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郭睿澤
摘? 要:通過調查該市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現狀,為相關機構及專業人員精準實施孕產婦健康教育提供參考。研究采取隨機抽樣方法,以在該市的一所婦幼保健院和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進行產前產檢和產后復查及參加孕婦學校學習的孕產婦510名作為調查對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獲取途徑、母嬰保健信息需求、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得出以下結論:孕產婦對母嬰保健信息需求不斷增加,相關機構應開發可靠且方便的母嬰保健信息傳播途徑,準確有效地為孕產婦提供母嬰保健信息,為孕產婦及新生兒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科學、專業化的服務。
關鍵詞:孕產婦? 健康教育? 母嬰保健? 信息需求
中圖分類號: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7(b)-0254-03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Demand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ANG? Xiaoyan? ? GUO? Ruiz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Jiangxi Province, 343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demand in our c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als to carry out accurate maternal health education. a total of 510 pregnant and lying in women who took part in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postpartum reexamination in 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nd a comprehensive top three hospital in our city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of pregnant women's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he access to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the demand for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knowledge were analyzed vby questionnaire. Conclusion the demand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is increasing. Relevant institutions should develop reliable and convenient ways to transmit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provid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accurate,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for maternal and newborn.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Health education;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needs
隨著醫療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于孕產婦母嬰保健的需求越來越多,此時,相關機構為了更好地給孕產婦提供服務,需要分析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為此,該文選擇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該市的一所婦幼保健院、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進行產前產檢和產后復查及參加孕婦學校學習的孕產婦510名作為調查對象,分析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進一步總結針對當前孕產婦進行母嬰保健教育的方式,同時為母嬰相關機構的發展提供參考前景和意見,為孕產婦和新生兒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學的服務。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采取隨機抽樣方法,對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該市的一所婦幼保健院、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進行產前產檢和產后復查及參加孕婦學校學習的孕產婦510名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處于妊娠期或產后不足半年;(2)精神正常,具備基本閱讀和理解能力;(3)對研究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產婦年齡19~43歲,平均年齡(29.7±4.1)歲;初中及其以下學歷產婦110例,高中、中專學歷產婦200例,大專及其以上學歷產婦200例;經產婦150例,初產婦360例。
1.2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通過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現場調查。調查問卷主要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基礎信息、母嬰保健信息獲取途徑、母嬰保健信息需求、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其中,基礎信息部分包括產婦的年齡、學歷、家庭經濟情況、妊娠次數;母嬰保健信息獲取途徑部分包括手機互聯網、電腦網絡、產科醫生、孕婦學校、親友、報紙雜志、醫療宣傳手冊;母嬰保健信息需求部分包括新生兒喂養與護理、孕期自我監測方式、營養需求、產后修復方式、胎兒發育狀況、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部分分為知曉、部分知曉、不知曉。共發放問卷510份,回收有效問卷500份,有效回收率為98.04%。
1.3 數據處理
