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華 陳可昕 駱甫卓 劉亞新 朱秀閣



摘 要:本文以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的226篇文獻作為研究樣本,利用知識圖實證分析方法和CiteSpace軟件,系統梳理了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的研究力量、研究重點和各階段研究熱點等信息,發現在該領域多數學者和機構的研究都較為獨立,學者們普遍關注的細分領域有滿意度、體驗和服務質量等研究,目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是“大數據”和“可持續旅游”。
關鍵詞:主題酒店 ?知識圖譜 ?CiteSpace ?研究熱點
中圖分類號:F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1(b)-091-04
主題酒店是我國酒店業發展舞臺上的一種新興業態,但目前在國外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相關研究也較為前沿。而目前國內對主題酒店領域主要是進行案例總結研究、案例發展對策研究,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較少,知名的研究學者也較少,在該領域也缺少對國際研究的梳理和綜述。因此,本文選擇以一種國際化、全球化的視角,借助常用于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而還未在旅游學界普及的CiteSpace工具,以來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的文獻為研究樣本,以探求主題酒店的國際研究現狀、知識基礎和各階段研究前沿,從而為今后學者研究主題酒店提供去主觀化的、基于客觀科學計量方法的理論借鑒。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的是知識圖譜實證分析方法,采用的軟件是CiteSpace,CiteSpace是一款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陳超美教授及其團隊開發的、著眼于分析科學研究中蘊含的潛在知識的一款引文分析軟件。它基于庫恩的科學發展模式理論、普萊斯的科學前沿理論、蘭諾維特的社會網絡分析結構洞理論、科學傳播的信息覓食理論和知識單元離散與重組理論,最初只用于文獻共被引分析,隨著其被不斷更新,目前還能實現作者、機構、國家/地區之間的共現分析[1]。
1.2 數據來源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的權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與廣泛認可。筆者通過鄭州大學圖書館資源庫進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設定主題為“theme hotel”與“themed hotel”,時間跨度為所有年份進行文獻檢索,經過篩選與剔除,最終得到了226篇發表于2001—2020年的國際主題酒店研究相關文獻,作為本次研究的文獻樣本。
2 文獻計量分析
2.1 國際主題酒店的研究力量分析
2.1.1 發文作者分析
通過用CiteSpace對發文作者進行共現網絡分析,可以得到作者單獨的發文數量及彼此之間的合作關系。圖1是發文作者共現圖譜,圖中每一個發文作者都用一個圓形的節點表示,節點越大表示該節點所代表的作者的發文數量越多。部分節點之間由線段進行連接,這表明部分作者彼此之間存在合作關系,線段的粗細反映出了關系的緊密程度,線段越粗表明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越緊密,反之則越弱。如果節點沒有被線段連接,則表明其所代表的作者是獨立的。
由圖1可知,Law、Brochado和Hung是發文數量最多的三位學者,其次是Guillet、Okumus和Rodrigues三位研究者,他們可以算是研究的核心作者。其中Law形成了以自己為中心并包含Guillet的最大知識群組,Brochado和Rodrigues的合作關系較為緊密,成果也相對較多,Hung是相對較為獨立的研究者。
除了Law和Brochado分別為核心人物形成了知識群組之外,Robinson、Kralj、Solnet和Goh四人也形成了一個知識群組,其余的為兩人合作或者作者獨立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國際主題酒店研究相關領域只有少數學者形成了知識群組,多數學者研究較為獨立。
2.1.2 發文機構分析
在CiteSpace中,選擇“institution”進行分析,可以實現如圖2所示的研究機構可視化分析。同時在CiteSpace中,可以看出發文數量前10的機構由多至少依次是香港理工大學、格里菲斯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莫納什大學、哈佛大學、昆士蘭大學、阿米提大學、中山大學、迪肯大學和薩里大學。其中香港理工大學發文數量最多,高達23篇,是唯一一個發文數量大于10篇的機構,其中介中心性也是所有機構里最高的,在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有相對較高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香港理工大學也與不少機構有較強的學術聯系和合作,如與香港大學、澳大利亞的迪肯大學、中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等。這也說明其在自身良好發展的同時,較為注重對外開放、交流與合作。
除了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機構群之外,發文數量排名第2的格里菲斯大學也與莫納什大學、昆士蘭大學、科廷大學、悉尼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等機構形成了合作機構群。不難發現,在國際主題酒店研究相關領域形成的合作機構群與地緣有很大關系,形成合作關系的機構在地理位置上都較為接近,如第一個以香港理工大學為核心的合作機構群主要以中國的研究機構為主,而第二個以格里菲斯大學為核心的合作機構群則主要以澳大利亞的研究機構為主。
2.2 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是每篇文獻必有的,其高度概括了文獻的主要內容。通過分析每一個關鍵詞的頻次、突顯度以及關鍵詞與關鍵詞之間的關聯度,可以發現某一領域研究的重點主題、熱點話題和未來趨勢。利用CiteSpace對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可以得到如圖3所示的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關鍵詞共現圖譜。
2.2.1 重點研究領域分析
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我們還能整理得到如圖4所示的排名前12的關鍵詞頻次及其中介中心性圖,按頻次由高到低,依次是酒店 (hotel)、旅游業 (tourism)、接待 (hospitality)、滿意 (satisfaction)、影響 (impact)、感知 (perception)、服務質量(sercice quality)、酒店業 (hotel industry)、體驗 (experience)、工業 (industry)、社交媒體 (social media)和口碑 (word of mouth)。以中介中心性大于0.1即有絕對強影響力為判斷依據,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前3位關鍵詞,其他關鍵詞沒有較大影響力,排除研究選題為“國際主題酒店”其中包含“酒店”以及酒店本身屬于“旅游業”,這說明在國際主題酒店這一領域的細分領域中其實是缺少有絕對強影響力的研究主題的。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綜合關鍵詞頻次和中介中心性,選擇satisfaction和impact等相對受關注的領域進行分析。
