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亞
摘? 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我國高校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和保證。立足于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以地方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為例,從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課程以及拓展教學資源3個層面出發,對地方本科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在適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進行專業培養方案調整進行闡述,以期為其他地方院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工程教育? 專業認證? 城鄉規劃專業? 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TP3-4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7(b)-0197-0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chem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ake Binzhou College as an Example
MA? Wenya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66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yste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to local colleg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courses and develop teaching resource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apting 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scheme adjustment,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raining program
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得益于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活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工程科學技術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它是新生產力及新興產業的重要創造者。工程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離不開高質量的工程教育,高質量的工程教育是確保培養高素質工程科學技術人才的生命線。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我國高校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和保證。目前,世界上絕大數發達國家為促進工程技術人員流通以及工程學位的互認,建立了多邊認可的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制度,主要有《華盛頓協議》《都柏林協議》《悉尼協議》,其中《華盛頓協議》的國際認可度最高[1]。為促進我國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標準,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提高工程技術人才國際認可度和質量水平,我國于2013年成為《華盛頓協議》的預備成員,3年后正式成為該協議正式成員[2]。為我國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有著深遠意義[3]。
1? 背景分析
自20世紀50年代中國高校城市規劃專業誕生以來,由早期學習借鑒蘇聯體制的“城市建設與經營專業”,再到后來逐漸向歐美國家建筑學背景下的“城市規劃專業”轉變,最終發展到現如今的貼合中國城鄉發展規律的“城鄉規劃專業”,該專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為中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城市規劃和管理人才,促進了中國城市建設進程[4]。
隨著城鄉發展差距的逐步擴大以及城市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的不斷加重,中國城鎮化道路逐步由之前注重“城市增量”發展向“存量優化”方向提升、由城市空間“無序蔓延”到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轉變、由注重城市GDP增長到注重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轉變。如何順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需求,平衡好城鄉規劃專業自身發展與社會需求,是下一步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發展以及相關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方向之一。為滿足新形勢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對城鄉規劃人才的需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重點強調城鄉規劃專業的“實效性”“綜合性”“指導性”的特點,推動高校城鄉規劃專業本身內涵式發展、提升該專業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推進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顯得尤其重要[5-7]。
目前,我國專業認證工作分為教育部主導的工程認證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主導的專業評估。按照2017年11月修訂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相關要求,城鄉規劃專業必須有明確、公開、可衡量的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應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工程知識、問題分析、研究、使用現代工具等12大項內容。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主導的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五年制)教育專業評估標準,城鄉規劃專業教育評估主要分為教學質量、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條件三大部分。
2? 培養方案修編原則
大學本科教育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的起點和關鍵階段。城鄉規劃專業培養方案應及時跟蹤現代城鄉規劃學科發展的總體趨勢,拓寬傳統城市規劃學科的視野,積極探尋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專業教育改革的路徑與方向,不斷完善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濱州學院作為地方性普通本科綜合應用性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于此,城鄉規劃專業也是注重對學生應用性能力的培養,并結合當地用人實際需求。
2.1 專業認證標準與地方人才需要相銜接
培養方案的修訂在對接工程教育認證和評估標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滿足地方人才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地方實際發展的問題,畢業后無縫銜接地投入實際工作中。
2.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動手實踐。培養方案的修訂,在滿足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實踐實習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完善學生實踐實習的教學體系,進一步豐富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以及方式方法,倡導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2.3 整體優化與個性化培養
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課程體系設計到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地理學、美術等。因此該學科的日常教學要注重穩定性和先進性,進一步優化課堂設置。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養素質,在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要嚴格堅持因需設課。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專業選修課的制定,保證選修課的比例,擴大學生個性發展空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 培養方案內容的改革
根據培養方案修正原則,進一步梳理了城鄉規劃專業評估和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映射關系,城鄉規劃專業認證或評估的核心問題在于確定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內容符合城鄉規劃專業評估的要求[8]。
根據濱州學院辦學定位和城鄉規劃地方市場需求,結合國家注冊城鄉規劃師的職業要求,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為:(1)具有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和以人為本的職業操守,堅守執業規范;(2)具有團隊協作和領導能力,能夠組織和實施城鄉規劃相關領域的項目,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問題;(3)具備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執業能力;(4)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根據學科的發展,通過繼續教育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最終形成城鄉規劃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評估認證之間的關聯矩陣,通過培養方案的修訂,為下一步的專業評估奠定基礎、查缺補短。
3.1 優化課程體系
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滿足社會人才實際需要,城鄉規劃專業課程設置要服務于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學校發展實際以及學生就業反饋,對城鄉規劃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進行優化。針對城鄉規劃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和發展新趨勢,增加城鄉規劃基礎理論課的類型,如針對空間規劃發展趨勢,增加GIS技術理論學習、遙感地學分析、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等課程;針對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實施,增加鄉村規劃相關基礎理論課程,如村莊建設與管理、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等課程,逐步建立以規劃設計課為核心課程的各類課程相互銜接的課題體系。改變以往專業課集中在高年級、基礎公共課主要集中在低年級的現象,適當延長基礎公共課的分布周期,將專業課概論性課程適當轉移到低年級學期中,從而有利于專業核心理論的循序漸進,有利于學生建立清晰的專業知識體系框架。
3.2 強化實踐教學
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特別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科,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動手實踐能力對學生而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強調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也要加大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滿足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10門主干課程的條件下,適當減少其他理論課的學時,相應地增加實踐類課程的學時比重,如增加城鄉規劃專業的機場認識實習、城市建筑實習、城鄉規劃專業實習、城市設計實習、機場規劃實習等,將案例式教學、師徒制教學、討論式教學融合到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3.3 拓展教學資源
拓展教學資源,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強化與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對接,通過與校外設計院建立合作關系,派送學生實習,增加學生實際項目的動手操作能力;或者選派有承接項目經驗的教師進行實習管理指導。目前,濱州學院城鄉規劃專業已與濱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濱州高新區建筑設計院等單位建立合作實習關系,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也進一步拓展了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資源。同時為增強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持證率,適應新時代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行業的發展需求,城鄉規劃專業也積極開展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的課程,強化學生BIM操作能力。充分調動學院其他本科專業的教學資源,利用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優勢,開展GIS技術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概論等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強化GIS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以GIS相關技術為核心建立城鄉規劃空間規劃研究平臺,以了解行業前沿的技術手段和學術思路[9]。
4? 結語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我國高校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和保證,其主要思路為將專業認證結論或反饋建議不斷應用于該專業的整改調整,以促進專業培養目標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提升專業質量水平提高。而專業培養方案是高校進行某一方面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藍圖,培養方案編制水平的高低、合理程度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是否合格。因此,培養方案的編制或修正須在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者專業評估相關要求的基礎上,緊跟時代發展需求,積極與社會需求接軌,不斷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劉宏偉,苗補全,荀勇,等.《華盛頓協議》下工程教育專業建設路徑選擇[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0(3):73-76.
[2] 楊統一,劉延鵬,陳芳艷,等.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環境工程培養方案的特色化構建——以江蘇科技大學為例[J].高師理科學刊,2018,38(10):84-88,91.
[3] 周錫堂.工程教育認證理念與高等教育評估[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3):18-21.
[4] 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1-28.
[5] 董秀華.市場準入與高校專業認證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6] 胡標,劉振英,王慶平,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3):104-108.
[7] 舒丹丹.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8] 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1):47-49.
[9] 巫昊燕.新常態下地方院校城市規劃專業辦學方向的發展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