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德成 馮少彬 寧宇 王朋輝 董花花 (黃河三門峽醫院急診科,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心衰)即伴左室射血分數(LVEF)趨于正常水平,且伴心衰表現和體征,但心臟舒張功能發生障礙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射血分數保留心衰主要是指心腔僵硬度擴大,心室主動松弛能力損傷,充盈受損導致心搏量下降及心室舒張膜壓明顯上升,收縮功能正常誘發的心衰〔2,3〕。臨床調查顯示,射血分數保留心衰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受到臨床關注,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4,5〕。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射血分數保留心衰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旨在探討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對射血分數保留心衰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對無創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射血分數保留心衰患者83例,參照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6〕中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射血分數保留心衰相關診斷標準;②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Ⅱ~Ⅳ級;③年齡≥24歲;④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伴致命性心律失常或者心源性休克;②急性肺水腫;③合并嚴重肝腎、心肺功能異常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婦女。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與觀察組42例。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29~76歲,平均(53.24±5.26)歲;LVEF(50.38±3.71)%。觀察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27~79歲,平均(52.81±4.87)歲;LVEF(50.91±4.32)%。兩組基線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采取常規治療,包括降壓、降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生產單位: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612031)2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心衰合劑,組成包括黃芪30 g、桑白皮15 g、葶藶子15 g、赤芍15 g、車前子15 g、益母草10 g、丹參10 g、雞內金10 g、防己10 g、五味子10 g,取煮藥,服用為100 ml/次,3次/d。兩組療程均為12 w。
1.3療效標準〔7〕①顯效:患者經過12 w治療后心功能提高2級及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②有效:患者經過12 w治療后心功能提高1級及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③無效:患者經過12 w治療后心功能無改善及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
1.4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漿N末端前體腦利鈉肽(NT-proBNP)變化,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抽取3 ml患者外周靜脈血,于清晨抽取,離心,分離血清,置于-20℃下保存待測,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測定BNP水平;②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無創血流動力學變化,包括心臟指數(CI)、心輸出量(CO)、心縮力指數(HI),采用WA-820數字化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儀檢測;③觀察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6MWT)和LVEF變化。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漿BNP水平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血清BNP比較無統計學意義〔(3 198.82±343.49)、(3 213.27±415.62)ng/L,t=0.173,P>0.05〕;兩組治療后血漿BNP降低〔觀察組(894.23±108.97)ng/L,t=41.446,對照組(1 487.32±241.31)ng/L,t=22.995,均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漿BNP明顯低于對照組(t=14.488,P<0.05)。
2.3兩組治療前后無創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CI、CO和HI比較無統計學意義(t=1.044、0.269、0.330,P>0.05);兩組治療后CI和CO顯著降低而HI顯著升高(觀察組:t=15.950、14.422、20.078,對照組:t=9.744、7.505、6.734,均P<0.05);觀察組治療后CI和CO顯著低于對照組,而HI顯著高于對照組(t=8.094、6.476、9.495,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無創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
2.4兩組治療前后6MWT和LVEF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6MWT和LVEF比較無統計學意義(t=0.303、0.599,P>0.05);兩組治療前后LVEF比較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t=0.563,對照組:t=0.675,P>0.05);兩組治療后6MWT明顯增加(觀察組:t=24.257,對照組:t=19.127,P<0.05);觀察組治療后6MWT明顯高于對照組(t=10.706,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MWT和LVEF變化比較
目前,最新的心衰指南中以LVEF為依據,將其范圍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其中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主要是指LVEF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一種心力衰竭,無明顯的收縮功能障礙,早期識別率低〔8,9〕。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尚未完全闡明〔10~12〕。臨床上單純采用西醫治療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13,14〕。 中醫學認為心衰屬“心悸”、“胸痹”等范疇,認為其病機為陽虛血瘀,屬本虛標實〔15~17〕。本研究采用心衰合劑治療,組成中黃芪具有補益元氣,扶正固本功效,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功效,葶藶子具有養陰生津、瀉火解毒功效,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功效,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功效,益母草具有溫陽利水功效,丹參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雞內金具有健脾胃、消積滯功效,防己具有利水消腫、益氣功效,五味子具有養心益氣生津功效。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抑制炎癥、抗氧化、逆轉心肌纖維化及改善內皮功能等作用。本研究提示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提高療效;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增加6 min步行試驗;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改善無創血流動力學。血漿BNP是重要的一種心衰客觀指標,不僅能夠用于心衰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同時能夠反映心衰的即刻變化,評估其預后及嚴重程度〔18〕。本研究提示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可降低血漿BNP水平。 綜上所述,心衰合劑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對射血分數保留心衰患者臨床療效明顯,且可改善患者無創血流動力學,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