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如 王洋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政府主導下的基礎藝術教育及學校藝術教育已然滿足不了學生以及家長對個人發展和捷徑升學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爆發式生長,出現了很多的行業亂象,由此給廣大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帶來了種種問題。校外藝術教育的質量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議題,本文從校外藝術教育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切入,針對如何改善、治理的進行簡述。
【關鍵詞】校外藝術教育? 概念和作用? 改革與創新
一、校外藝術教育
1.校外藝術教育的概念
除了義務教育和大學里的藝術教育之外的其他任何形式的藝術教育。之所以與義務教育和大學內的藝術教育區別開,是因為首先它不是義務性的,更不是強制性的,而是基于自愿學習之上,是校外藝術教育獨有的性質、特點。
2.校外藝術教育的內容
校外藝術教育的形式主要分為針對中小學生的興趣培養班以及針對中考特長和藝考的速成班。藝術教育的培訓種類更是千差萬別,主要以聲樂、器樂兩大項分類,例如流行、美聲等各類唱法和鋼琴、吉他等各類樂器的培訓,因為培訓項目的繁多,導致課程的設置、教法的運用都形色各異。
3.校外藝術教育的作用
首先,藝術教育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先以音樂本身的作用來講,柴可夫斯基曾說過:“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 。
其次,關于音樂的目的,羅杰·諾斯曾經將音樂的目的歸為兩點:“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在《名人傳》中,貝多芬曾經說過:“我的藝術應該使可憐的人受益”,顧名思義,藝術教育更是最直接、最簡單的將音樂帶給我們的方式與方法。
校外藝術教育是提高全民的音樂素養的重要因素,并且具有培養藝術情操,賦予生活樂趣的重要作用。
二、校外藝術教育的革新方法
1.藝術教育體系的完善
完善藝術教育體系,首先要以體系本身來講,將教育機構的整治作為重中之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論語》告訴我們的真理,教育里的“器”自然是教師和學校等機構,所以“必先利其器”顧名思義也就意味著先要從教師和學校以及機構入手,那我認為,以教育機構來看,首先需要合法化,這是最基礎的,無論是機構資質還是教師資質都需要先從這點入手,這是很重要的,大學生代課不是原罪,原罪是體制的落后。教材的設置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怎樣將教材根據“因材施教”的基礎進行布置自然也是教育部門以后工作的重點,雖然我國是應試教育,但是音樂、美術等學科并沒有那么強的針對性和強制性,所以選擇何種方式方法去做到“因材施教”想必是很重要的,同學感興趣什么就學什么,選擇相適應的教材與之匹配則是未來的關鍵因素。
教學過程則是集大成者,其中包含了教師的使用、教學目標的制訂以及各種方案、方法的實施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又以教師的使用為核心,怎樣選拔、核實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怎樣去評估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這需要國家的大政策和大方向來整治,而對于教學目標和方案實施,則是地方政府、教育局可以自行改變的,比如目標從針對中、高考到培養興趣愛好,亦或是教學方案的制訂都是可以因地制宜的。
2.師資隊伍的優化調整
師風師德是最本質的疑難點,想要改善是需要一個冗長的過程和時間的,首先作為師者,將這個職業只定義為掙錢的話,我認為肯定是不行的。我國人口基數大,國家每年的薪金總數平均下來也許就變得捉襟見肘,在這個社會生活追求不斷升高,物價居高不下,有的年輕教師甚至面臨著車、房和成家立業等等重大的問題,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化繁為簡,提高教師的質量,高付出、高報酬,這是一個根治的最好方法,但是突然這么多教師下崗也會造成社會動蕩,再表面一點就是控制教師的課外代課,不論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教師,也包括大學生,但也無形中動了很多人的“金飯碗”,所以除非國家能權衡好報酬與就業崗位的問題,否則也是寸步難行。
再者就是選擇教師的制度方面,教育是個大問題,培養了什么樣的學生就會培養什么樣的教師,因為很多的學生最后會踏入教師行業,所以其中也就包括了很多的良莠不齊的教師,怎樣去升級和優化教師選拔制度是關鍵,首先從教師是否有愛心一點入手,因為教師多面對著孩子,如果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不喜歡孩子的教師,又怎么能會懂得教育呢。另一點,則是怎樣去對教師道德品質核準的問題,這需要國家建立大的機制,包括日常檢舉制以及群眾反饋制度等等甚至有些“復古”的政治制度,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耐心。
3.健全政府監管
教育局以及工商局等政府部門的協助和監管是重中之重,我認為如果短時間內藝考制度不會取消的話,那么國家應該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管理、控制這類工作的機關和部門,只針對藝術教育機構,這是非常合理的,也是教育機構合法、規范、具有效力的重中之重,自然也就“利其器”了。
而行業的標準和制訂也是基于一些標桿行業的成立所誕生,正如沒有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中國出現互聯網行業的規則和法規一定會晚出現很多年,政府機構部門應該率先扶持一定的優質單位,并且以成功單位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建立一定的標準,比如教師應該什么學什么專業的、什么學歷、是不是“水貨”等一系列標準,而且應該升級改善面試和“試用”制度,怎樣去選擇一個既“形式化”又具有“實用性”的政策將是重中之重。
三、結語
本文以校外藝術教育為落腳點,針對當前校外藝術教育體制的不完善與不規范問題進行了論述和評判,通過對當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案可行性的考量,綜合行政監督和素質提升等方面對此問題進行了豐富的論述,并且參考了很多相關的文章和期刊,以獲得的觀點和知識加上個人的認識與見解對校外藝術教育的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刻和客觀的分析,更是對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參考意見。校外藝術教育是我國藝術教育的主要形式,雖然當下面臨著雜、亂、差的嚴峻形勢,但依然需要我國各個主體對這一事業的關注和推進,因為校外藝術教育作為當下最主要的藝術教育形式,具有著傳統學校藝術教育所不具有的廣泛性和全面性,更是我國未來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著力點和傳動軸。
作者介紹:楊惠如,臨沂大學教育學院2018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號:201811180403。王? 洋,臨沂大學教育學院2018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號:201811180202。指導教師:趙飛龍,博士,臨沂大學音樂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