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主要討論了紫花苜蓿淺埋式滴灌種植以及最終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其中討論了淺埋式滴灌種植所具有的優勢、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而在具體加工利用技術方面主要集中在青飼、青貯、干草三個領域,另外還對其具有的健康食品功效展開介紹和展望,希望形成的內容對紫花苜蓿淺埋式滴灌種植以及其綜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紫花苜蓿;淺埋式滴灌種植;加工利用;農牧業
前 言
紫花苜蓿號稱“牧草之王”,具有很強生命力,耐寒耐旱,其含有的粗纖維、粗蛋白、粗脂肪、維生素(A、B、C、D、E、K)以及鈣磷鐵礦物質都非其他青飼原料可比。另外紫花苜蓿具有的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對于實現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因此積極地在農牧區推廣該種植物的淺埋式滴灌種植以及加工利用技術是非常必要的[1]。
一、紫花苜蓿淺埋式滴灌種植技術
1.優勢。我國總體屬于水資源相對匱乏國家,尤其是北方干旱少雨,其對于農牧業發展帶來嚴重影響。而紫花苜蓿具有的高營養性和淺埋式滴灌具有的節水性結合,無疑為農牧業發展帶來了希望。最主要的是紫花苜蓿屬于多年生草本,其對酸堿地具有非常明顯的改良作用,一般經過3-6年持續種植,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同時降低酸堿根含量,使得土壤趨于中性狀態[3]。目前我國大部分農牧場都在積極引進紫花苜蓿,這是源自于其具有的營養性、自然改良性。
2.技術關鍵。第一,整地細致,土地松軟。這是很關鍵的,必須保證淺埋式滴灌系統處在科學水平狀態,保證滴頭所在面向上放置,能夠保證單位面積內水分供應。鑒于手工整地和機械整地存在成本差異,一般規模化種植推薦機械整地,這樣可以節省人力降低成本。第二,需要精確計算滴管系統的水壓和出水量,這樣保證土壤水分蒸發和整體供水平衡,避免水源浪費,也不會因為壓力大而對滴管系統形成過大沖擊。一般來說,淺埋式滴灌若是知道灌溉面積、灌溉供水流量、灌溉補充強度當中任何兩項,都可以計算出另外一項的具體數據。例如,灌溉面積100畝,灌溉水流量10m?/h,根據Ia=27Q/A(Ia為補充強度,Q為灌溉水流量、A為灌溉面積)可以算出Ia=2.7mm/d。具體操作時會有參考圖表,按照圖表當中參數設計便可以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延長系統壽命降低投入成本。第三,具體安裝。在安裝時需要保證主管道、支管道、水泵、施肥過濾器、閥門、壓力表都正確接好,然后連接滴灌帶,地表覆土8厘米左右,避免收割時對灌溉系統形成影響。要保證水泵泵水后水流先經過施肥過濾器,然后從主管道-支管道-淺埋滴灌帶,保證每一單位面積紫花苜蓿獲得足夠的水分和肥力保證[3]。
3.目前該技術存在不足。雖然淺埋式滴灌系統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在具體的生產實踐里發現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埋深高低不同,對收割造成影響,也容易導致設備損壞增加成本,這是在整地階段沒有嚴格執行標準所致;第二,支管裸露地表部分不僅影響收割(收割機械葉片高度調整存在問題),而且容易在風吹日曬下變形變性;第三,缺乏日常維護保護,例如牧區的牛馬羊隨意進地踩踏導致灌溉系統損壞,其中也包含一些鼠害導致的設備損壞;第四,缺乏專業人員維護和使用指導。
4.具體改進方案。第一,調整收割機保證收割統一高度,一般確保收割高度超過8厘米,這樣可以有效躲避裸露的閥門;第二,提升農牧民該方面的技術水平,實現自我維護管理,彼此監督牛馬羊群以及積極驅除鼠害;第三,若是經濟允許可以集中聘請技術人員提供維護保養。
二、紫花苜宿加工利用技術
