反而會加重自身負擔,影響治療進程。醫護人員通過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能幫助患者找到自己的康復節奏,循序漸進進行訓練,并能在每個階段找到進步點,進而樹立信心,積極配合護理訓練。
總之,通過采用臨床優質康復護理,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商春燕.個性化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09):1707-1709.
[2] 黃文莉.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62):137.
[3] 張建秀,李剛,李艷,等.臨床優質康復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2):157-159.
[4] 秦曉峰.5E康復護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4):2658-2659.
[5] 焦尹暄.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4):1796-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