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
摘要:喀左縣老爺廟鎮把平房子村貧困戶與合作社結合起來,找到了一條農業產業扶貧之路。介紹平房子村基本情況和脫貧工作進展,分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的干部隊伍短板、農村人才流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突出問題,結合農村實際,提出了夯實干部隊伍、培養帶頭人、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協會等建議。
關鍵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問題;建議;喀左縣
中圖分類號:F3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0)04-0078-02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后不再返貧,鄉村振興是根本。自從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喀左縣老爺廟鎮政府把平房子村貧困戶與合作社結合起來,按照農業扶貧、產業扶貧的思路,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平房子村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老爺廟鎮平房子村位于喀左縣東部,距縣政府駐地10 km,鎮政府駐地3 km,由3個自然屯組成,區域總面積12 km2。全村共11個村民組,人口總數
1 639人,其中回族人口329人,黨員64人,現有耕地333 hm2。經統計,平房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68戶187人,是全縣脫貧攻堅的重點村。為了實現2020年脫貧的目標,老爺廟鎮政府與平房子村委會聯合制定了農業扶貧和產業扶貧目標,充分發揮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作用,帶動貧困戶脫貧。
平房子村合致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于2017年8月成立,入股農戶121戶,入股耕地35.4 hm2,主要種植作物為菊芋,是老爺廟鎮種植產業扶貧基地的主力軍。多年來,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合同制購銷,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和產業發展共同體,帶動入社農民每公頃土地實現年收益達1.5萬元,同時還可獲得入股耕地分紅2250元,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取得階段性成果。2016年實現7戶26人脫貧,2017年實現6戶22人脫貧,2018年實現55戶139人脫貧,2019年11月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銷號摘帽取得成功,實現了農業扶貧和產業扶貧目標。
2 平房子村脫貧攻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干部骨干力量不足
“農村富不富、全看黨支部”,農村各項事業的穩步推進,需要發揮基層黨支部的中堅作用。但從平房子村現實情況看,能夠切實扛起脫貧攻堅重任的農村基層干部不足,基層黨員干部群體普遍年齡偏大且文化水平低,黨支部軟硬件建設能力和水平有限,整體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偏弱,難以帶領農民創新創業。
2.2 農村發展人才嚴重匱乏
人才是新農村發展的關鍵,但隨著城鄉發展差距的拉大和就業的需要,許多農村年輕人外出務工,導致“空心村”、“留守村”等現象出現。一些外出求學的農家子弟畢業后基本選擇留在城市,導致農村人才嚴重不足。人才留不住,脫貧沒思路。找不到合適的脫貧路子和方法,必然影響基層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甚至存在 “靠墻曬太陽、等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
2.3 服務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以喀左縣為例,全縣大部分農村存在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經濟落后、鄉村文化建設跟不上等現象,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入十分有限,基層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農民群眾的期盼。年齡偏大的農民習慣于固守不多的土地,年復一年靠天吃飯,增收渠道單一。農民受教育和接受新事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不高,對政府的依賴性較大,影響脫貧攻堅目標的完成。
3 做好基層脫貧攻堅工作的思路
3.1 夯實人才基礎,引領農民脫貧
扶貧先扶智。從政府層面,要統籌兼顧,結合各市農業農村發展實際,制定科學有效的脫貧攻堅措施。針對基層干部骨干缺乏、帶動能力不足問題,可從組織層面鼓勵干部到鄉到村扶貧,將新錄入或近年錄入的年輕公務員安排到農村一線進行鍛煉,為脫貧攻堅和創業創新加入新鮮血液,幫助當地找到脫貧的路子。要制定年終考核指標,提高其服務基層和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通過人才流動和基層鍛煉,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民愛農民的干部,引領帶動更多農民脫貧。同時,要加強農村基層黨支部建設,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層干部管理農村事務,帶動脫貧攻堅。
3.2 鼓勵回鄉創業,拓展銷售渠道
各級政府部門應采取措施,將有知識、有能力、有技術、有信息的人吸引回鄉,幫助家鄉發展產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優秀畢業生回鄉發展、創新創業,為農村發展出力獻策。此外,加強農產品宣傳,幫助農民利用抖音、快手等大眾喜歡的直播平臺,為優質農產品開拓銷售渠道,助力扶貧事業,實現鄉村振興。
3.3 發揮頭雁效應,培育扶貧“龍頭”
實現脫貧任務,頭雁效應至關重要。一是要充分發揮農事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農民脫貧。農業生產實踐證明,如果不改變農民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的現狀,如果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經營的效益就難以發揮。通過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不僅可以帶動鏈條上下游共同發展,而且有助于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扶貧產業。二是要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依靠規?;彤a業化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借助本村本土優勢,發揮平房子村合致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作用,帶動貧困戶入社,實現脫貧目標。三是發揮各級各類協會作用,以協會為橋梁紐帶,組織并帶動更多貧困戶按需生產,共同抵風險、闖市場,避免因盲目生產和惡意競爭而導致出現價低無銷路、賠錢又傷農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歐全勝.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資訊,2019,22(74):101-102.
[2] 黃國勤.論鄉村產業振興[J].中國農業通報,2020,36(2):149-154.
[3] 王欣.農村地區精準扶貧工作的思路[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6(1):75-76.
[4] 孫成勇.農業院校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6(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