1.青飼。利用紫花苜蓿做青飼主要是因為紫花苜蓿在花蕾期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最佳,此時將其收割作為青飼料,可以很好地改善牛羊體質。不過因為其含有的粗纖維不利于消化吸收,有必要積極地融入青飼料打漿機,將新鮮紫花苜蓿打碎濾除渣滓,將所得新鮮汁液和其他飼料混合喂養,可以改善飼料口感,同時利于牲畜吸收紫花苜蓿汁水當中的營養。青飼可以通過頻繁的收割刺激紫花苜蓿成長,一般來說可以較比正常加工收割多出一茬收獲。
2.青貯。青貯技術主要是將新鮮紫花苜蓿收割后經過陰干使得其水分含量達到了50-65%左右,然后鍘成長3厘米左右草段,之后將草段裝填入窖層層壓實,不能留下孔隙,直到整個貯藏窖填滿之后封窖,這樣使得內部紫花苜蓿在無氧狀態下實現乳酸菌發酵。一般封窖40-50天后便可利用[4]。其形成的飼料口感好,能量高。只是每次拿取飼料需要注意不要將不干凈的草料帶入其中導致腐敗。另外還有使用各種添加劑來改善青貯飼料營養和口感的,例如乳酸菌制劑、甲酸制劑等等。其中將乳酸菌制劑和酶制劑一同使用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前者可以增加飼料當中乳酸菌含量,使得其口味優良,而且對牛病毒性腹瀉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酶制劑則具有很好的分解細胞壁、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作用,形成乳酸菌可以利用的糖類,從而最終使得青貯飼料的品質得到提升[5]。
3.干草。顧名思義就是收割以后利用自然干燥法、混合脫水法、機械脫水法等使得紫花苜蓿形成干燥狀態。其中考慮到成本和營養,首推的是混合脫水法,其可以保證營養同時降低干燥成本。若是大規模生產操作則需要機械脫水法,只是該法融入高溫以及快速脫水技術,會導致紫花苜蓿營養流失增多。
三、紫花苜蓿創新利用
1.健康方面。研究證實紫花苜蓿含有眾多藥性成分以及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A、B、C、D、E、K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提取技術精制成健康產品,投放于保健品市場。另外還有研究證明維生素A對眼睛有保護作用,可以將紫花苜蓿作為兒童視力保護產品的原料。另外紫花苜蓿具有利尿傾瀉作用,能夠明顯促進人體消除浮腫。其中的酶更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調節人體腸道功能。
2.食品方面。因為紫花苜蓿還有一種膠體成分,其對于食品改良作用非常明顯,故此可以將紫花苜蓿提取物用于食品加工領域。況且紫花苜蓿本身含有的各類營養也是人體所需。甚至于在上海當地有專門的“輕煸草頭”其中的草頭實際上就是紫花苜蓿葉片。紫花苜蓿葉片也能冷拌食用口感極佳。
總 結
紫花苜蓿作為優質牧草具有營養性和環境改良作用,需要我們對其科學灌溉技術展開研究,其中的淺埋式滴灌特別是適合缺水少雨地區,但是在氣溫偏低地區存在氣溫帶來的影響,會導致滴管系統壽命縮短。故此需要在田間管理上對其進行認真保護。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方面除了青貯、青飼、干草三個用途之外,還可以將其作為人類健康食品、藥品的加工原料。
參考文獻
[1] 趙璽, 張亞萍, 張靖,等. 紫花苜蓿淺埋式滴灌種植及加工利用技術[J]. 安徽農業科學, 2020, v.48;No.640(03):215-216+226.
[2] 劉敏杰, 曹彪. 寒旱區不同灌水處理對紫花苜蓿葉面積指數影響研究[J]. 水利天地, 2018, 001(011):5-10.
[3] 盧垟杰, 劉慶, 聶坤堃,等. 平作紫花苜蓿滴灌前后鹽堿地土壤水鹽運移研究[J]. 節水灌溉, 2019, 281(01):75-78.
作者簡介:李學光;蒙古族;(1975-1)新疆人;現職務巴里坤縣大河鎮打柴溝村第一書記,副高級畜牧師;本科;研究方向:草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