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永勝
摘要:當前階段,各類新興媒介與傳統媒體不斷融合發展,新媒體時代大幕正式開啟。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民生新聞記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斷發生轉變。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如何實現完美轉型化發展進行一定系統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記者;轉型策略
引言:新媒體時代,受眾們獲取各類信息的途徑與渠道越來越多,并且對民生新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眾所周知,民生新聞堪稱為傳統媒體中受眾們最為喜愛和關注的一類新聞。無論是電視媒體還是平面媒體,民生新聞板塊都擁有較高數量的絕對擁躉。民生新聞記者也一直扮演著新聞報道領域中“生力軍”的角色,為受眾傳播各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民計以及國家相關政策類優質新聞。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和優化民生新聞記者的新聞采寫水平和能力,讓民生新聞記者能夠適應時代,完美轉型為“多能化”角色,已然成為當前階段全體新聞工作者們不得不認真思考和仔細探究的一個重要新聞課題。
一、解讀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民生新聞的兩大主要特點
(一)民生新聞關注度和時效性大大增強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增強,人們完全可以借助一部手機或者電腦終端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各種信息,并且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2]。受這種大環境影響,民生新聞也積極的創新與升級,并且呈現出更快的播報速度、更強的時效性與更廣的傳播范圍等特點。新時期,民生新聞受到的受眾支持率和關注度正在不斷增強,能夠完全符合受眾們對民生新聞的各種需求。比方說,一旦發生各類與百姓生活緊密聯系或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不但民生新聞記者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各種專業平臺進行傳播與推送,而且一些百姓也會借助各類融媒體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自媒體式傳播,這無疑全面提高了民生新聞的傳播效率和傳播范疇,有效促進了民生新聞的健康化發展。
(二)民生新聞具備更強互動性與參與度
毫無疑問,新媒體時代的新聞信息傳播最主要特征就是互動性極強。在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傳播過程中,民生新聞必然是保持單向的傳播狀態[3]。也就是說,媒體作為各類民生新聞的發布者與傳播者,百姓則成為各種新聞的受眾接收者。各類民生新聞信息的傳播是無疑是從媒體到受眾的單一化傳播過程,其傳播方式和傳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受眾們對民生新聞的實際需求。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模式已經轉化為雙向互動性傳播。受眾們對于各類民生新聞內容增強了參與意識與互動意識,針對許多話題性較強、熱點較高的民生新聞,受眾們不但會針對新聞內容發表自己的評價,還會點贊、留言與轉發,不但全面增強了民生新聞的互動性,而且實現了新聞平臺與受眾之間的完美對接與交流互動。
二、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記者實現角色完美轉型四大策略
(一)民生新聞記者需要提升政治素質
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記者想要實現完美角色轉型,首先就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素質。如今“全民記者”時代已經到來,將提升記者政治素質擺在最為重要的位置意義重大,這與融媒體的全面發展不謀而合。作為民生新聞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具備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夠準確掌握政治輿論的走勢和導向,始終走在政治方向的正確道路上,并且政治立場堅定,擁護祖國、擁護黨和人民群眾。只有民生新聞記者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將人民群眾的各種需求作為對新聞內容選取和采訪的主要依據,才會讓民生新聞真正價值全面得以體現。
(二)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實現一專多能
在角色轉型過程中,民生新聞記者應當不斷創新理念,認真總結,力爭實現一專多能。首先,要從思想理念上進行轉變,必須能夠學會融入到新媒體采訪環境之中,倘若仍舊固守傳統采訪理念與方法,只能夠最終被環境所淘汰。其次,必須通過多個渠道做好輿論的相關引導工作,這也是新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記者的一項最基本要求。在充分利用新媒體所帶來的各種便捷性同時,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學會結合主流媒體的權威性與影響力,力爭通過優質采訪工作全面實現民生新聞的全媒體傳播,讓新聞報道貼近百姓生活,深入民心的同時,弘揚社會主旋律。最后,民生新聞記者在角色轉型過程中應當對自身新聞采編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斷提高,要熟練掌握各種全媒體技能,包括視頻編輯與圖片編輯以及多媒體平臺信息推送等各種技巧,讓自身所采寫的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化、多元化、親切化,增強社會影響力與受眾關注度。
(三)民生新聞記者需要提升專業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的日常采訪過程中,民生新聞記者在新聞選材上需要精挑細選緊抓熱點。并且要讓新聞素材能夠貼近百姓生活,要在海量信息中能夠搜索和篩選出能夠全面反映各種民生問題和百姓意愿的優質新聞素材,并且進行深度采訪與加工,讓新聞更加優質化且具備時效性。與此同時,民生新聞記者在實際采訪過程中應當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充分表達自身的見解與觀點,并且通過較為典型的事件和案例來提升新聞價值,增加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層次感,展現一定的人文精神。
(四)民生新聞記者必須勇于打破常規
傳統民生新聞報道模式下,無論是平面媒體還是電視媒體,都會規定新聞發布具體時間,而這種傳播方式則讓民生新聞記者養成定時出稿子的固化工作習慣。然而新媒體時代,許多傳統新聞媒體為了迎合時代發展大趨勢,都相繼開通了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微博賬號,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發布各類新聞,提高新聞時效性。鑒于此,民生新聞記者也必須要勇于打破常規,與時俱進的時刻做好全天候采訪與發稿的相應準備,一旦發現優秀新聞線索和素材,能夠第一時間進行采訪與稿件撰寫,進而讓新聞質量和傳播度達到最佳狀態,讓受眾們全面增加對新聞的關注度和認可度。
三、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民生新聞記者的角色轉型之路可謂“任重而道遠”。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鉆研,力爭尋找到更為科學化、合理化的轉型理念與轉型策略,力爭讓民生新聞的整體采寫質量和傳播效率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戴大勇.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出鏡記者的專業素養[J].視聽界,2019(2):114-115.
[2]姜彩杰,熊裕娟.試析電視民生新聞發展中記者所扮演的角色[J].新聞世界,2011(08):86-87.
[3]韓松華.民生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探討[J].新聞窗,2014(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