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松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中心醫院,內蒙古 赤峰)
患者女性,48歲,于2018年2月8日在赤峰市醫院行左乳腺癌切除后進行右側貴要靜脈PICC置管術進行靜脈化療治療,患者無置管禁忌癥,術后前3天按照護士交代注意事項逐步進行,無不適感,穿刺部位良好,無滲出、紅腫等癥狀,于術后第4天開始患者出現右上肢腫脹感,在市醫院進行了靜脈血管超聲檢查,發現貴要靜脈至腋下段靜脈血栓形成,復查患者的血常規及凝血功能,均未發現異常,穿刺點及導管內細菌培養結果均陰性。給予患者制動、抬高、給予低分子肝素鈣4100萬單位每日2次進行皮下注射2周后血栓未激化,但也無進展,右上肢仍是腫脹,經過評估后,為避免血栓脫落暫不能拔管,同時導管通??衫^續化療使用,同時繼續進行抗凝治療。該患者無高血壓、糖尿病、手術及輸血史,在市醫院進行治療1個月后患者帶管出院,同時口服利伐沙班繼續抗凝,后期每周來我院進行維護。
患者向我講述了相關經過,因在神經內科工作,我建議患者做了如下化驗:血常規,凝血四項、生化全項,肝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灲Y果回報:血常規、凝血四項均無明顯異常,γ谷氨酰轉肽酶(GGT)84 U/L,↑膽堿酯酶(CHE)3993 U/L↓,直接膽紅素(BDIL)7.8 μmol/L↑,磷酸肌酸激酶(CK)360 U/L ↑,同型半胱氨酸(Hcy)65.8 μmol/L ↑,甘油三酯7.48 mmol/L↑,總膽固醇5.6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9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76 mmol/L↑,載脂蛋白B1.22 g/L↑,靜脈血管超聲回報于前無明顯改變,穿刺點細菌培養陰性。
PICC血栓的危險因素:血流郁滯,血管內皮損傷高凝狀態、導管的位置,尖端位置,導管的大小,硬度、臥床不起、脫水、血管收縮、藥物的刺激性。
患者已按要求去做了為什么還是發生了血栓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知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種人體內的含硫氨基酸,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物。在葉酸、維生素B12的參與下,蛋氨酸與Hcy互變循環,為機體提供一碳基團,這個過程即Hcy的再甲基化代謝途徑,Hcy轉變成了蛋氨酸;在維生素B6參與的轉硫代謝途徑中,Hcy被轉變成了半胱氨酸;此外,Hcy也可直接釋放至細胞外液。以上是Hcy的3條代謝途徑,故當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或遺傳因素致上述代謝途徑中某些酶的缺陷,或食物中蛋氨酸含量過高時均可引起Hcy水平的升高。有研究顯示,吸煙、飲酒、飲用咖啡、雌激素水平下降及干擾葉酸或含硫氨基酸代謝的藥物或某些疾病也可導致Hcy[8]。
隨著國內臨床醫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危急重癥得到了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深靜脈血栓性疾病屬于一種在創傷患者中常見的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如若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治療將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血流的速度以及高凝狀態極大地影響著創傷患者的深靜脈血栓,在凝血因子以及炎癥因子的作用下導致深靜脈血栓的發生以及迅速發展[1]。D-二聚體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在診斷深靜脈血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起著一定的作用[2]。深靜脈血栓性疾病是一種在創傷患者中常見的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在凝血因子以及炎癥因子的作用下導致深靜脈血栓的發生以及迅速發展。其通過活化單核細胞以及內皮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同驅化因子,從而進一步激活凝血系統[4-6]。D-二聚體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在診斷深靜脈血栓性疾病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能為深靜脈血栓性疾病患者提供更為科學準確的診斷依據,使其能夠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對其預后有著重要作用[3]。
該患者生活習慣:平時飲食不愛吃青菜,喜油炸、海鮮類食物,因化療為保證營養,患者更是大量的食用海鮮,牛羊肉,雞肉及中藥類等補品,化療后患者體虛,不愛活動。
治療及護理:可預防及治療高Hcy血癥的藥物: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甜菜堿、依那普利葉酸片(依葉片)、依那普利葉酸片是治療H型高血壓和我國預防腦卒中的新思路[8-10]。患者于4月8日開始請血管外科醫生會診后繼續給予低分子肝素鈣4100 U,2次/d皮下注射使用15 d后改為波立維75 mg每晚1次口服,監測凝血功能,神經內科醫生根據患者的化驗結果建議口服葉酸片2.5 mg,1次/d、維生素B6片1片,2次/d、甲鈷胺片1片,3次/d,同時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囑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減少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玩手機,睡覺時避免置管側受壓,繼續每周更常規維護,每月1次同型半胱氨酸的值,血常規,凝血,血糖血脂的變化,患者的各項指標均程逐漸下降趨勢,每半月超聲檢查血管的血栓情況,于5月7日復查超聲回報,腋下靜脈段血栓減少,至9月18日患者再次復查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均已接近正常值,超聲回報血栓完全消失,符合拔管條件,順利拔管。
PICC血栓的危險因素已不止是血流郁滯,血管內皮損傷高凝狀態、炎癥、藥物的刺激性。PICC置管術前術后均要進行嚴格的評估,以往單純的常規評估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血栓風險因素,置管后應加強健康宣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不良嗜好;鼓勵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雜糧,合理蛋白質飲食,以增加天然的葉酸與B族維生攝入量,避免Hcy的出現。臨床醫生也需充分認識Hcy的危害,對Hcy高血癥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將風險盡可能降低[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