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蓉
摘要:本文主要對電站“區域集控、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進行了較為全面且深入的分析,通過對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強管理模式的具體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電站;區域集控;無人值守;運行管理
近年來,電網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國部分地區也已經采用了集控中心監盤的管理模式,此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電站工作效率,實現無人值守的目的。但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電站在應用此種模式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無人值守無法實現。
一、電站“區域集控、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地區調度所轄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
當前,地區調度所轄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集控中心監控監控班模式與集控中心模式,其中,監控班模式就是由監控班進行監控管理,并負責開展無人值守的日常管理相關工作,完成相關的調度指令。操作隊一般設置在另一處電站負責無人值守電站的日常巡視工作,并及時向調度中心匯報設備缺陷問題等信息,接受調度指令,并完成中心所下達的調度指令。此種管理模式,監控班、操作隊、調度中心三個部門小組只能夠進行單線聯系,監控班無法實時掌握無人值守電站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態,并且沒有相應的權限進行操作。由于監控班與操作隊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部門小組,但兩者工作的開展卻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這種需要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模式下,兩個小組卻相對獨立,由此就有可能出現管理上的“死區”,存在一定的風險,對安全生產與電站的正常運行是極為不利的;而另一種管理模式就是集控中心,此種模式下,集控中心與操作隊一般都設立在同一個電站當中,由操作隊的工作人員進行監盤工作,負責對無人值守電站日常的相關管理工作,同時,還負責對區域內電站的日常巡視工作。在運行管理模式時,集控中心并未參與到調低指令的操作,有效減少了指令在傳達與匯報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大幅度提升了操作的整體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環節與環節之間可能由于人員錯誤而產生的相關問題,相較于第一種管理模式有著明顯的改進,在效率方面也有著大幅度的提升。此種管理模式中集控值班人員所需要負責的是投退電容器、調整主編分接頭的位置,以及緊急事故的處理,這些工作都是由值班人員通過系統進行遠程操作,此外的生產運行工作都需要操作人員到達目標電站后才能夠開展,并沒有有效發揮出遠程控制的作用,對實現無人值守的目的形成了一定的阻礙。由于電站間的距離是不同的,如果電站相距較遠,操作人員則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費用,才能夠完成相應的工作,其工作量與相關費用也大幅度增加,所以此項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二)縣級調度機構所轄無人值守電站的運行管理模式
此種管理模式大致也可以劃分為兩種,其一就是集調一體化,此種管理模式將調度中心與集控中心進行了綜合,調度中心的值班人員不僅需要完成監盤、填寫操作票等相關工作,而且還需要負責給操作隊的工作人員下達調度指令。此種管理模式的優點在于有效節約了人資資源,但與此同時對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此種模式下,需要重視人員素質的培養與提升。此種模式下的值班員工作也有所增加,不僅需要完成原本的工作任務,而且還需要在電能供不應求時開展電網負荷平衡與錯峰限電,但此種工作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電網的不安全因素;其二,此種管理模式類似于城區調度,此種模式下集控中心與操作隊也會設立在同一個電站當中,不僅需要完成上述的問題與工作,還需要完成其他相關問題。調度員在開展填寫操作票工作時,極易在操作單位方面出現混淆與錯誤;值班人員不僅需要完成監盤工作,而且還需要完成操作工作,在實際管理當中并未真正實現無人值守的目的。
二、影響綜合自動化站實現無人值守的原因分析
(一)電站一次、二次設備的穩定性不高
當前,電站在運行的過程當中,設備出現問題的頻率相對較高,以小問題居多,嚴重問題的出現頻率相對較少。主要以道閘輔助接點無法精準到位、開關機構的漏氣問題、開關CT與線夾發熱的相關問題等。此類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設備自身的整體質量與工藝,還有部分問題是由于開展施工、維護設備狀態的不信任,其中有部分設備無法通過系統檢測裝置來獲取設備的運行數據,正因如此,相關的規定制度就無法廢除,值班人員的工作量也就無法進一步減少。
(二)監控系統、遠動工作站
當前,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所采用的核心設備基本達到了國際水平,但,由于我國電站自動化系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值班人員需要通過后臺軟件對電站一次、二次設備進行調節等工作,才能夠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但由于遠動系統的不穩定,系統時常出現無法信號、通訊中斷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影響值班人員對工作效率,而且也會促使值班人員對系統產生質疑,無法相信系統所提供的數據信息等。此外,在電站投入運行后,在對自動化設備開展檢修驗收工作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穩定運行,由此導致其無法發揮出有效的作用。當前的電站運行管理制度與所實行的無人值守管理模式存在著嚴重沖突,運行人員的思想觀念較為守舊,無法適應技術的發展及變化。
三、加強無人值守運行管理具體策略
(一)應將運行與檢修分配到兩個職能部門
應將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分為兩個職能部門,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與人員綜合素質。運行人員只負責日常操作與巡視工作,而檢修人員只負責檢修設備與操作設備的相關工作,通過此種獨立,能夠有利于檢修人員提高自身的技術與專業知識,能夠有效提高工作的開展效率,通過此種自行操作設備的方式,實現無需專人到現場就能夠解決問題,從而更為快速的解決事故與缺陷。
(二)電站自動化系統問題
應重視系統功能及產品質量,要確保設備及性能達到相應的指標標準,為了避免電磁兼容的問題,應采用同一廠家同一系列的產品設備,并建立其更加完善的測試程序。
(三)提高集控中心人員的綜合素質
需定期對集控中心人員開展專業技能業務培訓活動,以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其應對簡單事故與缺陷分析的處理能力,從而提高問題處理的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切實實現電站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就需要解決集控中心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方法加以解決,從而真正實現電站的“區域集控、無人值守”。
參考文獻
1. 劉朋, 劉持源, 黃德福,等. 水電站\"區域集控、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的探討[J]. 山東工業技術, 2018, 278(24):234-235.
2. 曾敏, 吳有能. 500kV電網區域控制及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探討[J]. 廣西電力, 2009(02):28-31.
3. 李建輝, 藺普. 淺談無人值守變電站集控中心模式[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07, 000(012):98-98.
4. 常語錄. 110kV變電站實行無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的探討[J]. 經營管理者, 2013(30):37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