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丹
摘 要:作為公共財政體系的有機構成,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尤其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情況下,非稅收入已成為增強政府調控能力的重要財力。雖然在提高政府服務管理水平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與漏洞仍然不能忽視。當前非稅收入的管理仍然需要強化,因此本文就主要圍繞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希望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非稅收入 ?收繳管理 ?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1(b)-144-03
隨著政府減費清負政策的大力實施,政府非稅收入呈現遞減趨勢,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社會事務的監管者,更要不斷規范自身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行為,盡可能地減少非稅收入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保證財政資金來源的合理性和管理的規范性[1]。當前,非稅收入基本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但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過程中,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同時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和制約,嚴重影響非稅收入合法合規、應收盡收、及時上繳,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新時期伴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入推進,要格外重視對非稅收入的收繳管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管理質量和社會服務水平。
1 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分析
1.1 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的意識
就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情況及現狀來看,普遍存在缺乏對非稅收入收繳規范化管理的意識,在非稅收入資金管理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認識誤區。首先表現為一小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思想認識不到位,在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后,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和思路,仍違規使用過渡戶,將政府非稅收入視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自有資金,與財政稅收收入割裂,使得這部分非稅收入收繳的資金處于無序管理的狀態,很容易導致資金的濫用。其次表現為行政事業單位作為非稅收入執收單位,對自身職責功能不明確。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時,大多認為同級財政部門才是非稅收入主管部門,對收繳管理工作缺乏責任意識和清晰定位,對這部分資金征收時,存在輕征管、輕監督的思維,降低了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在新的預算管理機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要運用新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模式,大力推進非稅收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績效,避免出現非稅收入資金的收繳不及時、不到位現象[2]。
1.2 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流程不科學
非稅收入收繳流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程度,直接關系到非稅收入收繳工作的執行力,決定其執行效果。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收繳流程不夠科學規范的問題。一般來說,行政事業單位作為非稅收入的執收單位,要經歷以下五個流程:第一是開具非稅收入項目繳款通知單;第二是繳款人通過銀行柜臺、網絡支付等形式完成稅費繳納;第三是根據銀行繳款記錄和非稅收入項目繳款通知單向繳款人開具非稅票據;第四是非稅代理銀行將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并納入到非稅專戶中,上傳至非稅系統;第五是行政事業單位要對相關信息進行審核與核對清算,確保非稅金額準確無誤。在這個過程中,執收單位往往忽視了第一和第五這兩個重要環節:有的單位對非稅收入項目繳款通知單的內容格式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甚至跳過了繳款通知單開具這一步驟,直接開票。這就導致在開票環節,會因為缺少執收參照依據或依據內容不清晰而出現執收項目名稱混用、收費標準混亂等情況;有的單位尚未建立信息審核流程,對非稅收入標準、金額等數據審核不到位,影響了非稅收入管理的規范性。
1.3 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就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來看,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缺少有效的內部控制。首先就表現為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目錄及標準缺乏規范性。近年來國家取消了相當一部分的非稅應征項目,但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目錄修改不夠及時,仍然存在著違規收費的行為,也沒有根據國家政策來適時地調整收費標準。其次是表現為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尚未設立專門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機構,大多數是由事業單位財務預算部門代為執行,造成管理資源分散、職責模糊等問題。最后是表現為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監管制度、票據管理[3]制度都不夠健全,對于非稅收入缺乏集中的核算與管理,其資金收繳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缺少流程管控。
1.4 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過程中,之所以存在一系列不規范的行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財政監督與制約體系。在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之后,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執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科學的收入計劃編制,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法律和政策規定了解不透徹等問題,從而不能保證政府非稅收入的應收盡收和及時入庫管理。要解決好上述問題,關鍵就在于強化政府的財政監督與管控,但是目前政府財政等監管部門更加注重事后監管,缺少必要的事前指導和事中監督,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根據自身的行政執法權限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時,分散征收、獨自監管[4]的情況較為嚴重。
2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問題的對策研究
2.1 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管理意識
