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 周新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中國觀光旅行。旅游公示語英譯作為國際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橋梁,對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本文分別從語言、語用、文化的角度對景區公示語英譯中存在的中式英語現象進行分析,并給出提高旅游公示語翻譯質量的對策。
一、中式英語概述
什么是中式英語?李文中將其定義為“中國學習者與使用者由于受母語的干擾和影響,硬套漢語規則和習慣,在英語交際中出現的不合規范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通俗來講,我們習慣了中文的表達習慣,就會在英語表達中不自覺地帶入中文的味道,這就產生了中式英語。造成這種畸形英語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母語負遷移。母語負遷移又稱為“干擾”,即母語模式或規則不適用于目的語。在負遷移的影響下,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傳遞,即源語的信息和內容不能在目的語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負遷移很容易造成字面直譯的語言錯誤。比如說,“歡迎您來青島!”人們會把它翻譯成“Welcome you to visit Qingdao!”這是典型的中式英語。其二是思維模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各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維模式。表現之一在于英語強調形合,注重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和句子中各成分之間的聯系;而中國人則強調意合,注重意義的連貫表達。
二、旅游公示語英譯中中式英語現象淺析
(一)語言層面
1.拼寫錯誤
拼寫錯誤是旅游公示語英譯中最常見、最基本的錯誤。它通常表現為缺少或增加一個字母。這類錯誤可能是由于翻譯人員英語水平不高或者粗心大意造成的,也可能是制作者沒有做好校譯工作。比如說,將“團體售票”譯成了“Group Visitor Ticlet”。這不僅會給外國游客造成誤解,還有失國際形象。
2.語法錯誤
旅游公示語英譯中除了拼寫錯誤,還存在語法錯誤。譯者對英語語言運用的規律和法則掌握不到位,翻譯過程中比較隨意,這就很容易出現詞性誤用、冠詞遺漏、動詞形式不當、單復數使用不正確等語法錯誤。例如,在某景區內,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公示牌“Consulting services”,從語法的角度來看應該改成“Consulting service”。這樣的錯誤雖然不影響意思的表達,但會給外國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語用層面
1.選詞不當
在漢英翻譯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詞是漢英翻譯最基本的要求。要使譯文準確、完美,譯者必須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詞,否則,就會導致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意思,給游客傳達錯誤的信息。在景區我們經常看到“禁止拍照”的標志語,然而在標志語旁邊給出了這樣的翻譯“No shooting”。“shooting”這個詞在這里顯然不合適,它雖然有“拍攝,攝影”的意思,但不常用,因此改為“No pictures/No photographs”更合適。
2.盲目音譯
在中國地名翻譯中,音譯是最常見的。由于在英語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詞,所以選擇漢語拼音來代替,以此保持語言文化特色。然而,許多景區存在盲目音譯的現象,不加選擇的直接運用漢語拼音代替英語,給外國游客帶來理解上的困難。比如,將“游客服務中心”、“農家飯店”譯成“You Ke Fu Wu Zhong Xin” 和“Nong Jia Fan Dian”,對于完成不懂漢語的外國游客來說,他們會覺得匪夷所思。在他們想找一家餐廳的時候,很難找到地方。
3.逐字翻譯
有的譯者在翻譯旅游公示語的時候傾向于一一對應的逐字翻譯,認為這樣就能避免漏譯,保證詞匯和語法上不會出錯。但是這樣有時候反而會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受眾者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避免因逐字翻譯傳達錯誤的信息。在景區草坪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公示語“小腳不亂跑,小草微微笑”,英譯為“Feet do not run, Grass is smiling”。很顯然這個標志語的本意是提醒人們不要在草坪上走動,然而,經過一對一的逐字翻譯之后,完全忽視了公示語的目的和功能,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三)文化層面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不受文化影響的語言,也沒有脫離語言傳播的文化。翻譯的過程是兩種文化交流的過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在語言表達上也存在某些差異。例如,將“龍蛇潭”譯成“Dragon and Snake Pond”。在中國,龍是尊貴、威嚴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國家的神話中,“Dragon”是替魔鬼看守財務的怪物,在基督教文化里是邪惡、惡魔的代名詞。所以,當外國游客看到“Dragon”這個詞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很不舒服,可能會對景點失去興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考慮受眾者的文化背景,以便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
三、旅游公示語規范化對策
(一)掌握旅游公示語翻譯的原則
1.簡潔原則
在公示語翻譯中,譯者應盡量將譯文精簡化,避免出現繁瑣冗長的翻譯,突出重點強調的部分,以達到公示語提示或者限制等功能。在詞匯層面,譯者應選擇常用詞,不要使用生僻復雜的單詞;在句子層面,盡量使用祈使句。簡潔的公示語不僅節省了時間和空間,也有助于提高譯文的效力。
2.“洋為中用”原則
所謂的“洋為中用”原則是指,充分利用英語國家現有的慣用的公示語,對于一些常見的公示語,可以直接借鑒。例如,將“游客止步”翻譯成“Staff Only” 或者“Private”來替代“Passengers Stop Here”。
(二)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譯者應注意兩種語言的差異。同時,一些景點的翻譯涉及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不能直譯,應考慮其深層含義。如果沒有充分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就不可能順利完成從源語到目的語的轉換。旅游公示語對旅游者來說意義重大,翻譯不當會對旅游者帶來不便,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旅游公示語的翻譯,盡量給外國游客完美的景區印象和出行體驗。
四、總結
綜上分析,規范準確的旅游公示語翻譯能夠有效的傳遞信息;反之,錯誤的旅游公示語翻譯不僅會造成誤解,還大大折損了城市和國家的文化形象。因此,譯者應該認真對待翻譯工作,掌握公示語翻譯的原則和技巧,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在翻譯中避免出現中式英語。
參考文獻
[1]李文中.中國英語與中國式英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
[2]王鑫穎.景區公示語的中式英語現象翻譯探究[J].現代交際,2019(10):77-78.
[3]張婷源,李萃.淺析公示語英譯中的中式英語現象[J].大眾文藝,2018(1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