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曉宇
摘要:民航氣象人工觀測是保證飛機正常飛行的重要基礎,它關系著航空正常飛行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求民航氣象觀測人員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且能夠對航空氣象人工觀測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使其具有較好的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本文通過對氣象人工觀測的重要性闡述,分析了人工觀測和自動觀測區別,最后總結出航空氣象人工觀測的重點,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能使相關工人員的氣象觀測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航空氣象;人工觀測;重要性;要點
一、人工觀測的重要性
民航氣象觀測目前主要有人工觀測和自動觀測兩種方式,由于自動觀測系統的遙傳數據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面對一些特殊氣象監測時,必須采取人工觀測的方式,以此來確保航空氣象觀測的準確性。當前的人工觀測是自動觀測設備不能完全替代的一種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一些氣象情況復雜或是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必須采取人工觀測的方式來觀測天氣情況,結合當時的氣象條件進行綜合分析,最后才能做出當天氣象條件下飛機是否能夠安全起降的判斷。這里的臨時決斷及經驗判斷,是自動觀測設備不能做到的。在進行航空氣象人工觀測時,首要的原則就是將保證旅客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同時,民航氣象人工觀測過程中收集的氣象資料和數據,也能為航空氣象預報和相關科學研究提供有利依據,同時也為機場氣候分析和編制氣候志的資料收集提供良好基礎,從日常的氣象人工觀測數據和資料中,更利于分析機場周邊地域的氣候演變規律。
二、人工觀測與自動觀測的區別
1、人工觀測方式
人工觀測是通過觀測員肉眼和結合常規氣象觀測設備進行氣象觀測的一種人為觀測方式[1]。人工觀測的對象主要是機場涵蓋范圍內的氣象情況及特點,人工觀測的結果必須要真實客觀的反映出機場范圍內當前的氣象變化。在進行民航氣象人工觀測時,人工觀測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整個氣象觀測中占據著重要的主導地位,尤其是針對云、能見度、天氣這方面的氣象觀測必須要利用人工觀測的方式來進行,在人工氣象觀測過程中有著很大的主觀性,這也是與自動化氣象觀測最大的區別。
2、自動觀測
自動觀測是通過專門系統進行觀測,在系統自動氣象觀測動作中,不需要人工參與,自動觀測系統會將采集的數據和信息以編發報文的形式,自動傳送到系統終端來實現氣象觀測。自動觀測系統主要對溫度、溫度、氣壓、地面風速及風向、跑道視程、氣象光學視程等氣象要素進行觀測[2]。
三、民航氣象人工觀測的要點
1、天氣狀況的觀測要點
確保飛機安全飛行的天氣要素中,雷電天氣是最大和最危險的影響要素,在飛行員的飛行危機情況訓練中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利用細致的人工觀測能夠直觀的發現雷電天氣,但是人工比較難觀測的天氣現象主要為小雨和中雨天氣,如果不能準確預測機場范圍內的降水強度,會影響到飛機安全起飛和降落,所以人工觀測天氣氣象時,必須結合雨滴下降和地面積水情況,對于多跑道運行的機場,在以人工目測及自動觀測的機測降水量相結合的觀測方式,對降水量進行判斷,最終實現兩種觀測方式互相驗證和糾錯[3]。
2、能見度的觀測要點
能見度的高低對于飛機安全飛行有著重要影響,能見度較低時,會導致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難度加大,所以能見度不能達到飛行要求時必須停止所有飛行活動[4]。能見度的觀測主要依靠人工觀測方式,由于人工觀測的主觀性及光線影響,可能會導致人工觀測結果出現一定的誤差。所以在對能見度進行觀測時,需要熟練掌握能見度觀測的理論知識和技巧,例如什么情況下考慮空氣渾濁度或背景光亮度等對觀測數據的影響。
3、云的觀測要點
對于云的觀測主要為云高、云狀、云量,最常見的是低云氣象,如果云的高度低于機場運行最低標準時,可能影響飛行降落時飛行員對高度的修正,易出現復飛或飛行事故發生。由于云在天空中一直呈現不斷變化的形態,所以對于云的人工觀測有一定困難。也經常出現一些重要云不容易觀測現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觀測員必須準確判斷云狀、云高,多學習各類云的外形特點及所產生的天氣現象,再經過反復實踐練習,積累經驗,從而提升自己對云變化的過程和規律判斷能力。
4、風的觀測要點
風速、風向對安全飛行的影響較直接,風速過大或是風向過強都會影響飛機的操控性,容易發生飛機側翻或是飛機降落頭先著地等事故,所以航空氣象觀測中十分重視對風速、風向的觀測。雖然風速、風向的觀測屬于自動觀測范疇,但是由于自動觀測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硬件故障弊端,所以必須要將人工估算數據與自動觀測數據進行對比,二者數據差別不大時,才能按自動觀測數據進行上報,反之就要立刻對自動觀測設備進行檢修。
四、結語
雷電、降水、能見度、云等氣象因素直接影響著飛行安全,所以要從以上要素入手,總結民航氣象人工觀測的要點,這對于民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民航氣象人工觀測水平仍然有提升空間,作為氣象觀測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態度認真,深入學習相關操作規范和理論,多組織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演練,強化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實際業務操作的熟練程度。
參考文獻:
[1]周建華,耿家勤,李尊孝,等.民航地面氣象觀測技術 手冊[M].北京:中國民航,2007.
[2]馬玉清.上海浦東機場雷暴天氣要素的觀測分析 [J].空中交通管理,2011(1):33—35.
[3] 郭建業,袁新安,陳曉寧,等.中國民用航空志·中南地區 卷[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13.
[4] 蘇艷華.民航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展望[J].氣象科技進展, 2017(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