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開始,原國家教委和國家體委提出普通高等學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以下簡稱“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以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建設力度不強、建設目標不明確、布局不平衡、重訓練輕學習、運動隊管理不嚴格、招生欠規范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總體效益。本文從剖析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學分制管理模式入手,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山東省十五所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后,對比各所高校采取的不同管理方法,并進一步分析現行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外高校對高水平運動隊實施學分制的先進經驗,參考了大量的相關文獻,構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
關鍵詞: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
我國高水平運動隊使用學分制管理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有一定經驗和現實基礎。實踐證明,學生能否安心進行文化課學習和訓練是由管理模式是否完善所決定的[1]。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并使其良好運行就成為了重中之重[2]。隨著《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體藝〔2017〕6號)文件[3]的發布,給高水平運動員也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所以構建一種科學合理的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通過對當前山東省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及分析,作者認為現階段的山東省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務必實行改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建立高水平運動隊的15所山東省普通高校的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進行調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為了做好本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作者通過訪問中國知網、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圖書館、萬方網等平臺查閱了我國31種十年以內的體育期刊雜志(其中核心期刊11種,一般期刊20種),并閱讀整理了關于學分制管理和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相關論文。
1.2.2 問卷調查法
本人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在導師的幫助下,結合本文的內容領域,設計了“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調查問卷”。
本研究向山東省高校大學生運動員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71份。
1.2.3 數理統計法
在調查問卷回收后,使用Excel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儲存,做出圖表,然后使用SPSS軟件進一步分析數據。
2 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的現狀研究
2.1 目前山東省高水平運動隊的基本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目前山東省高水平運動隊的基本情況,首先是運動隊建隊形式多樣化;其次是招生途徑各種各樣,以普通高中生和業余體校生為主;然后是訓練時間安排,基本所有高水平運動員為每周五次訓練,一般在下午四點以后,兩到三個小時不等;最后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主要采取兩種學分制度管理,一種是專業文化學習與運動訓練相結合,另一種是高水平運動員集中管理的模式。
2.2 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實施的影響因素主要有(1)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際操作的差距;(2)職能部門之間不協調;(3)理論研究不夠充分,實施無保障。
3 山東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的構建
3.1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的實施原則
為了能合理進行模式的構建,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首先是科學性原則,其次是漸進性和連續性原則,然后是整體配套原則,最后是教育性原則和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原則
3.2 山東省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管理模式的構建
3.2.1 學分制下的學籍管理
為適應高水平運動隊學生特性,其要在學分制的管理下,結合相關的獎懲制度并行使用。本人認為,將全部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集中在相同院系和專業,同級的在一個班級,這樣不僅便于統一管理,還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提高[4]。
3.2.2 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下的課程教學管理
首先,高校要在自身的辦學理念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結合高水平運動員學生的特征,為期量身打造一種科學合理并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其次,從教學管理人員、相關規章制度、教學管理操作等方面都要進行相應的實踐和探索,與時俱進,以適應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的正常運行。
3.2.3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分制下的運動訓練管理
高水平運動員日常的訓練與比賽管理是重中之重,首先,要采取嚴格的訓練考勤制度;其次,要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最后,當運動員因為重大比賽(省級以上正式比賽)進行訓練和參加比賽而無法參與專業文化課程學習和考核,將由學校教務處統一錄入合格分數[5]。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山東省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采用學分制管理模式。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實施的管理方法略有不同,但都存在著部分問題,其中當前的管理方法無法解決運動員文化課學習和運動訓練時間沖突是最根本的問題。
4.1.2 課程與訓練相結合模式和運動員集中管理模式是山東省高校主要采用的高水平運動員管理模式,其特點是學分主要由運動員的文化成績和運動訓練構成,且根據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實行學分的獎勵或扣除。
4.1.3 山東省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分制管理模式在學分在實施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管理制度與實施不一致,職能部門之間協調不夠;模式實施無足夠的理論研究保障;學校對學分制管理系統重視程度不夠等。
4.2 建議
1.改進學分制管理,形成良性外部環境
2.改進高水平運動隊管理制度及監督機制
3.加強學校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
4.做好文化課學分與運動訓練學分的分配
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對教練員和運動員管理
參考文獻
[1] 朱雪波.高校實施完全學分制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3-118.
[2] 尹天光.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動力因素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33):11-12.
[3]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實施意見[J].中國學校體育,2017(08):32-33.
[4] 張浩.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路徑選擇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
[5] 陳哲夫,李響,王紅衛.高等院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學訓關系中雙因素激勵理論的應用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2(11):68-72.
作者簡介:韓志朋,男,1995年-至今,山東煙臺,碩士研究生,體育人文社會學,濟南大學泉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