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雪
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深刻闡述了新時代祖國和平統一的政策主張,表達了全中國人民包括臺灣同胞的共同心愿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們的共同盼望,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提供了指引。
一、祖國完全統一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首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要求。”沒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復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放眼歷史長河,兩岸關系所承載的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未來,兩岸應凝聚智慧、共謀統一,讓子孫后代在祥和、安寧、繁榮、有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完成的歷史任務。
第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回顧歷史,自遠古時代,臺灣島就是祖國大陸的組成部分,從史前的舊石器時代到金屬器時代的臺灣文化遺址考證發現,無一例外地與祖國大陸都有密切的關聯。自宋代以來,中國歷代政府都在臺灣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文件重新肯定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臺灣重回中國版圖、重新置于中國主權之下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把臺灣和大陸分開。
第三,兩岸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祖國的國家實力與兩岸關系的格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的普遍共識日益增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和國家完全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亞太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有利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夙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兩個無法改變”和“兩個無法阻擋”不僅體現了我們要祖國完全統一的決心和意志,也體現了兩岸統一終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祖國統一符合臺灣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臺灣問題也同樣站在了結束舊篇章、開辟新時代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會領導中國人民一道為臺灣的發展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臺灣同胞不能缺席掉隊,要讓更多臺灣同胞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共享大陸發展成果,使臺灣同胞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祖國對于臺灣同胞來說不僅是一片沃土,更是一個母親溫暖的懷抱,祖國統一會讓臺灣同胞擁有更加廣闊的追夢圓夢的舞臺,內生動力更加充沛。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傳家寶,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一同承載著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兩岸同胞應通過文化的交融達到心靈的契合,使兩岸從利益共同體升華到心靈契合的命運共同體。廣大臺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將在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實現。
對國際社會來說,“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其在臺灣的經濟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只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這個論述展示了一個古老的東方大國的包容和擔當,描繪了祖國完全統一之后世界的光明前景,消除國際各方勢力對于兩岸統一的疑慮,成為凝聚臺灣同胞推動祖國統一的力量。中國自古以來主張和諧萬邦,有著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胸懷,強大的時候彬彬有禮,弱小的時候堅韌不拔。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也重申了“不放棄使用武力”的一貫立場,同時聲明了“武力針對的對象”,嚴正警告了“臺獨”分裂勢力和其他干涉勢力。
三、繪制祖國和平統一路線圖
習近平總書記從“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五大方面為祖國和平統一提出了創新性建議和具體的安排,繪制了一個系統的壯麗的路線圖。這五大方面是對兩岸關系各方面問題做的一次透徹的戰略性的梳理,也是對祖國完全統一大業的綱領性布局。這五大方面無不遵循和平統一的原則,既飽含同胞情懷與民族大義,又立足長遠目標,更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和操作性。
習近平總書記繪制的和平統一路線圖為兩岸務實合作指明了方向。兩岸要實現和平統一,經濟是基礎,文化是紐帶,經濟融合是兩岸和平統一的硬件,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則是軟件。要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制度化,打造共同市場,盡快實現兩岸的應通盡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可以“率先實現(臺灣)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將為祖國和平統一創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條件。雖然兩岸制度不同,但兩岸民眾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兩岸問題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僅是國家的深沉呼喚,更是中華民族的深切祈愿,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神圣責任。我們要堅信祖國統一勢在必行、勢在必得,“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領導科學教研部講師)
責任編輯/趙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