(1)滿意度研究
Nasution等學者從服務提供商的價值和客戶的價值兩個角度考察了客戶價值,結果表明,有必要調整管理和客戶觀點,以優化交付和體驗到的客戶價值。具體而言,酒店應投資于客戶理解和客戶聯系活動[2];Jiang等學者通過探索目的地形象與成功的目的地營銷的訪問者的喜好和對場所的依戀兩個關鍵指標之間的關系以促進目的地營銷[3];Tussyadiah等學者研究探索了在線評論中的關鍵內容和主題,以解釋客人尋求的點對點 (P2P)住宿的主要服務屬性[4];Cheng等學者通過經驗調查了酒店客戶的在線評論內容發現位置及房間的美感和主人的好客程度決定整體信任感和滿意度[5]。
(2)影響及影響因素研究
Kong等學者概述了有關中國酒店業發展在1984—2007年的英語文獻,總結了影響酒店發展的因素,發展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問題[6];Su等學者采用多級回歸模型以測試與主題、媒體、特征和時間有關的14個基本因素對喜歡酒店相關帖子、在帖子下發表評論或分享帖子的粉絲的影響情況[7];Nunkoo等學者以飛地旅游業為研究對象發現其發展會帶來一些環境和社會經濟效益,特別是在可持續酒店經營,賦予當地社區和婦女權力以及創業機會方面[8];Kwok等學者以在線評論研究為主題框架探究了從業者可以全面了解在線評論關鍵影響因素之間的動態關系[9]。
2.2.2 階段性研究熱點分析
突顯詞是關鍵詞某時期突然增加或者使用頻次增長明顯的關鍵術語。通過突顯詞可以展示國際主題酒店研究各階段關注的熱點領域。如圖5所示,在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共得到21個突顯詞,從時間序列來看,2010年及以前的突顯詞為business、design、customer service quality和ageing;2011—2015年的突顯詞為accommodation、absorptive capacity、cancer、hotel industry和perception;2016—2017年的突顯詞為innovation、choice、luxury hotel、social media、behavior、knowledge、motivation、hotel review和management;2018年及以后的突顯詞為firm、big data和sustainable tourism。從突顯詞出現的時間節點看,可以發現國際主題酒店研究是緊跟時代發展節奏、注重利用新技術的,尤其是在2018年及以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學者們做研究也善于將其運用。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旅游研究領域亦是如此,旅游可持續發展也得到了學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3 結語
本文采用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知識圖譜分析方法,從發文作者、發文機構、發文國家或地區、研究重點和各階段前沿等角度對2001—2020年WOS核心合集數據庫中有關主題酒店的相關文獻進行科學計量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結論:第一,從發文作者看,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只有少數學者形成了知識群組,多數學者研究較為獨立;第二,從發文機構來看,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形成了分別以香港理工大學為核心的中國地區和以格里菲斯大學為核心的澳大利亞地區兩大結構合作群;第三,從研究重點來看,國際主題酒店研究領域學者普遍關注滿意度、服務質量、影響及影響因子等研究;第四,從研究熱點來看,目前國際主題酒店的研究熱點是“大數據”和“旅游可持續發展”,體現了學者們研究注重利用新技術的同時也非常關注環保和生態問題。
參考文獻
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2-3.
NASUTION H N,MAVONDO F T.Customer value in the hotel industry:What managers believe they deliver and what customer experie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8,27(02):204-213.
JIANG Y Y,RAMKISSOON H,MAVONDO F.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Visitor Experiences: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2016,25(06):653-675.
TUSSYADIAH I P,ZACH F.Identifying salient attributes of peer-to-peer accommodation experience [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7,34(05):636-652.
CHENG X S, FU S X,SUN J S,et al.An investigation on online reviews in sharing economy driven hospitality platforms:A viewpoint of trust [J].Tourism Management,2019,71:366-377.
KONG H Y,CHEUNG C.Hotel development in China:a review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21(03):341-355.
SU N,REYNOLDS D,SUN B X.How to make your Facebook posts attractive A case study of a leading budget hotel brand fan pag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5,27(08):1772-1790.
NUNKOO R,RAMKISSOON H.STAKEHOLDERS'VIEWS OF ENCLAVE TOURISM: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16,40(05):557-588.
KWOK L,XIE K L,RICHARDS T.Thematic framework of online review research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n seven maj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journal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7,29(01):30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