此次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20.0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
2? 結果
2.1 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獲取途徑統計結果
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獲取途徑主要手機互聯網(人數355,71.00%);產科醫生(人數260,52.00%);電腦網絡(人數210,42.00%);親友(人數200,40.00%);孕婦學校(人數100,20.00%)報紙雜志(人數80,16.00%);醫療宣傳手冊(人數50,10.00%)。其中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手機互聯網、產科醫生。
2.2 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統計結果
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主要有新生兒喂養與護理(人數470,94.00%);孕期自我監測方式(人數450,90.00%);營養需求(人數400,80.00%);產后修復方式(人數390,78.00%);胎兒發育狀況(人數410,82.00%);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人數380,76.00%)。其中最主要的是新生兒喂養與護理、孕期自我監測方式。
2.3 孕產婦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統計結果
統計結果如下:新生兒喂養與護理(知曉人數160,32.00%;部分知曉人數170,34.00%;不知曉人數170,34.00%);孕期自我監測方式(知曉人數150,30.00%;部分知曉人數160,32.00%;不知曉人數190,38.00%);營養需求(知曉人數155,31.00%;部分知曉人數155,31.00%;不知曉人數190,38.00%);產后修復方式(知曉人數160,32.00%;部分知曉人數140,28.00%;不知曉人數200,40.00%);胎兒發育狀況(知曉人數140,28.00%;部分知曉人數170,34.00%;不知曉人數190,38.00%);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知曉人數125,25.00%;部分知曉人數160,32.00%;不知曉人數215,43.00%)。孕產婦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一般,其中知曉程度最低的是產后修復方式、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
3? 討論
此研究中,孕產婦主要通過手機互聯網、產科醫生、電腦網絡、親友、孕婦學校獲取母嬰保健信息,其中利用率最高的途徑是手機互聯網和產科醫生。這是因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獲取最方便和快捷,使越來越多的孕產婦通過手機互聯網來獲取母嬰保健知識,但目前互聯網平臺發布的信息量大,魚龍混雜,科學性有待鑒別,甚至相互矛盾,給孕產婦獲取健康信息帶來困惑;且網絡上的知識不能從孕產婦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其提供針對性教育,這導致,如果產婦只是通過手機互聯網了解母嬰保健知識,很可能會出現知識掌握不全面等問題。醫生是專業人士,提供的信息最可靠,但因為我國產科專業人員不足,產科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孕產婦母嬰保健信息需求。孕婦學校的利用率偏低,主要原因可能是來孕產婦來培訓不太方便,且院方投入精力不足,課程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醫療宣傳手冊屬于小眾渠道,利用率較低。因此,相關機構及孕婦學校可以利用網絡建立一些APP或者公眾號,在里面推送醫生的講課視頻、圖片或文字,確保孕產婦方便獲取可靠、科學、規范的母嬰保健知識,彌補目前手機互聯網存在的局限性和產科專業人員的不足。
母嬰保健信息需求主要有新生兒喂養與護理、孕期自我監測方式、營養需求、產后修復方式、胎兒發育狀況、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新生兒喂養與護理、、孕期自我監測方式。這表示,相關機構在進行母嬰保健知識宣傳時,需要考慮到產婦對于母嬰保健知識的需求方向,多提供產婦有需求的知識,但同時也要確保產婦對母嬰保健知識掌握的全面程度,確保母嬰保健教育工作進行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母嬰保健知識知曉程度一般,其中知曉程度最低的是產后修復方式、產褥期心理調節方式。這表明,盡管產婦對于各項母嬰保健知識有一定了解,但是具體掌握并不夠具體和系統,仍然需要醫護人員給予其一定的健康宣教。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機構工作人員在開展母嬰保健知識宣教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宣傳工作的開展效率和效果,進而有效地擴展市場空間,避免機械化宣傳,切實從產婦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采取產婦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同時,相關機構還需要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與母嬰保健知識宣傳工作,以此來減輕護理人員的就業壓力,同時提高宣傳工作的規范程度,提高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孕產婦保健意識的逐漸增強,孕產婦對于母嬰保健知識的需求也越高,相關服務機構應開發可靠且方便的母嬰保健信息傳播途徑,準確有效地為孕產婦提供母嬰保健信息,為孕產婦及新生兒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科學、專業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朱盈盈,汪燕,劉曉菲,等.孕產婦母嬰保健知識及需求的調查[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2):56-58.
[2] 馮耀清,王海霞,張靜,等.孕產婦基于互聯網獲取母嬰保健知識的需求現狀調查[J].教育教學論壇,2019(46):86-87.
[3] 邵燕,孫志琴,丁彩艷.江蘇省護理專科門診開設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0,27(3):69-72.
[4] 禹華月.健康中國戰略的內涵及實踐路徑淺探[J].湖南社會科學,2020(3):165-172.
[5] 侯瑩.重慶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執行分析[D].西南大學,2019.
[6] 李樹紅.欠發達地區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個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