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霞
【摘? 要】家庭教育是幼兒人生教育的必經階段,學校教育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兩者通力合作可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養育、教育環境,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具有積極作用。家園共育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在現今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時代下,要如何利用這一優勢有效開展家園共育,尤其是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活動是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深思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都比較傳統,多數家長共育意識及能力均較差,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互聯網+時代下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新模式的探討研究,以更好地促進農村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新模式;實踐策略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與發展,社會上各行各業都相應地獲得了一定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一定挑戰,特別是幼兒教育方面所受到的沖擊更大。幼兒園教育的重心是家園共育,但家園共育也講究方式方法以及內容的更新。針對這方面,城市家長已逐漸意識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積極付諸行動為幼兒提供優質教育環境。而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發展形勢卻依舊嚴峻,相當大一部分農村祖輩家長及年輕家長文化素質不高,無法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如此形式下,家園共育就更談不上了。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下,農村幼兒園教師應該遵循“互聯網技術+家園共育”教學理念,并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改變農村家長潛意識的教育理念,拓寬家園共育服務途徑,積極引導農村家長參與到共育活動中,從而為農村幼兒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與生活環境。
一、利用“互聯網+”創新對家長的宣傳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下,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活動要想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就需要加大幼兒園的宣傳力度,讓家長全面了解教師的水平及保教能力,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但在宣傳幼兒園和家園共育活動時應該摒棄傳統的口頭說教方式,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優勢進行宣講,比如教師可以創建一個專屬的幼兒園平臺或公眾號并讓家長關注,然后在平臺上推送介紹教師的學歷、照片、職稱等信息,讓家長隨時瀏覽查閱,使其認識到農村幼兒園也和城市幼兒園一樣具備同等的教學實力,從而安心將幼兒送來學習,積極配合家園共育活動開展。家長送孩子上學后,最關心的還是幼兒在園內的保教情況。為了讓家長放心,教師可以先搜集班級內每位幼兒家長的QQ號或微信號,然后組建一個班級群來分享幼兒日常情況或發布日常通知等,教師在平時可以用手機拍攝幼兒好好吃飯、學習、活動的照片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在完成宣傳和安撫家長工作后,教師還需要利用“互聯網+”去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讓農村家長教育思想跟上時代發展腳步。對于幼兒園常見的游戲教學,多數農村家長都表示反對,他們認為玩游戲根本不是學習,導致教師要求家長幫忙收集游戲材料時,家長總是愛搭不理。對于此,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收集農村常見的花生殼、木塊、竹片等材料制作成優美的圖畫,經過裝裱后發到幼兒園專屬網站上并注上作者簡介,家長看到這些優美的圖畫后,就能明白游戲教學的含義了,這對于家園共育的實現非常有利。
二、利用“互聯網+”豐富幼兒家庭服務方式
為了更好地鼓動農村家長參與共育活動,幼兒園教師可以先調查幼兒家長文化情況及家庭狀況,對于文化素質較低、收入較低且不會使用網絡的家長,可以采取送教上門服務,而對于文化素質較高且會使用電腦、手機上網的家長,就可以借助“互聯網+”優勢來提供針對性服務。比如,利用“互聯網+”去引導家長學習幼兒保健知識,教師在幼兒園專屬網站上可以結合每個季節特征去搜集幼兒園養護常識,包括飲食、服裝、活動等方面,教師對于每方面防護都給出合理建議,讓家長了解日常如何做好幼兒保健工作。又如,可以通過“互聯網+”引導家長去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作為一部專業指導教育文件,家長通常不會接觸了解,所以為了讓家長更好地吸收其中的精華,教師可以把該文件上傳到幼兒園網站或群里去,與家長尤其是年輕家長共同解讀,每次學習完后還可以適當拋出1-2個問題讓家長之間相互探討,最后將探討所得觀點發表到網站上,這對于家長今后家庭教育的開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組織家長開展閱讀交流活動,事先調查好家長的閱讀喜好,然后分別列出閱讀書目并打印發放給家長,教師可以推薦家長看類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這種作品,鼓勵家長將文中多種理論觀點應用到實際教育中,同時在網站上寫出自己的讀后感,讓家長之間相互交流心得感悟,提升自身文化修養。
三、利用“互聯網+”優化共育課堂教學模式
家長與教師之間相互溝通協作是家園共育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為提高農村家長的共育意識,增強其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家長在閑暇之余參與到其中。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群里上傳課程安排文件,通過QQ或微信群聊與家長共同設計課程,也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或者設計讓家長進入課堂參與活動的課程,利用一些可以用的家長資源。邀請家長參與課堂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不一定本人親自進入課堂,比如映客直播、陌陌、美拍、微視頻等,在上課時全程直播,這樣就算家長不在孩子身邊也能實時關注到幼兒的上課情況,一方面讓家長直觀感受教師的教學專業性,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教師更好地監督孩子課堂紀律。另外,微信公眾號、博客日志等共享平臺也可以成為家長參與教學的有效途徑,家長在空閑時間打開手機就能閱覽教學情況或幼兒表現情況。以現在的社會現狀,利用網絡推送傳播等方式才是最有可能提高家長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針對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例如在微博上開設專題,讓家長通過照片或視頻的形式分享今日在家親子活動,教師也可以上傳一些手工制作視頻讓家長學習并與幼兒共同完成,注意在視頻中標注好注意事項,制作完成后可以在課堂或活動上展示分享,增強家長與幼兒的成就感,以便家長更好地配合共育活動。
四、利用“互聯網+”組織家長開展自我宣傳
農村家長雖然文化水平、素質教育參差不齊,但也不乏文化素質高的家長,這些家長相對于其他家長而言,育兒知識、經驗都會比較豐富。所以,為了更好地帶動其他家長,推動家園共育活動開展,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去組織那些文化素質比較高的家長進行自我宣傳,把自己的教育方法、心得分享出來,供其他家長借鑒學習。比如,教師可以讓教育經驗豐富的家長將自己的教育心得進行總結,然后發布到QQ群文件中或公告欄上,教師要專門設置一個家長交流模塊。或者,讓那些家長出一個微博教育專題或公眾號,當然在制作過程中責任教師要給予一定指導,專題里面除了編寫自己的教育方法外,還要設計一個專門的反饋區,讓其他家長評論或發布自己的問題,每個家長和教師都可以去回答這個問題,做到及時解答,讓家長滿意并重視家園共育活動。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視頻軟件直播的形式進行自我宣傳和自我教育,邀請幼兒園教師、其他家長共同進入直播間互動,對于每位家長的問題一一答復,家長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育兒經,從而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此一來,不僅省去了文字的回復、編寫時間,還方便家長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友好交流、互動,家園雙方密切配合為幼兒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也推動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活動的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很明顯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發展需求了,特別是農村幼兒園的共育模式更為落后。所以,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掙脫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農村幼兒園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借助互聯網這一東風去揚起家園共育的帆,讓農村家長重新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使家長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共育活動中,在實現自我提升的同時,有效保障農村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滿錕.互聯網大數據下幼兒家園共育模式創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9(02):118-119
[2]任一凡.“互聯網+”時代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探究[J].智富時代,2018(09):258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勇敢幼兒園,江蘇 南通 2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