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云澤
一、工作思路
1.實施高可靠性網架提升專項工程
完善主網網架結構,提高主網供電可靠性;滾動開展配電網單元制規劃,強化標準化網架落地。
2.實施配電網不停電作業提升專項工程
加強工程方案審核把關,不停電作業陣地前移;營造不停電作業環境,建立不停電作業保障機制;整合資源壯大隊伍,提升不停電作業能力;挖掘不停電作業潛力、推進復雜作業項目開展。
3.實施配電網建設施工提升專項工程
深化配電網標準化建設,提高配網建設施工質量;推進配網自動化技術應用,提高配電自動化實用化水平。
4.實施配電網精益運維提升專項工程
加強配網運維管理,精確掌握配網設備運行現狀;開展配電線路精益化運維,提高線路運行可靠性。
二、提升措施及實施計劃
(一)實施高可靠性網架提升專項工程
1.完善主網網架結構,提高主網供電可靠性
目前昆山地區110kV變電站共57座,其中單線單變2座,在剩余55座變電站中有50座變電站的進線電源存在同桿的情況,同桿率87.7%。計劃在2020年通過基建工程解決110kV青陽變、110kV衡山變單主變運行的情況,通過遷改工程解決110kV合豐變、110kV邵涇變雙電源同桿進線問題,優化網架結構。同時計劃結合基建工程、用戶接入和市政遷改工程在2021、2022年將進線電源同桿率分別逐年下降到80%、75%,有效避免因主網原因導致變電站全停影響供電可靠性的情況。
2.滾動開展配電網單元制規劃,強化標準化網架落地
昆山地區通過滾動開展配電網單元制規劃將中壓配電網分成11個分區;各分區再分成1個及以上網格,合計19個網格;各網格再按區塊合理規劃劃分為若干供電單元,合計237個單元;每個供電單元由3組及以下標準網架獨立承擔該區塊的正常供電任務。通過每年的配網工程、基建配套及遷改工程,不斷實現標準網架落地,在2020年標準網架落地率達到80%,在2021年標準網架落地率達到100%,在2022年立足標準網架100%落地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單聯絡(8kW)→3線聯絡(12至16kW)→4線聯絡(16至24kW),保證網架供電能力逐級提高,有利于供電方案有序升級。
(二)實施配電網不停電作業提升專項工程
1.加強工程方案審核把關,不停電作業管控環節前移
將公司下達的停電時戶數指標按照月度分解,以此倒逼項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將不停電作業管控環節前移至工程方案編制、現場勘查設計等前期階段。預算式管控工作得以向前延伸,停電需求進一步得到統籌,工程方案審核得到進一步加強。對于未考慮不停電作業結合的工程方案,2020年1-5月停電平衡會上已經要求變更或撤銷方案212項。
對于2021、2022年滾動儲備的網架改造方案已經要求在設計階段考慮不停電作業可行性。在工程設計階段統籌考慮耐張段長度、架空線路與道路距離等不停電作業可行性問題,盡可能滿足不停電裝備作業條件:
1)不再新增同桿三回及以上架空線路,同時結合網架項目對存量同桿問題逐步整治。
2)架空線路應架設在寬度不低于5m的道路兩側,方便不停電作業車輛的停靠。15米電桿根部距路面距離不大于4米,18米電桿根部距路面距離不大于1米。
3)新建架空線路耐張段建議不超過6檔,支接線路第一檔設置為耐張桿。
4)新增或改造柱上開關應在兩側裝設刀閘、增設耐張或PT裝設外置熔絲,為不停電更換開關提供條件。
5)建立環網設備間隔資源管理及備用間隔預留機制。排查環網設備間隔空余情況,新增環網設備預留旁路作業所需的備用間隔。
6)提高負荷密集區域站所分布,在一個站所需要檢修時,建議半徑300m之內至少有兩個存在備用間隔的其他站所,方便不停電作業旁路電源點的選取。電纜長度設置合理,建議不得大于300m,較長電纜應在300m范圍內設置環網柜等轉接裝置。
2.營造不停電作業環境,建立不停電作業分析評價體系
依托新吳城公司帶電作業技術力量的支持,2020年通過朝陽路改造和圓明路入地等不停電作業樣板項目,通過不停電作業與停電作業共同配合將整個工程拆分成帶電作業部分和停電作業部分,將多個用戶同時停電作業拆分成單一用戶獨立停電作業,新建聯絡轉移負荷等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時戶數將近1450。同時樣板項目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通過運維檢修部發文《昆山配網不停電作業委托流程實施說明》下發至各個部門,從而明確了不停電作業與停電作業結合過程中的作業方式、作業內容、作業聯系人、作業完成時間、帶電與停電交接負責人,確保整個工程準確有序的實施,沒有遺漏,建立不停電作業保障機制。
