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曉
摘 要:“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環境保護是當下教師亟須關注的主題,將環保意識的培養融入今天的美術課堂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選擇廢品材料作為創意實踐的創作材料,是融美術教育與環保教育于一體的很好的結合點。
關鍵詞:廢品利用;創意實踐;審美趣味;環保意識
通過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解讀,我們不難確定美術教育的關鍵之處,既不在于應試,又不是為了培養大批的美術工作者,而是希望通過美術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從而更加熱愛生活。通過相關主題的創意實踐,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他們在生活中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導向,使學生終身受益。這才是開設美術課堂的意義所在。
一、在創意實踐前,善于發現美
著名音樂家譚盾說:“我生下來,我沒有一個學交響樂的環境,也許是很好的,因為他給了我一個大自然的鋼琴,在大自然的鋼琴里,不止八十八個鍵。”可見藝術的創作需要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啟發。因此在創作作品前,最好根據主題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情境引導。中國古代藝術本質論中常常提到“感物”,它充分揭示了藝術創作的客觀基礎。那么“感物”的第一層意思是感知,“創造美”之前,我們需要去發現美。當下的中學生沉浸在繁忙的學業中,很難有時間親近大自然,真正深入觀察生活,真正去感受什么是春風沂水,什么是夏山如碧,什么是層林盡染,什么是千里冰封。這些美景給多少古今中外的藝術家注入了創作的靈感,成為他們筆下的素材。貝殼上熠熠的色彩、葉脈規律的線條變化、螺殼內壁的黃金螺旋等都是大自然“美”的創造,在欣賞自然之美的過程中,有助于激發學生關注自然界“美”的存在。
但是因為長期以來的人為環境破壞,城市的上空已經很難看到滿天的繁星了,很多野生動物從瀕危狀態到徹底消失,海平面上升也為海岸帶帶來重大災害。自然中的“美”在減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充分利用美術課堂進行環保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美”的發現總是與人們周圍的環境緊密相連,鼓勵學生積極從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入手,提升學生對周邊環境觀察力的同時,思考其再造方式。通過創意實踐使廢舊物品成為創作材料,化腐朽為神奇,重新在生活中實現其價值。
二、在創意實踐中,動手創造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造成的。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又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根基。”由于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地追求實用化,就導致產生了很多看似無用的“生活垃圾”,例如易拉罐、包裝盒、不穿的衣物、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美術課堂中的創作材料大可不必局限于文具店售賣的畫材,可利用的材料其實在生活中隨處可取。很多“垃圾”放在家里占用空間,丟棄后又給垃圾處理造成負擔,但在善于創造美的雙手中,這些“垃圾”搖身一變就變成藝術品或其他生活工具。各種廢品利用中的創意實踐,不僅降低了我們藝術創造的成本,還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趣,讓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在務實、粗俗中變得精致起來。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課改核心經歷了“雙基”“三維目標”到現在“核心素養”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課程改革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是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不斷進一步深化整合的結果。由關注知識技能的培養上升到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變被動學習為在“研究性學習”中主動建構自身知識體系;在自主建構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通過問題情境,做到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將環保意識融入美術課堂是符合美術教育宗旨的,對廢品材料進行藝術再創造是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意義的。廢品材料的收集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合作研究精神;廢品材料的二次創作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材料造型、材質、色彩、肌理等方面進行的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的美感認知;通過整個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節約、環保的意識,學生在審美情趣的培養中,學會用藝術的眼光看待外在世界。“綠色環保”不單單是一個宣傳口號,更應該成為一種發現美、創造美的生活方式。
三、在創意實踐后,懂得保護美
很多藝術家會利用垃圾制成各種藝術品來警醒人們保護自然。例如: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展出的“海洋垃圾”雕塑,這些雕塑是利用從海上撈起來的垃圾制作而成。觀看這些作品時,使我們心情沉重,那堆積起來的垃圾材料是大自然的無聲控訴。學生在最終展示利用廢品制作的各種創意作品時,也會對此產生更為深刻的感悟。生態環境的失衡已經給人們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慘痛的教訓,希望學生通過廢品利用的創作實踐過程,真正明白自然的偉大及自然的脆弱,真正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只有在手工課堂中開展更多意識方面的培養,才可以使學生由單純勞動型的手工制作過程轉變為具有更深層次教育內涵的手工創作過程。將環保意識貫穿整個課堂,是促使學生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及社會發展所需品格和能力的絕佳途徑。
參考文獻:
[1]楊君玉.環保題材應用在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實踐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1):162-163.
[2]肖月.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探索[J].科技視界,2018(23):220-221.
[3]蔡立.巧用廢舊材料豐富美術課堂探究[J].成才之路,2017(26):8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