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相
摘 要:2020年以來,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如何在抗擊疫情的情況下保證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受到較大影響是我國政府目前的主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世界各國與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傳播政策與我國的相關金融政策實效效果,分別從近期、遠期、國內、國外4個角度闡述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與作用,并從防疫體系建設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幫助我國盡快走出困境,推動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新冠肺炎;貨幣政策;金融發展;走出困境
前 言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截止目前,僅我國累計感染人數就達8萬人,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抗疫,我國目前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世界上其他國家,如美國、英國等,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受到了嚴重影響。政府采取了多種政策辦法和行政手段來進行干預,其中貨幣政策作為干預方法中較為重要的政策,其具體施政方案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格外重要,能夠保證我國經濟迅速回升。文章通過分析新冠肺炎對世界各國產生的經濟影響,并從我國的金融行政措施給出分析,闡述了我國現有貨幣政策的效果及不足,提出了筆者的幾點建議,為進一步抗擊疫情與經濟恢復提供參考。
一 新冠肺炎的控制及經濟影響
(一)新冠肺炎國內傳播控制情況及經濟影響。自2020年武漢封城以來,新冠肺炎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事件,疫情從1月開始,截止3月底,短短2月時間就已感染8萬多人,并且覆蓋了我國所有的省及行政區域。我國中央政府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成立專門的應對疫情工作小組,統一指揮全國各地的抗疫工作,并向一些重災局域派出醫療隊伍,再加上人們的自覺性與高配合度,截止4月,我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疫情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傷。相關調查顯示,由于疫情影響,我國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只有9.5%,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工業增長8.9%,比前兩月回落1個百分點,從GDP分項來看,工業企業是造成G DP減速的主要原因。而且,數據顯示大量的物流運輸、餐飲住宿及零售行業受到影響。從一季度經濟增長出現波動表現出我國本輪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疲弱。
(二)新冠肺炎國外傳播控制情況及經濟影響。中國雖然在疫情抗擊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國外疫情發展形勢仍然嚴峻,如美國、英國等國家,疫情仍然嚴重。據聯合國4月1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形勢展望報告》中預測,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生產總值獎金萎縮1%,如果到第三季度,疫情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還會出現更大的萎縮,出現金融危機。由于近100多個國家為了抗擊疫情,關閉了國門近1個月,大量的企業無法通過貿易獲取資金,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給一些依靠旅游業與出口業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二 疫情對我國企業經營影響及政策支持情況
(一)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用人、及出口困難。由于疫情封鎖需要,我國大量出口企業無法出口,企業無法獲取例利潤,造成生產線停止,企業出現破產風險[1]。數據表明,疫情使我國生產力驟降,投資、消費等行業均受到影響,出現短期的失業率上升及物價上漲現象。企業由于工人復工時間延長、用人成本上升,出現資金上的困難。同時,損失最大的屬于第三產業,僅電影行業、餐飲行業及旅游業三個行業的損失就超過1萬億元。
(二)政府的具體貨幣政策解決措施。為了讓經濟快速回暖,政府從微觀上加大了財政的支出,通過擴大研發及降低稅收等方式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同時制定了相關的貨幣政策來進行補助,增加經濟的活性。央行更是實行定向降準的貨幣政策,為企業設置專門的定向貸款,向市場投入了接近4萬億元的資金。同時,政府還通過了最新的貨幣政策,在這一特殊時期,對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實行還本付息延遲支持,鼓勵各個商業銀行對企業下降貸款利率,簡化了貸款手續,保障了各個行業的資金流通。
三 疫情影響下我國貨幣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穩健性貨幣政策無法滿足特殊時期的需求。通過對本次疫情發生后的經濟進行分析,發現現階段中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國內人口流動變緩,企業生產與人們生活消費受到限制,導致國內需求減少,交易流通減少。外部需求不足則是由于外國很多國家仍然處于疫情肆虐期間,企業無法出口與獲取原材料,導致資金流通減少,引發經濟下滑,且隨著外國疫情的進一步加重,企業出口需求減少情況仍會進一步加劇。我國現有的貨幣政策以穩健性為主,無法滿足這一特殊時期的需求,貨幣政策缺乏靈活度,支持的行業存在偏差情況。
(二)現有貨幣政策分工不明確。現階段,不僅是我國企業存在有需求不足的現象,世界各國都面臨著這一問題,我國現有的貨幣政策近幾年來主要是為了打破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慣性預期來實施,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這一特殊時期,我國貨幣的“底線管理”與“穩定管理”政策模式已無法解決經濟下滑的現象,被動式的應付在通貨膨脹貨幣政策中占比過多。
四 完善貨幣政策,積極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造成世界經濟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的傳播,因此要恢復經濟的發展要從源頭上解決疫情的傳播,為了盡快恢復經濟發展,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政府可以通過以下貨幣政策來應對目前的情況。
(一)貨幣流動合理充裕。如同流動的河水一般,貨幣流通條件限制越小,貨幣流動越快,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越高[2]。因此政府應該保證市場中貨幣流動合理充沛。通過貼現及貸款方式向企業及市場中投放資金,推動市場經濟的流動。針對外界需求減少的情況,政府可以通過加大審批力度的方式,建立企業與外界的聯系渠道,擴大出口企業的出口效率,減少企業出口的稅率,促進企業資金流動。
(二)加大對實體企業的補助與定向貸款。疫情期間,大部分人們都在家中,因此受到最大打擊的還是實體企業,針對這一情況,政府應圍繞疫情防控的工作重點,通過與商業銀行合作對各大實體企業進行貸款支持,同時減少貸款利率,并針對一些對社會抗疫行業有幫助的企業進行補助,從根本上控制住疫情,恢復經濟的發展。
(三)金融機構發布支持政策。國外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各個政府也分別采取了各自不同的經濟刺激貨幣政策,如美儲聯等各國央行就通過降息與加大投放等方式參與到疫情防控,同時美儲聯重啟了在2018年金融危機中有較好表現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來穩定金融市場。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國學習,我國央行也可以制定發布自己的相關政策,恢復企業經濟的流動性。
結 語
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國雖已控制住疫情的傳播,但世界較多國家仍處于疫情發展階段,在這一特殊時期,實行穩健有效地貨幣政策,并輔以積極的財政支持是保證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抗擊疫情工作上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豐富的物資,相信在經濟恢復發展中一定也能控制住現有的壓力,通過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不斷總結與創新,發展出符合當下情況的貨幣體系,為世界各國經濟恢復提供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 智艷,羅長遠.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思考[J/OL].學習與探索:1-7[2020-05-08].
[2] 滕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延伸分析及政策建議[J].國際融資,2020(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