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藝
摘 要:現如今,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正在影響著社會中的多個領域,而圖書館也不例外,在該類技術的影響下,傳統圖書館正在向智慧圖書館轉型,而這類圖書館的核心內容則是智慧服務。本文以此為背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圖書館;智慧服務;發展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社會各界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圖書館也不例外,在該技術的影響下,傳統圖書館正在轉型為智慧圖書館。
一、圖書館的未來發展趨勢
當前,我們已然身處在互聯網時代之中,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互聯網及人工智能對于本行業的未來發展的價值,因此,各行業都開始謀求轉型發展。而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途徑之一,也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作出改變,借以加速同互聯網間的相互融合,從而符合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圖書館歷經多年發展,經過了紙質書籍、物理圖書館、復合型圖書館和數字化、移動式圖書館的變革,照此趨勢,可以預估,在未來,智慧圖書館將會成為圖書館形態的主流趨勢。
二、智慧圖書館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智慧圖書館”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由芬蘭盧奧大學的某位教授著有的作品里,在該書中,他簡要的介紹了智慧圖書館的基本概念,即智慧圖書館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是一個能被人們隨時獲取所需信息的移動式圖書館,而用戶也可借助網絡隨意查詢自身所需的各類信息。從這個概念中也可看出,智慧圖書館本身就是軟件與各種精確度較高的科學計算技術的互相結合與實際應用,這類圖書館的出現將避免用戶在查詢所需數據時出現各種失誤,并且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二)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從運行原理的角度上來看,數字圖書館可以被視為電子圖書館或是虛擬化的網絡圖書館,這類圖書館是以互聯網作為基本運行基礎而形成的發散型信息服務系統,其先將龐大的數據量信息進行資源整合與處理后,再推送給用戶。數字圖書館除了能對現有信息進行簡單整合外,還能幫助用戶查詢自身所需信息。智能圖書館與電子圖書館相比,更為高級,可以看作是一種復合型圖書館。智慧圖書館則是現實、數字虛擬空間同人類社會加以結合后的成果,是比智能圖書館更加先進的圖書館。
三、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智慧圖書館主要是憑借著先進的物聯網傳感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的綜合運用,才得以建成的圖書館。由于該圖書館在硬件與軟件方面較其他圖書館相比,均占有著明顯的優勢,因此,其也可以提供更具個性化與智慧化的信息服務。
圖書館智慧服務模式應當以對知識資源的深度挖掘以及可以具體分析讀者所需的專家式智慧服務為基礎,是一種具有高品質、高價值和豐富內容的個性化的知識服務。
(一)智慧服務的具體概念。圖書館是一個可以幫助用戶獲取所需知識、學習新知識的重要場所,以此為背景,圖書館若想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那么不僅需要館內具備豐富的數據信息量,還要求其向用戶提供智慧化服務。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服務的本質即是運用創造性思維對數據信息、知識內容等一切智力資源進行搜索、整合后形成的智力增值產品,這項服務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獲取知識和創新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將知識轉化成為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影響的正能量。
圖書館智慧服務的核心內容在于,自身在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可以產生效益,而中心功能則是“引導與轉化”,即引導用戶將現有的知識轉化成為智慧、把自身之外的知識內容轉變成為自身的智慧,以及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與創新知識內容,并始終以“知識轉換智慧”作為服務目標,令讀者可以成為知識活動的實踐主體,不過,在此過程中,讀者要重視知識的轉化率以及知識價值能否得到體現。
(二)智慧服務的特點。對于智慧圖書館而言,其主要功能就是智慧服務,而智慧服務具有下述5個特點:1.公共性。智慧服務并不是一項僅僅為個別用戶或特殊群體提供的定向服務,而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的服務。2.智慧性。圖書館內的工作人員需具備良好的知識結構與各項綜合能力,以期在用戶應用知識時,可以幫助用戶對現有知識加以創新,從而達到提高用戶智慧的目的。3.豐富的資源。考慮到智慧圖書館的建立,務必要借助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因此,圖書館必須要擁有豐富的數據信息資源,其中包含紙質書籍資源或是數字媒體資源等。4.良好的平臺。 智慧圖書館需要以信息技術作為驅動力,借助綜合智慧服務來滿足讀者在知識的存儲、獲取與傳遞等多方面的需求,以此促使圖書館由線下實體發展為線上虛擬。5.協同服務性。一個成功的智慧圖書館,務必要做好整體系統的規劃設計,令資源由原先的分散化管理轉為集中化管理,進而來規避圖書館資源曾存在的獨立化管理、重復建設等問題,借由在各項資源間開展的長期協同式合作,繼而實現增強用戶的知識水平、彰顯知識價值的目標。
(三)具體的智慧服務應用。1.多樣化的服務場所。現如今,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為用戶提供服務,盡力滿足用戶的所需,而多樣化的服務形式也可以幫助用戶享受到高品質的服務。基于此點,圖書館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在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之后,致力于打造出一個現實同虛擬相結合的智慧空間,以期使存有關系的不同物質之間可以產生關聯性。這種立體化的空間,還能帶給用戶更好的使用感受。2.建立虛擬化的服務空間。我們若想在未來完成虛擬技術與現實場景的互相結合,那么虛擬現實技術則會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技術可以有效幫助服務空間內的虛擬同現實進行完美結合,即虛擬的服務也可以令用戶感覺自己身處在真實的圖書館之中,換言之,即便用戶是在一個搭建的服務空間內,同樣能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一來,他就會感受到真實與虛擬的互相轉換所產生的樂趣。而且,這項技術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搭建出一個立體化場館,以此用來整合圖書館的各項指標內容,并在其中新建搜索功能,借以完成建立虛擬圖書館的目標。3.智能化服務手段。立足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智慧圖書館依托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得以建立,因此,該圖書館具備了相應的智能化技術基礎,這不僅是其顯著特點,還是其與其他圖書館的主要區別之一。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為智慧圖書館在信息推送與個性化定制管理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4.集成化的服務方式。圖書館若想達成集成化信息服務的目標,那么,互聯網技術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只有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同時積極完善圖書館的其他多項因素,例如圖書資源、人員配備等,才能實現圖書館的集成化服務方式。除外,這種服務方式也可以將原有的圖書館內的信息資源和管理系統由單項服務轉變為多元化服務,在此過程之中,用戶將會獲得良好的體驗感受,從而有助于增強智慧圖書館的競爭力。5.服務知識化。智慧化圖書館的建立基礎在于服務知識化,這也是此類圖書館一直在不斷完善的內容。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圖書館借助新技術的指導,逐漸擺脫了原有的服務模式,開始轉變為智慧化圖書館,在此過程之中,館內書籍由紙質化轉變為電子化,場館也從線下身體變成了線上虛擬,這些轉變都是在順應著時代的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圖書館內的人員也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水平,并不斷擴充知識范圍,從而真正實現智慧圖書館的服務知識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智慧圖書館成為了一項必然會出現的時代產物,同時,其也具備著較強的先進性與科技性。雖然,目前的智慧圖書館仍然處于初步應用階段,其所做出的一些行為也多帶有實驗性質,但是,考慮到物聯網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筆者相信智慧圖書館在未來會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崔慧娟.智慧圖書館發展方向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30).
[2] 印偉.移動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模式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05).
[3] 陸康.數據圈背景下的智慧圖書館數據匯聚研究[J].現代情報,2019(10).
[4] 呂寶芬.圖書館智慧服務的構建[J].中國職工教育,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