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文

摘 要:本文聚焦C銀行個人貸款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操作風險,采用調查問卷與結構方程模型等實證分析方法,對C銀行個人貸款風險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C銀行個人貸款風險因素,并據此提出了有效管控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 ?個人貸款 ?風險評價 ?風險管控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1(b)-044-02
個人貸款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最為重要的業務板塊。本文以C銀行為研究對象,重點針對個人貸款風險進行識別、評價與管控分析。
1 C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現狀及風險類型
1.1 C銀行及其個人貸款業務現狀
個人貸款業務是C銀行的一項基礎性業務,不斷提高個人貸款業務的管理能力是C銀行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重點的戰略方向。通過對C銀行在近三年來的個人貸款余額公開數據進行分析能夠發現,近三年間C銀行個人貸款余額增加速度顯著,總增長增幅超過165%,大大高于其他業務品種貸款的增長規模。
1.2 C銀行個人貸款風險類型
1.2.1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與同業競爭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在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發生以來,由于國家宏觀市場存貸款基準利率相關政策的變動,使借貸人采用提前還款、逾期還款、拒絕還款等決策,進而對銀行的借貸資產產生沖擊的一類負面風險。此外,還有同業競爭風險。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例,當前C銀行所在城市的各大國有商業銀行在LPR利率市場化改革前后均處于同一水平,其中C銀行首套房住房貸款利率均高于其他國有商業銀行水平。在審查審批方面,雖然C銀行已經成立了專職專責辦理個人住房貸款的事業部,但審查審批權均集中在省行,其在審批的流程和審批的制度方面并不具有較高的核心競爭優勢。
1.2.2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借貸人或者交易方不按照事先合同約定的事項如期地承擔還款義務,使商業銀行所承擔的一類借貸資產損失的風險。當前C銀行面臨著較高的信用風險。特別是在個人貸款業務中,由借款人償債能力下降、不良信用記錄或主觀惡意違約所導致的無法按期還款情況時有發生。另外,隨著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增速逐漸疲軟,實體經濟的發展遭到一定的瓶頸,就或多或少地將會波及一定規模的借貸人影響其償債能力,從而使C銀行的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貸款增量均有所提高。
1.2.3 操作風險
在操作層面,對客戶所提供的貸款審批資料進行審查的難點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客戶所提供的貸款資料大多為近半年內的銀行流水,很難判斷借款人的長期資金情況和資金使用規律;二是商業銀行個人貸款的主要類型是個人貸款,由于商業銀行不必為借貸人提供房屋首付發票,因此可能導致首付情況難以審核的情況,很難做到全流程追溯借款人首付出資的真實性。
2 C銀行個人貸款風險評價——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例
結合C銀行當前的個人住房貸款風險管理現狀,設計了《C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風險影響因素調查問卷》。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88份。對回收的問卷數據進行基于因子載荷的一致性檢驗后發現,所有題項的因子載荷均高于推薦標準,這意味著本文所設計的調研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水平。
(1)采用結構方程模型 (SEM)來構建“C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風險評價”的整體SEM模型,并針對不同風險因素對C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穩定性影響的路徑系數與擬合度指數進行分析,再應用AMOS5.0結構方程模型計量工具進行實證經驗。
(2)采用修正指標對初始結構方程模型中不符合推薦值標準的變量進行修正。檢驗結果表明,不同變量間的作用路徑系數均高于推薦值標準,這意味著不需要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深入估計。為進一步分析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利用AMOS統計軟件計算二階因子作用,結果發現 (如表1所示),所有潛變量的作用路徑系數均高于統計顯著性標準值,表明當前C銀行所面臨的三類風險均對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具有顯著影響。
