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疫情狀態下,研究生招生復試的變與不變,分享了網絡復試的具體實施方案,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研究生? 網絡復試? 實施方案
庚子歲首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影響了高校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倳浿赋觯簣猿衷诔B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要化危為機,統籌推薦各項工作。2020年4月14日教育部召開視頻會議,部署研究生復試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確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嚴格管理,穩妥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在上級疫情防控要求以及當前形勢的背景下,采用網絡遠程復試的方式是的此次研究生招生復試的最佳方案。
一、網絡復試的必要性與方案制定原則
研究生招生網絡復試不僅是面對疫情新常態下的一個新考題,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考試實踐,更是一次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機遇。考生通過參加國家統一考試并通過所報考學校的分數線,進入復試環節,在此之前是對考生基礎知識、基本專業知識和考試能力的初步考察,考核內容具有通識性。對于研究生的選拔,合格的科研人才是選拔的重點,其中就包括治學態度、表達能力、心理素質、科研能力、科研潛力和創新能力等。由此可見,考官與考生的互動能夠進一步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培養潛力,復試是實現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科學選材、提高招生質量的重要制度保障。選拔合格的科研人才,必須要對考生進行全面的考察。
此次遠程復試是一次新的嘗試和挑戰,但方案制定中都應該把握其變與不變。首先,復試方案的制定必須有依據,應落實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實施層面,應在復試組織單位黨委和招生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第二,復試內容和范圍不應有變化,我們在以往常規的現場復試中,內容包括筆試和面試,其中面試包括外語面試和綜合面試:筆試主要為專業課知識的測試,考察學生對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考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外語面試測試外語聽和說的能力以及對專業詞匯的掌握情況;綜合面試突出考察考生的治學態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表達能力、治學態度、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第三,復試評分標準和比例范圍不應有變化。以上是我們在招生復試中應把握的三不變原則。
正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影響,常規的復試工作發生了變化:變化一是復試的形式,由實地變成了遠程;變化二是增加了疫情防疫的要求;變化三是增加了技術支持。以下對網絡復試實施的具體方案進行分享與探討。
二、網絡復試的實施方案探討
網絡復試是一個大型的系統工程,系統里面的各元素是可以借鑒的,在把握三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需要在變化的元素中下功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復試平臺。根據教育部的總體部署,考慮到遠程復試的安全性和公平性,要求網絡復試過程中,考生應采用雙機位,一臺設備用于遠程復試,一臺設備用于遠程監控。通過此次的實踐,建議可采用騰訊會議和釘釘來實現,其中騰訊會議用于考生遠程復試,釘釘用于遠程監控。
2、人員安排。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工作人員和考官實地參加復試的組織工作。每一個考場安排3名工作人員,其中2人負責現場的考務工作,如跟考生發放通知,叫號,監考,身份核驗、做好考場記錄等,另外一名為技術人員,負責考前軟硬件設備的準備工作,全程錄像工作,處理復試過程中出現的設備和網絡問題。
3、筆試組織。以往現場筆試是學生實地進入考場,由工作人員分發試卷進行答題,考試結束后由工作人員收試卷。此次遠程筆試,紙質的試卷是以電子的形式呈現在考生面前。建議可采用問卷星等調查問卷軟件,將考題鏈接提前準備好并設定考試時間和結束時間,由考生將考卷回傳,以此來代替發放和接收試卷。建議將鏈接提前公布,由于系統設定了答題時間,考生在規定時間點才能看到考題,工作人員在現場可節省發放試卷的時間,更多關注考場秩序的管理,提高了現場組織的工作效率,進一步保障了復試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4、復試分組。由于受到目前平臺軟件功能、網絡承載能力和硬件設備等的局限性,在保證考生雙機位在一個屏上,最大限度6個學生為一組。工作人員設定騰訊和釘釘會議號,在不同的時間段,組織不同的考試??忌鶕纸M的安排,在相對應的時間,進入騰訊會議和釘釘參加考試,工作人員始終在同一個考場工作。
三、網絡復試的改進措施
經過此次大型網絡復試的演練與實踐,以網絡形式進行招生工作趨于常態化。為了進一步提高招生質量,還應在一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進: 首先是制定多樣化網絡平臺預案。網絡復試是否能順利進行,取決于網絡的質量,所以要有多種平臺作為預備方案,以便對現場突發事件迅速切換應急預案;第二是突出考察學生科研能力。2020年7月29日,習近平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所以在對考試進行綜合能力考核的時候,應該重點考察學生的研究能力,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水平做出基本的要求之外,還應通過代表論文、科研項目的參與度對學生進行考察,甚至可以通過專場科研論文答辯的形式(現場或錄制視頻提交),從而挖掘和選拔研究能力強的考生;第三是創新網絡復試的形式。目前大部分復試的形式都是復制以往現場復試的面試形式,在網絡復試中,由于不受場地的限制,可以安排例如前沿講座等活動來豐富復試活動,讓考生深入了解所報考學校和專業。
作者簡介:余靜靜(1980.09-),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博士,研究方向:戰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