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
【基本案情】
吳某等人所有的房屋因A市兒童公園項目建設被納入征收范圍。2018年5月23日,為了解相關情況,吳某等人向A市政府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請求公開同為被征收人的王某等3人的分戶補償情況。A市政府受理后,認為申請事項涉及第三方隱私,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征求王某等3人的意見。7月23日,吳某等人以A市政府未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為由,向B市(A市在B市管轄范圍內)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期間,A市政府作出答復,以分戶補償情況涉及個人隱私,其中兩位被征收人不同意,另一位被征收人尚未取得聯系為由,未予公開王某等3人的分戶補償信息。吳某等人認為不予公開的答復違法,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判令A市政府公開其申請的信息。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涉及法律適用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一條和第十四條是對政府信息公開問題的一般規定,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五條和第二十九條是對有關房屋征收政府信息公開的特別規定。根據法律適用的一般規則,本案應當適用特別法的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將征收范圍內的房屋情況調查結果和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上述規定對公開的要求并未附加例外情況,即使是涉及個人隱私,也應予公開。A市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作出的答復,法律適用錯誤,應予撤銷。法院遂判決撤銷被訴答復,責令A市政府在15日之內重新作出答復。
【典型意義】
本案是關于房屋征收機關不履行公開房屋情況調查結果和分戶補償情況法定職責的典型案例。房屋征收補償既涉及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也涉及社會公共利益,有關信息的公開要兼顧尊重個人隱私權和保障一定范圍內公眾的知情權。為充分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消除被征收人不公平補償的疑慮和擔心,也為有效監督征收機關嚴格依法公平補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各方利益進行了平衡,并規定,將房屋情況調查結果和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是征收機關的法定職責。本案中,對于吳某等人申請公開的信息,屬于A市政府主動公開的范圍,其在收到申請后,非但沒有予以公開,反而以涉及個人隱私為由,錯誤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法治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的體現,不利于法治政府、“陽光政府”的建設。法院判決明確了房屋征收補償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適用,對于行政機關在組織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工作過程中依法公開有關信息,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