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300170)劉美玲
心理痛苦指多種原因引起的情感、認知、行為及社會的負性體驗,可表現為抑郁、悲傷、脆弱、焦慮、恐懼等,還可出現精神危機、社會孤立感[1],此類不良體驗可影響患者積極應對疾病。較高水平的心理痛苦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可造成患者入睡困難、睡眠時間不足、易醒等睡眠障礙,不利于患者體力和疾病的恢復,間接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加速患者的死亡。書寫表達(expressive writing)指用書寫的方式表達和敘述個體所經歷的創傷性事件或積極事件,宣泄從中得到的想法和感受,幫助患者將消極情緒、創傷經歷和心理壓力進行充分認知,從而調節情緒和心理狀態,積極應對疾病。該方法費用低廉、操作簡便,已有多項報道顯示可有效改善患者軀體癥狀和心理問題[2],并在歐美等國心理治療上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將積極心理干預應用于肝癌患者中,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肝膽外科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12例,其中男81例,女31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59.3歲。根據住院號尾號單雙數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6例。納入標準為:①病理學診斷證實為原發性肝癌,預計存活時間≥1年(兩名以上專科主治醫師判斷);②排除合并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③小學以上文化水平,具備獨立書寫能力;④排除患精神疾病者或一個月內服用抗精神癥狀藥物者;⑤排除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⑥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疾病護理及心理干預,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基于書寫表達的積極心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第1次書寫,宣泄情緒:要求患者描述患病以來忍受的軀體癥狀,如疼痛、食欲不振、乏力等,以及這些癥狀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情緒造成的影響,還可書寫疾病對家人、經濟等造成的影響,可盡情書寫內心的悲觀、絕望、憤怒、抑郁、擔憂等情緒,以發掘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②第2次書寫,認知評價:通過思考這些負性生活事件對自己是否產生某些積極的結果,如更加理解家人的不易,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更關注健康、熱愛生活,會常告誡家人和朋友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盡可能思考疾病對自己產生的積極影響并書寫下來。③第3~5次書寫,積極主題書寫:寫下近期發生或經歷的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及當時的心情;寫下曾經取得的令自己感到自豪和滿意的成就及當時的心情;回想曾給予自己關心和幫助的人和事情,寫下自己感激的心情;幻想現在疾病已得到治愈,已擺脫病痛的折磨,寫下自己的愉快心情和幸福的感受。
1.3 觀察指標 采用心理痛苦溫度計(DT)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質量量表(PSQI)分別在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痛苦水平及睡眠質量。
1.3.1 心理痛苦 采用心理痛苦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DT)對兩組患者進行測量[4],該工具將0~10共11個數字表示心理痛苦的程度,0表示完全無痛苦,10表示極度痛苦,要求被測試者選擇最符合其近期痛苦水平的一個數字,其所選數字越大,則表示被測試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越嚴重。
1.3.2 睡眠質量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對患者的睡眠狀況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自評條目19個和他評條目5個,采用0~3級評分法,總分0~21分,評分越高,表示被測試肝癌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痛苦水平及睡眠質量評分的比較使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干預前的D T評分為(7.21±1.03)分,對照組患者干預前的DT評分為(7.33±1.15)分,兩組患者干預前的心理痛苦水平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在接受基于書寫表達的積極心理干預后的DT評分為(5.58±1.24)分,對照組患者干預后的DT評分為(7.09±1.31)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試驗組患者的PSQI評分為(15.22±2.71)分,對照組患者的PSQI評分為(15.65±2.08)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PSQI評分為(11.41±2.55)分,對照組患者的PSQI評分為(14.62±2.09)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肝癌有著較高的死亡率,預后較差,且患病過程中患者可出現長期、慢性癌痛以及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水等多種消化道癥狀,在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時,昂貴的治療費用、沉重的照護負擔等均可加重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產生痛苦的心理感受,而較高水平的心理痛苦又影響了患者的睡眠狀況,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進一步加重病情。書寫表達可幫助書寫者宣泄壓抑的情緒和感受,患者在書寫過程中探索負性事件背后的積極意義,在負面情緒暴露過程中逐漸弱化消極的感受和想法,并重建自身認知,最終緩解心理壓力,促使患者積極調適情緒并適應疾病。
綜上所述,本文將基于書寫表達的積極心理干預應用于肝癌患者中,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促使患者積極應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