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科技點亮生活,也加快了信息化教學的進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問題研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近日,在開封市實驗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會上,該校教師郭悅如是說。
以“提升信息素養(yǎng),引領教育未來”為題的專題培訓,是開封市實驗小學落實“以高質量發(fā)展為主線,開啟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的新征程”師訓工作目標的一次具體實踐。培訓中,剛參加完河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修項目培訓的郭悅做《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主旨分享。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預設資源,而是表現(xiàn)為實時的反饋與生成,既要考慮時空、人際和工具因素,更要合理使用教學設備和技術工具輔助教學內容。郭悅講道,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首先要營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探索課堂教學結構的根本性變革,實現(xiàn)教師主導,突出學生主體,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在提問環(huán)節(jié),開封市實驗小學青年教師劉嬌和李洋洋結合課堂教學,闡述了自己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的見解,反映了他們勤學樂思善辯的鉆研精神。郭悅熟練操作著學校新安裝的希沃白板,從基礎工具、學科資源、課堂活動等多方面展示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強大功能。便捷高效的交互式教學,讓參訓教師不時發(fā)出驚嘆。幸福洋溢在他們的臉上,收獲流淌在他們的筆下。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去。”此次培訓對提升科學素養(yǎng)、深化教師的信息化理念、提高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操作能力及運用水平意義重大。
(開封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