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平,鄧月昌,馬超,劉燕芳,楊江紅,彭紅英,周順見
(新疆新和縣人民醫院,新疆 新和)
眼瞼的缺損是較為嚴重的外科疾病,可能會造成患者角膜潰瘍以及暴露性角膜炎的發生,不僅對視力造成影響,還可能致使患者失明。此病癥還會造成患者容貌的損毀,給患者心理造成嚴重負擔,極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眼瞼損傷分三種,分別為前層、后層以及全層缺損,其劃分依據為眼瞼缺損深度[2]。本文探討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下眼瞼全層缺損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調查結果做如下報道。
以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2 例下眼瞼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行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治療。患者中,男性:女性病例比為8:4,患者年齡22~56 歲,平均(32.51±6.04)歲。所有患者均為下眼瞼全層缺損,其中缺損50%的5 例,缺損75%以上的7例。所有患者對本調查知情,且依從性良好,無其他嚴重并發疾病。
對眼瞼全層缺損范圍超過50%以上的使用自體硬腭粘膜,50%以下的使用自體耳軟骨。
1.2.1 自體耳廓軟骨植片切取
對患者耳廓實施局部麻醉,在耳后部位進行切口,切開軟骨表面,于耳甲艇、耳甲腔聯合處進行軟骨切取,其中需要注意對于耳輪腳以及對耳輪解剖結構的保留,上下兩端均為弧形,軟骨面積約為20 mm×6 mm。后進行耳軟骨塑形,使之貼近于正常瞼板厚度,后留置備用。
1.2.2 自體硬腭黏膜植片切取
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以眼瞼缺損范圍為依據,對所取植片范圍進行標記,于范圍外留線備用。將硬腭黏膜切透,深度在3 mm 左右,利用眼科剪將其剝離,方向為自后至前,在植片剝離結束后使用電凝止血,切口處進行明膠海綿覆蓋,后加壓打包。對植片形狀以及大小進行修剪,致使與缺損契合,去除植片所帶脂肪組織以及腺體,后置入生理鹽水紗布,備用。
1.2.3 實施眼瞼缺損修復
選擇逆行設計法對皮瓣進行設計,切開皮瓣尖端,選定顳淺筋膜或眼輪匝肌處,將皮瓣平面掀起,牽至缺損區,對瞼緣實施間斷縫合,過程中僅進行閉口縫合而不修剪貓耳,以此保證皮瓣正常供血,切取皮瓣面積應控制在30 mm×12 mm~40 mm×20 mm。將兩側固定在內、外殘存骨膜上,使用縫合線為6-0 可吸收縫線;若患處殘存下瞼縮肌,則選擇7-0 可吸收縫線將植片下端與下瞼縮肌、穹窿結膜實施連續縫合。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眼膏涂抹,患處包扎,48 h 后開封換藥。
對患者術后愈合情況進行統計;對患者進行為期三年的隨訪,追蹤患者術后不良情況發生跟情況。
使用S P S S 1 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前者采用t檢驗,后者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所有12 例實行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治療的患者中,Ⅰ期愈合11 例,Ⅱ期愈合1 例,后者修復手術后包扎48 h 后打開,發現存在皮瓣尖端靜脈淤血狀況,予以患者針刺放血后痊愈,Ⅰ期愈合率91.67%。
對患者進行為期三年隨訪,在所有修復手術患者中均未出現瞼球分離情況,患者未出現明顯結膜牽拉情況以及明顯皮瓣供區瘢痕,術后恢復良好。
造成患者下眼瞼全層缺損的主要原因是眼瞼惡性腫瘤的切除,對此部分患者實行移植手術是臨床常見治療方法。瞼板重建是主要方法,而其中的替代材料選擇極為關鍵,直接影響再造下瞼的功能和形態[3]。目前臨床主要有3 類常見替代材料:化學合成品、同種異體組織以及自體組織。不同植片具有各自不同的優缺點:與其他植片相比,異體組織具有取材簡單的優點,但是造價較高,且較易出現排斥反應,組織易出現變形造成瞼內翻,不適用于缺損面積較大的患者;自體軟組織則有效避免了排斥風險的發生,自體軟組織包括鼻中隔軟骨、硬腭黏骨膜以及耳軟骨等,其中前者具有弧度欠佳、塑形困難、取材不便的缺點,易造成患者眼瞼活動度差、僵硬或者眼瞼增厚等術后后遺癥的出現[4]。而硬腭黏骨膜以及耳軟骨的厚度、硬度以及弧度均貼近正常瞼板,較適用于瞼板再造,其中耳廓軟骨的切取最為簡單,且護理難度低。對于患者下眼瞼缺損程度的不同需選用不同的替代材料,若缺損范圍超過50% 以上的使用自體硬腭粘膜,50% 以下的使用自體耳軟骨[5]。自體硬腭粘膜使用范圍較廣,原因在于其表面光滑、富含小腺體,不僅可以有效發揮支架作用,還可以對黏膜襯里起修復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定劣勢,如具有角化性,致使患者不適感較強,且取材區護理難度大,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等[6]。在本次調查研究中,對所有患者行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治療,探究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下眼瞼全層缺損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顯示,在所有12 例實行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治療的患者中,Ⅰ期愈合11 例,Ⅱ期愈合1 例,Ⅰ期愈合率91.67%;對患者進行為期三年隨訪,在所有修復手術患者中均未出現瞼球分離情況,患者未出現明顯結膜牽拉情況以及明顯皮瓣供區瘢痕,術后恢復良好。
總而言之,對下眼瞼全層缺損實施自體組織再造瞼板聯合顳區皮瓣修復術效果良好,且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利于患者康復,可在臨床進行較大范圍借鑒。