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佳楊



摘要:本文通過建立計量模型、運用了計量經濟學中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和協整檢驗等方法,以陜西省2001年~2019年統計年鑒中陜西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產值的數據為根本,來分析陜西省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陜西省產業結構變動可引起省內GDP的增長。
關鍵詞: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24-0098-03
城市的經濟實力發展是人民智慧的結晶,良好穩定的產業結構可以促進一個地區的經濟穩定地加速發展,而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則會制約一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繼續提升。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和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它反映出了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在經濟新常態下,陜西省作為西部大省面對著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的巨大壓力和由此延伸而來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遇與挑戰,分析陜西省未來主導產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一步根據自身的經濟特色優化產業結構,加速陜西省經濟更快更好地健康發展以及提高其綜合實力。
一、關聯效應分析
1.陜西省產業結構變動分析
自2010年以來,隨著陜西省對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二產業開始不斷下降,所占GDP比重在50%左右浮動;陜西省第三產業方面自2010年所占GDP比重為36.44%,持續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上升到42.76%。隨著二三產業的占比總量增加必將導致第一產業比重的下降,截至2018年其降低到7.49%。由此可見,陜西省產業結構已然形成了一種二三產業并駕齊驅成為拉動陜西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2.陜西省三次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動
(1)第一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動
①農、林、牧、漁業四個部門結構變動
第一產業的主體結構是由農、林、牧、漁業組成的,因而要分析第一產業內部布局變動,可從此四個部門入手。2010年~2018年中種植業所占總產值比值逐步由65.95%上升至69.29%,共增加3.34個百分點。牧業產值比重則由一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由26.63%上升至27.55%,之后逐步下降到21.08%,總體還是呈現出減少畜牧業發展的態勢。林業比重持續穩步上升,但由于林業發展緩慢本身所占比重很小,對總體影響甚微。陜西大部分地區處于黃土高原,干旱缺水,只有陜南一小部分地區可以發展漁業,因此其數值明顯小于其他行業數值,但仍在持續上升中。綜上所述,陜西的農業結構主體以小農經濟為主。
②種植業內部結構變動
農業水平發展的高低往往以種植業的結構作為衡量依據。通常情況下,隨著農業單位生產率的提高,即單位產能,糧食作物生產比重會有所下降,反之經濟作物的比重會有所上升。陜西省在201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總面積的75.88%,截至2018年比值為73.46%,2010年~2018年間共下降了2.42個百分點。顯而易見地,糧食產業仍然為陜西省種植業中極其主要的部分,糧食作物比值巨大,呈現出傳統型農業低效的特征。
(2)第二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動
新世紀以來,陜西省經濟的發展備受注目,產業結構就一直持續地發生變化,其中最旺盛生命力的產業是工業。由表1、表2可得,2010年到2012年第二產業穩步上升,從53.80%上升到55.86%,僅用兩年就提高了兩個百分點,2012年到2018年持續波動下降,其中工業所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47.37%下降到2018年的39.42%,而建筑業所占GDP比重由8.49%增加到10.44%,共上升近兩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第二產業所占GDP比重中所作影響最為顯著的就是工業的發展快慢。工業所占比重最終穩定在39.5%左右,由此可見陜西經濟近年來仍處于工業化進程當中。建筑業也從2012年后逐漸上升,保持著穩步增長的勢頭。
二、實證分析
1.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1)變量和數據的選擇
本文的基礎數據來源于2011年~2019年的《陜西省統計年鑒》,用陜西省實際GDP(億元)來表示經濟增長狀況,三次產業的產值來表示產業的實際結構。又因為對數據進行對數化處理可以減少異方差對于結果的影響,同時進行此操作并不會影響時間序列的時序性質,因此對陜西省生產總值以及三次產業產值都取自然對數,分別記作lnGDP、lnX1、lnX2、lnX3,如表1所示。
(2)相關性分析
利用Eviews 6.0,分析陜西省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陜西省的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之間有很高的相關程度,這說明三次產業與陜西省的GDP之間都具有極大相關性。又因為第三產業近年來發展顯著,所以選用GDP與第三產業產值來進行之后的因果分析。
2.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分析
首先,按照利用陜西省生產總值(GDP)反映省內歷年經濟總量情況,用第三產業產值占省內GDP的比重(X)反映歷年產業結構情況的指標數據。由于自然對數不會影響變量本身之間存在的因協整關系,且能使其趨勢線性化,消除時間序列中的異方差現象,因此將GDP和X均變換成對數,分別為lnGDP、lnX。
(1)平穩性檢驗
對lnGDP、lnX兩個時間序列進行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根據表3可得,lnGDP的時間序列變量原序列和一階差分序列均是非平穩的,二階差分序列為平穩序列,即此變量為二階單整序列;同理可得,lnX的時間序列變量在二階差分后也變為平穩,說明此變量也為二階單整序列。因此,其二者的線性組合可能平穩,所以對這兩個變量進行協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