要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質量和水平,就必須要從強化思想認知入手,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管理意識,轉變管理思維,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我國當前政府非稅收入改革的需要[5]。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明確非稅收入所有權問題,清楚非稅收入的定位,非稅收入并非預算外資金,更不是事業單位的自有資金,必須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無權使用和支配非稅收入資金。同時,非稅收入資金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是財政收入的管理主體,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工作應當在政府財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其次,要求事業單位要構建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新思維與新方法,將這部分資金要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資金一樣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健全非稅收入預算管理制度,為財政部門提供精準、詳實的非稅收入計劃,保證財政部門能夠統籌安排、科學分配收入資金,實現非稅收入收支平衡,避免非稅收入資金的短缺或浪費。
2.2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流程
要保證政府非稅收入收繳工作取得成效,就必須要改進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流程,實施標準化操作。首先是要統一非稅收入項目繳款通知單內容格式,從源頭上規范非稅收入管理。非稅收入項目繳款通知單開具是非稅收入收繳流程的首要環節,繳款通知單內容是否規范直接影響到后續環節操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其重要性,統一和優化其內容和格式,使其符合規范化要求。同時要重視通知單內容數據的校驗工作,及時做好事前校正,從源頭上遏制收費亂象的發生。其次是要強化非稅收入收繳核查清算流程,加強環節控制。數據信息的審核與核對清算,是非稅收入收繳的關鍵環節,其執行力直接決定了非稅收入金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行政事業單位要實現流程控制目標,就必須建立非稅收入審查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數據統計分析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先進的數據比對模式,提高核算效率,為收繳核查清算工作提供及時、可靠、完整的數據信息,保證審查結果真實、精準、有效。
2.3 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體制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快建立健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體制機制,實行規范化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首先就要求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編制明確的非稅項目目錄,對于目錄之外的一律不允許收取相應的費用,同時還要根據國家政策來及時調整非稅收入收繳的具體標準,避免存在超標準收入的情況。其次就是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建立專門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機構,這樣也就能夠很好地避免存在職責交叉、多頭管理的情況[6]。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部門中,要重視人員配置和崗位設置,要設立收繳監督崗位,強化內部審計監督與審計評價,發揮好管理機構的獨立監督權,明確審計工作目標,實行必要的非稅收入會計記錄和統計資料保護,保證每筆收入有據可查,審計到位[7]。最后就是要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票據管理制度,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要增加票據管理這一重要內容,保證票據使用的規范性。行政事業單位要確保票款分離,制定相應的票據核算方式,規范票據領購與開票的流程,同時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具電子發票,方便對票據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與記錄,避免出現虛開票據、資金挪用等的不良違法行為。
2.4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外部監督與制約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外部監督,健全財政監督管理體系。政府財政、物價、審計等行政監管部門要明確職責,各自發揮好非稅收入監督管理的主體作用,在進行非稅收入收繳和財政分配的過程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收繳管理事項進行監督,對其合法性進行監控、檢查、稽核與督促。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各司其職,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責和行政執法權限來建立全過程監督機制。首先強化事前監督,物價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在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非稅收入收繳活動之前,對其征收項目、征收范圍、征收標準以及征收計劃編制進行審核,確保非稅收入收繳的合法性與合規性。其次是要做好事中監督,財政部門應加強日常性的監督和稽核,關鍵是要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進行清查,防止非稅收入過渡戶存在,避免資金坐收坐支、截留、滯留。并建立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征繳機構為對象的非稅收入動態監管工作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資金收繳范圍和金額進行校對、核查,保證收繳資金的及時和足額收繳。最后,是要重視事后監督,在完成一個周期的非稅收入收繳活動之后,財政部門要做好非稅收入預算審核,保證征收計劃的有效執行。政府審計等監管部門開展決算審查,檢查行政事業單位的執收活動是否合法,以及財政部門對非稅收入的監管是否到位,對審查結果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大眾進行公開,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
3 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財政監督和加強單位內部控制保證政府非稅收入應收盡收、不亂收、及時入庫,切實提升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吳淑輝.淺談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問題及管理創新[J].財會學習,2020(01):170-171.
王燕.探究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納稅,2019,13(23):9+12.
劉香三.關于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的規范管理及思考[J].財會學習,2018(25):184.
馮真.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2018(03):116-117.
胡海媛.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財經界,2017(20):119-120.
盧志霞.淺談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9):234-235.
朱林.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