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華
摘 要:在素質教育要求越來越強烈的今天,針對英語閱讀教學,許多研究者都在力圖找到一種合理有效并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所以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如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江蘇洋思中學總結提煉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都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模式的研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相關的著作論述也比較多,但生搬硬套必定會出現橘生淮北,水土不服的現象。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策略地融入有效評價機制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為廣大中小學英語老師創建一種適合學生特點,符合青少年發展規律的英語閱讀課課堂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素質教育;閱讀教學;有效互動
一、教學策略要貫穿于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始終
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評價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首先對全班學生進行全程跟蹤調查,把握學生目前英語實際水平和班級整體英語水平,掌握學生個體差異,做到對學生情況了如指掌。
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對于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于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而且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難易一定要適度。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課外閱讀需要學生堅持不懈。那么如何掌握學生閱讀效果,如何用評價策略刺激和鼓勵學生,使閱讀真正為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提高,為他們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呢?在日常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給每個年級,每個階段定學習目標。比如,根據閱讀詞數,難易程度將閱讀材料分成A、B、C級。初一年級學生要讀100~150個單詞的,內容簡單的小短文,讀完能做到復述原文,回答簡單問題,達到A級閱讀水平。初二年級的學生閱讀200~300個單詞,需要簡單推理并能讀懂涉及其他學科的文章,并能寫出讀后感,達到B級閱讀能力。初三年級詞匯達到500左右,涉及人文、物理、化學等知識的文章,做到更有難度系數的推理,上下文生僻詞猜測,概括文章大意,達到C級水平。當然,在學生完成每個目標后,適時語言或其他獎勵來肯定他們,讓其向下一個目標前進是必需的。在實際教學中,我常常組織學生以演講比賽的形式展示他們的閱讀內容,并根據情況給學生頒發獎狀,效果非常好,學生閱讀興趣更加濃厚。
二、有效鼓勵與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要根據學習主體的特點有彈性地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對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力,以產生以一帶十,以點帶面的聯動效應,達到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優化,是我們探究的保證。
我讓學生每天至少讀一篇文章,必須天天讀,并且課前三分鐘演講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他們互相比拼,英語閱讀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教師的鼓勵和樹立學習榜樣是學生成功的有效方法,英語閱讀與評價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教學,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激發出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每個學生得以主動發展。
三、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師生有效互動的基礎
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評價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分析學生的行為、情緒和心理,進行有效的評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最終實現高效課堂。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好的課堂教學也為我們的閱讀目標保駕護航。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語感,老師要開展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活動,閱讀前的情境創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創意的導入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文章。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霸u價”亦是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一條重要的評價原則。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能力發展所進行的過程性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融合了有效評價機制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更受學生的歡迎,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敖鵬.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與評價融合的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C],2018-0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