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和我國對外貿易的逐漸開展,傳統的單一績效指標很難滿足當前上市公司用于績效評價的需要。本文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利用傳統的財務指標核算企業財務經營狀況、非財務指標對具體可變性指標具體分析,以此來研究多重指標分析法,并給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績效評價;財務指標
公司績效評價是在數理統計學和運籌學等基礎上,根據嚴格專業的評價標準,經過一定的程序和過程,通過對比分析與研究,對公司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做出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價[1]。公司績效評價可作為衡量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不僅對經營者、股東及債權人明確企業資產狀況及未來發展方向具有指導作用,而且對政府部門統籌市場規劃、合理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具有參考意義。
績效評價指標是針對特定評價主體而專門設計的某些特征因素,主要借助指標形式來反映評價對象[2],目前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主要涉及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兩個方面。
一、傳統績效評價指標
傳統績效評價指標中最常用的是財務指標。傳統財務指標體系利用利潤總額、凈利潤、每股收益或凈資產收益率等一些傳統財務指標來衡量公司績效[3]。比較常見的分析方法包括杜邦分析體系、平衡記分卡、經濟附加值(EVA)等方法。傳統評價方法指標信息易于獲取并且分析簡便、計算簡單,其分析結果易被采納和借鑒。然而此種評價方法存在單一指標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導致企業市場價值的整體狀況無法涵蓋,從而造成評價結果失真。此外,由于該評價僅限于財務指標狀況,忽略了對顧客滿意度、戰略目標、員工滿意度、企業戰略目標等非財務指標的分析,容易導致企業財務決策失誤。
傳統績效評價方法主要使用單一指標衡量和多重指標衡量這兩種評價手段,單一指標衡量即使用ROE、EPS、EVA、托賓Q值等單一性指標對公司績效進行計算,多重指標衡量現階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層次分析法、平衡計分法和因子分析法三個方面。其中單一指標評價體系難以滿足現階段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的要求,公司績效評價是綜合多重因素進行考量的多維評價體,若僅使用單一指標進行評價則很難反映公司績效的全貌。且即便身處同行業的同一運營時期內,不同規模、不同經營狀況、甚至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出現較大不同。
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研究
綜上所述,績效評價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司應有所側重。此外,企業的財務報表作為該類單一指標的唯一來源,相互之間的重疊性和相關性很難避免,若對財務數據全部加以運用,將可能產生多重共線性,對深入研究產生干擾性,研究結果可信度下降。
現階段我國對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指標研究分為兩種:一是將國外成熟理論加以本土化改造,側重于指標體系的構建和利益相關者的分析;二是注重公司治理要素對于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筆者發現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指標研究仍存在諸多不足以及空白之處,首先,目前研究過于關注關鍵指標內容,造成研究結果的片面化和局限性,忽視不同層次的指標在經濟關系中的內在關聯性;其次,針對具體評價內容做出具體分析的研究仍舊匱乏;最后,針對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方法的不同化以及評價效果一體化方向的研究仍存在斷層。為此,筆者引入具體的上市企業對其績效評價指標進行研究。
在研究中選取格力電器的相關數據,改變以往傳統單一指標(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評價,采用層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標權重,并結合專家打分法對評價系統中同層次各因素相對上一層次因素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后打分,由此得出各層次相關的判斷矩陣,通過運行YAAHP軟件,得出各權重向量,由此對企業整體績效結果得出一個更加清晰、全面、準確的評價。
筆者發現,該集團2010與2011年績效評價指標得分下降在于主營業務利潤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及營業利潤增長率這三個重要指標波動,具體原因在于2010-11年不斷擴大企業銷售渠道、行銷規模,提高市場投入成本和管理費用,同時勞務和原材料等方面成本的提高,致使企業在2010-11年之間貨幣資金降低,從而使得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同向發展。此外,政府家電下鄉政策的扶持使得企業在前幾年的銷售業績出現大幅度躍升,但由于邊際效應的遞減,企業憑借該政策擴大市場以及提升銷售業績的成效逐漸消失。
在進行綜合性指標分析后發現,格力集團的優異績效評價指標突出表現在銷售模式這一財務指標和卓越績效管理機制這一非財務指標上。從財務角度看格力“輕資產[4]”的特征和“類金融[5]”的營銷模式推動了經營利潤的增長,而其卓越績效管理[6]主要體現在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和改進這七個方面,這些優勢使得格力集團很快躋身于行業領先地位。
三、結論
多重指標分析法是企業績效指標評價常用的一種評價手段,它避免了使用單一財務指標進行績效評價的弊端,對企業宏觀績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全面評價公司績效,提高績效評價的質量和效用,上市公司需從以下方面改善:
一是全面廣泛整合非財務指標。企業除需做財務信息方面的匯總外,還需對非財務指標進行廣泛收集和匯總,從而使其績效評價結論更具有說服力。
二是運用科技手段,擴充信息源,量化研究指標。例如公司主要報告和分析、員工的績效情況皆可作為公司績效評價的靈活性指標。
三是準確定位研究目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公司目的是驗證資本結構和財務政策的效應,需側重于公司財務業績指標和企業市場表現;而需要驗證企業戰略目標與企業發展適應度的公司,則偏重于非財務指標的衡量。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績效評價問答6[M].經濟出版社, 1999: 3-4.
[2] 王化成,劉俊勇.企業業績評價[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6.
[3] 宋新燕.關于傳統財務指標評價體系的思考[N].商業經濟,2009-11-12(4).
[4] 周靖宇.格力營銷渠道分析[D].深圳:廣東南方職業學院2014年
[5] 李新華.格力空調的分銷渠道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4年
[6] 黃欽.格力電器的銷售模式以及引發的思考[DB].中國營銷傳播網.2002-08-05
作者簡介:張雨晴(1996-),女,漢族,山東濟寧人,本科,武警士官學校武警士官學校基層后勤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王晨宇(1993-),男,漢族,山東濟寧,碩士研究生,92899部隊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光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