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霏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公眾對科普文化有著更高、更豐富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運用藝術化方法制作的動物標本展品需求日益強烈。依托藝術化展品的需求,主動分析,研究和實施制作成功案例,推動著動物標本展品向前發展,為動物標本制作與開發積累切實有用的經驗。
關鍵詞:動物標本;形態藝術
景觀展覽是自然博物館最主要的科普展覽方式,動物標本展品則是自然館的靈魂,是科普生物科學知識的最好教科書。然而動物標本制作是自然博物館展品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自然博物館藏品的重要基礎。每一件制作完美的動物標本,集標本展品原材料的獲得,展品應用展覽環境的設計,展品形態藝術的設計,方案的確定及其動物標本的制作完成。而制作過程中,程序繁瑣而又復雜,最后使用技術手段把皮張與假體相結合起來,從而制成動物標本。運用形態藝術手段還原動物生態瞬間并使它達成永恒,是形態藝術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動物軀體外表面,包括皮、毛、蹄、爪、角等組織,在這種表現形式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標本外在展示的基礎。但是深入探討就會明了,直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標本所表現出來的表面現象,真正起到代替動物胴體,使體表組織呈現各種軀體形態及肌肉變化等藝術效果的因素,是被覆蓋在內部的假體。制成后的動物剝制標本,雖然不能直觀見到假體,但是假體卻是展現這種形態藝術形式的本質。形態藝術的美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藝術化呈現標本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展現標本的美,形態藝術在動物標本展品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完美體現。
多年前,采用傳統動物標本制作方法制作的標本,由于對動物皮張處理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導致皮張在制成標本后的干燥過程里極易形成大范圍收縮。當時那種條件, 即便有現代的思想、技術、材料,制成現代這樣能反映肌肉動態變化的假體,標本各個部位也會因為皮張收縮而變得圓潤,完全看不出肌肉形態的變化。雖然現代制作動物標本的本質還是離不開皮張與假體相結合的方式,但指導思想、應用材料、制作手段等主要方面都與傳統制作有所不同,一是針對動物皮張做了進一步深化處理,能使肌肉在動態變化中應表現的所有凹凸形態全部直觀表現出來。有了優化方法處理過的動物皮張做保障,就可以解除傳統方法制作思想禁錮,充分運用形態藝術思想,遵循動物軀體真實的自然形態以及相應動感的肌肉變化規律,設計出動物標本生態藝術形態。以這樣的形態藝術設計為藍本,就可以運用造型藝術中與雕塑近似的手段,選擇現代適合的材料制作出假體。當皮張與假體結合后,不單可以完全展示動物軀體各部位特點,肌肉動態變化效果也可以清晰呈現出來。有了這樣好的技術條件做基礎,完全可以支撐起形態藝術所能設計的各種藝術形態制作,而能否在標本形態藝術方面有所創新,主要根源在于假體形態藝術的設計。
形態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可視物質材料,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創造出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藝術作品,是運用物質材料表現藝術思想的過程。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靜態三維空間形象的藝術,動物標本從設計到制作,基本是造型藝術的展現形式,其與雕塑藝術作品具有近似的手段,也具備幾乎相同的藝術展示性,同樣具備形體美、結構美和很強的表現力。不同的是標本假體設計制作過程,要考慮動物本身生態特殊性和原來軀體大小,不能隨意用藝術思想和手段做夸張的表現或處理,特別是在整個軀體大小處理方面,要與動物原來胴體基本保持一。運用形態藝術的思想,根據動物生態,設計藝術氣息濃郁、又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動物標本形態,成為生態剝制重要步驟。動物標本是一種近乎完全寫實的造型藝術形式,能藝術化地展示動物生態生活中一個永恒美好瞬間。標本展品展示時候是靜止的,是通過設計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可以使標本自身成為故事中的角色,讓觀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在確定需要制作動物標本種類后,首先需要運用造型藝術思想來完成標本假體的形態藝術的設計。當取得需制作動物皮張或是動物尸體時,要做第一項工作就是物種鑒定。對動物種類了有確定,才能了解它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態和生存方式,并以此依據還原動物真實生活,給形態藝術化設計預置藝術氛圍。首先掌握動物學知識,其次,嚴格按照每種動物的生態習性,再根據動物的生態行為進行動物標本的藝術形態設計。藝術形態設計其實就是動物在自然界中定格鏡頭的展現,把自然美傳遞給視覺,有目的的講述動物生態行為故事,講述其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正在想什么、做什么,以及周邊各種生態環境如:巖石、樹木、草叢、坑洞等給動物的行為動作、姿態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從而進一步講述動物生活中的故事以及假體形態。
每一件動物標本都是一件藝術品,每一個動作都是符合運動規律的。在制作標本過程中,假體的作用是替代動物原有的胴體,是表現動物生態標本藝術形象的主體,也是表現出生態標本形體整體神韻的根源 。假體的制作,充分展示了動物行為動態美好的瞬間,體現了動物藝術形態。運用造型藝術思想和適合的造型藝術手段,在了解動物生存狀態和生態動作行為特點,依據動物胴體結構和數據設計出整體形態和各個部位肌肉形態變化,再選擇合適的材料,使用雕塑的手段制作假體。最終完成一件以藝術形態手法來制作出來的動物標本,完美展現了具有當代藝術美的標本。
在動物標本形態藝術化制作流程中一般由制作人員完成對標本的科學研究,而形成設計人員運用藝術手段制作將其轉換成可供觀眾欣賞的藝術展品。在博物館標本制作中,形態藝術設計多樣化的道路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因為這是未來動物標本制作的發展方向。探索需要勇氣,需要創新,而且本身就具備很多的不確定性,廣泛的吸取經驗,勇敢而謹慎地創出更多體現藝術形態的動物標本。
參考文獻
[1] 田崴.2005.思維設計:造型藝術與思維創意[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 曾繁仁. 2005.生態美學: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美學觀念 [J] .國文化研究.
[3] 吳少湘.2008.雕塑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