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聯網被稱為信息技術的第三次變革,這個應運而生的時代產物,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革新。移動互聯網,以移動的網絡終端作為應用的載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文章著重分析了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探討了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和發展等。
【關鍵詞】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 融合發展
前言: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由它的定義入析,可以簡易概括物與物,物與人的連接,通過連接,實現物品信息的智能化感知,管理和識別,使信息范圍傳播的更為廣泛。也就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物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延伸,它通過充分挖掘互聯網拓取的各種信息渠道,來完成自身的功能讀取。
1、當下物聯網現狀初探
物聯網和互聯網是目前信息通信業的兩股發展迅猛的產業浪潮,他們也在新時期面臨重大發展機遇。移動互聯網融合了移動通信和互聯網兩項機能,它主要針對的是個人用戶,對大眾消費和全球性消費有所側重。而物聯網對行業和區域性更為側重。由當前的各種數據分析來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態勢較為迅猛,但似乎發展的瓶頸期也初見端倪。物聯網的發展雖然剛起步,但發展勢頭和前景卻不可預估。
物聯網在一些發達國家被作為新興產業,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如美國的物聯網在智能工業、農業、醫療和海洋監測等領域投入使用,并且取得高效成果。日本的移動支付,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應用,也在全球內成為率先應用者。我國也從2009年起逐步推進和發展物聯網這門新興產業,并且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的物聯網產業規模從2009年的1700億元跌升至2012年的3650元,2013年突破5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接近30%,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5億元人民幣。
2、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態勢
2.1 物聯網推動移動互聯網發展
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處于新的轉折點,這項產業正逐步向“互聯網+”時代過渡,基于此,物聯網更加促進了信息行業的內部結構發生質的飛躍,物聯網的智能信息化逐步成為服務業的標桿,并以網絡為支撐點,逐步向新的起點邁進。“互聯網+”時代著重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對相關的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帶來經濟效應。進而也間接帶動其他行業的經濟價值。這一戰略的進一步實施,成為了信息數據化發展的核心,使得當前的信息技術形成以物聯網為基本核心的網鏈,開啟高效、智能、自動化的發展模式。在物聯網所打造的智能化時代里,,信息物理系統和通信技術相融合,滲透到各個不同的領域里,使得行業的新模式全新而生,物聯網時代也成為了信息產業的領軍力量。
2.2 物聯網技術對移動互聯網的影響
物聯網推進和發展了互聯網的產業。當前5G網絡,3D打印等產業已成為數據時代較前沿的革新產業,這也再次彰顯了物聯網這一核心技術的發展和推動性,有著不可小覷的張力。它對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整合和處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支撐力,使得技術層面有了飛躍發展。另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產業中,如農業,工業等領域,為移動互聯網產業搭建便捷的平臺,促進產業化融合和發展。物聯網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上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物聯網技術著力打造和升級線上的網絡工廠,為其建立可靠安全的數據平臺。另外,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也極大地促進了移動互聯網各種網站和APP的發展,為更多企業開啟了多樣化的營銷模式。當前,物聯網的一些企業主動搭載移動互聯網這輛快車,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廣泛性,利用網上商店等方式,形成自主地開放性運營模式,進而拉動企業效應。由此觀之,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改變了產業的業務模式,提升了產業力量,也打通了數據時代網絡產業化的新門路。
2.3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融合的廣泛應用
物聯網把新一代的IT技術應用于各個行業之中,并且取得了驚人的效果。而這些應用也勢必將與互聯網結合,廣泛地應用于生活地各個方面。其中包括:智能化家庭醫生,老人護理,環境監測,智能消防,政府工作,現代物流等方面。物聯網的關鍵技術(RTID,衛星定位,傳感器,傳輸技術)中的RTID技術,在日本首次被應用于食品安全上,日本利用RTID技術進行全程溫度記錄,用于對水果鮮度的管理,通過細微的保鮮管理,大大減少了水果的損耗。另外還有此技術應用于導電油墨印刷上,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芯片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是這項技術所取得的應用性進展。由此看來,物聯網技術的投入使用,可以準確地利用閱讀區讀取事物的信息,且獲取的數據具有精準度,參考價值極大,從而為研究提供了真實可信的數據。
3、結論
5G時代的到來,使人類的生活又向新的階梯邁進。“萬物互聯,物聯天下”的藍圖規劃已開啟了一個個精彩的篇章。數據時代下,把概念中的物聯網愿景變成了現實,物聯網的發展步步貼近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未來的人工智能,智慧云等技術的更新和發展也必將為人們便捷的生活開啟更高效精準的服務通道。
參考文獻:
[1]劉陳,景興紅,董鋼.淺談物聯網的技術特點及其廣泛應用?[J].科學咨詢,2011(09):86.
[2]李彩珊.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研究[J].電信科學,2019(12):32-38.
作者簡介:王沛(1982.09.09-),男,漢族,河北晉州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