計劃在2021、2022年建立不停電作業常態計劃管理及分析評價工作:
1)昆山運維檢修部統籌蘇州供電公司下達的不停電作業年度指標和供電可靠性指標要求,制定不停電作業年度計劃并分解下達。
2)不停電作業中心應制定不停電作業月度實施計劃,本月將下月計劃根據相關時限要求,報送調度、運檢部及配電運檢中心審核。
3)不停電作業中心應根據月度計劃安排和一般消缺需要,進一步分解制定不停電作業周工作計劃,本周將下周計劃根據相關時限要求,報送調度、運檢部、安監部及配電運檢中心審核。
4)不停電作業中心應根據不停電作業實際開展情況填寫作業統計表。每周應及時報送作業統計表、周計劃執行情況至公司運檢部及配電運檢中心。
5)公司運檢部應定期開展本單位不停電作業工作分析與評價。對配網運檢單位不停電作業委托次數、不停電作業中心完成次數、人員培訓、“能帶不停”執行等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提升不停電作業開展質量。
3.整合資源壯大隊伍,提升不停電作業能力
充實不停電作業人員隊伍。2020年,不停電作業中心根據業務需求及開展情況合理制定不停電作業人員隊伍擴充計劃達到23人,同時制定新進作業人員招聘標準,確保作業人員具備較高能力素質。可通過集體企業直簽、勞務公司招聘等方式,擴充工作負責人和作業人員數量。加強不停電作業車輛及工器具配置。不停電作業中心根據人員數量和作業需求通過主業借用、省公司配發、集體企業采購、租賃等方式,提升車輛配置水平達到8輛。同時車庫、工器具庫房和工器具配置根據車輛和人員擴充情況同步考慮。同時根據不停電作業業務開展情況計劃在2021、2022年擴充不停電作業人員和不停電作業車5%-10%。
4.挖掘不停電作業潛力、推進復雜作業項目開展
2020年昆山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總次數應較2019年大幅提升,達到648次,其中三四類作業達到17次。2020年1-5月份共完成105個項目(162次),用戶工程69個(116次);消缺24個(32次);配網工程12個(14次);其中三、四類作業16次。可以實現2020年檢修消缺不停電作業占比80%,配網工程不停電作業占比30%,業擴工程不停電作業接火率70%的目標。在2021年,計劃實現檢修消缺不停電作業占比90%,配網工程不停電作業占比50%,業擴工程不停電作業接火率90%。在2022年,計劃實現檢修消缺不停電作業占比98%,配網工程不停電作業占比80%,業擴工程不停電作業接火率100%。在常態化開展一、二類帶電作業的同時積極探索新項目研發,開展“大范圍停電施工向分時段、分區域不停電作業轉變”、“旁路作業法”、“0.4千伏低壓不停電作業”等課題研究,不斷提高三、四類帶電作業比例。
(三)實施配電網建設施工提升專項工程
1.深化配電網標準化建設,提高配網建設施工質量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建設改造“十四五”規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安全可靠、堅固耐用”的原則,堅持需求導向、精準投入,落實“四個一” 的工作要求,將公司配電網技術導則、典型設計和標準物料等標準化建設成果落實到配電網建設改造全過程,實現標準物料和典型設計100%。
在專業管理范圍方面,圍繞標準化創建工作考核指標體系,貫徹落實《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 和《配電網技術導則》,從規劃方案、設計圖紙、施工建設到驗收整改,建立起以一流配電網為導向、以配網百佳工程為指導,配網工程優質率達到100%。
2.推進配網自動化技術應用,提高配電自動化實用化水平
預計在2020年將完成1201臺FTU、956臺DTU的建設任務,實現1290條配網線路的自動化全覆蓋。在2021年完成所有設備終端的缺陷處理和加密調試,保證所有設備終端年在線率達到95%以上。同時加快調試投入自動化線路的全自愈功能,力爭在2022年實現故障隔離和恢復的全自動。對于暫時不具備自愈條件的線路,加快投入FA交互式功能,優先根據自動化主站推送策略開展故障查找和故障恢復。
(四)實施配電網精益運維提升專項工程
1.加強配網運維管理,精確掌握配網設備運行現狀