3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當前C銀行個人貸款風險受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操作風險的影響較為顯著,其中信用風險的負向沖擊程度最為顯著,市場風險次之,最后為操作風險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應從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操作風險等方面加強風險管理。
3.1 信用風險防控建議
第一,信用風險識別階段的防控策略。一方面,通過組建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實踐性的宏觀政策與行業研究部門,明確銀行個人貸款信用風險的發生機理。通過對宏觀指標及行業的預測和預警,分析當前國內外宏觀環境對個人貸款申請人還貸意愿的影響,進而對借貸人在遠期所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進行科學精準地研判。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應通過減少財務信息不對稱、稅務查詢、賬務核查、相互核對驗證、科目核查等方式對借貸人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與無形資產信用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真實地把握[1~2]。
第二,信用風險計量階段的防控策略。商業銀行可以從信用風險評級權限與外部機構進行橫向合作等方面來不斷改進和完善信用風險的評級系統,可以適當采用外包手段來不斷優化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評級的流程和分析指標,并不斷更新作為評級基礎的行業平均指標,并將外部評級機構所得到的評級結果與銀行內部的信用風險評價結果進行橫向對比,以得到符合商業銀行當前信用風險實際表現的評價結果。
第三,信用風險監控階段的防控策略。(1)可以采用外包或者采購成熟可靠的風險監控系統的做法,使商業銀行能夠在短時間內針對較為突出的個人貸款風險進行科學監管。(2)還應持續從自身的風險監控程序、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風險監控質量等方面來不斷增強商業銀行個人貸款信用風險的監控力度。(3)應從以往單純以業績為中心的考核轉向以信用風險管理質量和利潤考核并重的考核體系。比如可將預警信息報送質量、貸款不良率、考核風險金均作為商業銀行個人績效考核的具體指標。讓相關的從業人員在關注個人貸款信用風險信息質量同時,亦注重降低不良個人貸款的發生率。
3.2 操作風險防控建議
第一,加強貸前調查。商業銀行應該強化在貸前環節的調查,確保抵押物的質量和資產狀況真實可靠。要針對性地設定清晰明確的貸前調查目標,動態地針對核查工作的落實情況和質量進行持續地檢查。同時,一線業務人員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和風險防范意識,要基于巴塞爾協議所規定的分級風險監管體系,針對性地進行相關借貸資質信息的收集與核查工作,對于不符合相關規定條件的客戶堅決予以拒絕。
第二,加強貸中審核。商業銀行應當結合我國銀監會及總行所出臺的相關個人貸款政策,從審查審批和授信發放兩個維度來不斷強化個人貸款的貸中審核——需要重點針對借貸方的征信、購房和貸款條件、還款能力以及抵押物市場價值等方面內容進行核查。在授信發放的工作中,還需要針對資料完備程度、借款和購房合同等相關資料進行逐一審核。當出現相關資料信息不一致的情況時,必須及時進行問題的排查和原因的分析,以強化對于貸款發放的合規性與針對性的監管。
第三,加強貸后管理。商業銀行應當持續完善個人貸款電子臺賬,準確地分析涉及貸款、樓盤、檔案和抵押品等其他關鍵信息的變動,確保銀行能夠重點針對抵押物價值的變動以及借貸人償債能力的變化,進行科學地預測和分析。當出現借貸人違約的情況時,能夠做到及時與其進行聯系,并可通過智能化的催收系統進行應收賬款的催繳工作。
3.3 市場風險防控建議
一方面,強化因市場動蕩所導致的抵押物價值貶值的管理。商業銀行可通過Excel臺賬對于抵押物有關的信息進行針對性地記錄分級,使后期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對抵押物的分類進行針對性地監管。從而使相關的監管人員能夠從現有的臺賬信息中準確地獲得與抵押物價值變化相匹配的數據,確保相關監督管理人員和一些業務操作人員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個人貸款抵押物價值的變動情況[3]。
另一方面,合理使用借款人人身保險等財產保險制度。商業銀行應首先明確目標人群,特別是明確需要購買人身保險的客戶,使借貸人人身保險的承保要求與銀行的期望值相匹配。此外,還要優選保險公司、精選產品種類。銀行可進一步強化與以工銀安盛和平安保險公司為代表的一類第三方保險機構間的財產保險合作,開發與商業銀行現行個人貸款客戶的行業類別、借貸資質相匹配的保險產品品種,以進一步壓低保險費率,使商業銀行、第三方保險機構與個人貸款客戶實現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王秋慧.論商業銀行個人貸款風險的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155.
方匡南,吳見彬.個人住房貸款違約預測與利率政策模擬[J].統計研究,2013(10):54-60.
胡啟華.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風險及其控制[J].南方金融, 2018(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