加強巡視隊伍管理,提高巡視質量,優化消缺機制,強化缺陷處理的過程管理,缺陷處理環節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流程閉環。加強對老舊設備的檢測管理工作,開展配網設備狀態評價和精益化診斷,利用紅外測溫、開關柜局放、電纜介損與震蕩波等檢測技術,及時發現并消除設備存在隱患。通過掌握配網運行狀況,結合故障情況開展月度故障分析,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故障次數。2020年,實現百公里線路全口徑故障次數要求整體下降不低于20%,百公里線路故障強停率(除用戶故障)下降不低于20%,2021、2022年分別在上1年的基礎上再逐年下降5%。
2.開展配電線路精益化運維,提高線路運行可靠性
加快落實2019年重復故障線路整治措施,實時通報2020年線路重復故障情況,及時查明當月線路重復故障3次及以上原因,采取“一線一策”原則,通過運維及工程改造等手段開展整治工作。加強配電設備防外破治理,采取“一點一措”方式,以線路為單元,全面落實線路防外破、防小動物等措施,保證線路安全運行。根據季節性特點開展防鳥害治理、防汛及防凝露排查等工作。結合“無樹線矛盾”管理年專項活動,開展配電線路通道清理工作,加強樹線矛盾整治力度,建立樹線矛盾“一線一冊”檔案制,與地方經信委相關政府部門溝通協商,提高治理成效。對于2020年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要形成典型性經驗,以便在2021、2022年持續有效開展。
三、保障措施
1.加強停電計劃精細化管理,實現全年考核目標
結合上級公司指標壓降要求和各網格內配網工程情況,下達年度供電可靠性目標,按月分解,動態預警,按照“月度柔性平衡,季度剛性執行”的原則進行停電時戶數預算式管控。動態調整預算差額至剩余季度,形成“獎懲分明”的流程機制,有效促進項目管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初設環節考慮不停電作業。做到預安排停電計劃“先算后報、先算后停”,實現可靠性指標能控在控。2020年1-5月昆山公司農網停電時戶數21918.34,供電可靠率99.975%,供電可靠率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5%,力爭在2020年底實現供電可靠率99.9548%的目標。
2.實行停電分級審核,逐步優化地區網架
進一步完善停電分級審核工作機制,超80時戶或超4小時的停電計劃須召開專題會,由申請單位、運檢單位、調度單位聯合評審,并簽字確認;超150時戶或超6小時的停電計劃,應由其運檢部和分管副總簽字確認;超200時戶停電計劃,應由市公司運檢部和分管副總簽字確認,并須同步上報相關網架和設備優化方案。對外停電超400時戶的主網停電計劃,縣公司運檢部應參與專題討論并簽字確認;縣公司對外停電超800時戶的主網停電計劃,應上報市公司運檢部審批確認后方可執行,同時在基建項目中考慮網架優化。
3.開展城農網升級改造,推動配網標準化建設
配電網標準化建設將資產全壽命周期理念、標準化建設成果、管控手段要求落實到配電網建設、改造、運維的全過程,加強運檢與發展、營銷、基建、物資等相關部門的橫向協同,在規劃修訂、項目需求、計劃下達、物資采購和營配調融合等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溝通、密切配合,營造全員參與創建活動的良好氛圍。 從組織體系、項目需求、設備選型、建設工藝、管控信息等五大類要求,逐條內容落實相關部門責任,月度進行評估,最終取得配電網標準化建設成效。
4.提高思想認識,強化過程管控
提升公司供電可靠性和不停電作業管理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供電服務水平,是公司全面貫徹國家電網公司新時代戰略體系部署和高質量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行動方案,確保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各部門要建立協同機制,加強過程管控,定期組織專題分析,及時上報工作進度。結合重點任務要求,全面提升全員不停電作業意識,逐步將不停電作業作為常態,將停電作業作為非常態,穩步推進供電可靠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